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秋天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

时间:2024-05-20 18:38:26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关于秋天的古诗(热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秋天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秋天的古诗(热门)

关于秋天的古诗1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5、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6、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7、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8、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9、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0、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11、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2、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关于秋天的古诗2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关于秋天的古诗3

  1、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2、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5、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6、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7、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8、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9、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0、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李建枢《咏月》

  11、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关于秋天的古诗4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9.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13.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五代·李煜《长相思》

  1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15.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1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17.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1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9.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秦川朝望迥》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1.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2.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23.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逋《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24.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元·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25.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

  2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8.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3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3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汉·刘彻《秋风辞》

关于秋天的古诗5

  一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三

  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四

  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五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六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七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八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十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关于秋天的古诗6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4.《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7.《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0、《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关于秋天的古诗7

  1、秋胡行·其一(两汉-曹操)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duò)谷间。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yùn)。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bàng),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揜(yǎn)被裘(qiú),似非恒人,

  谓卿(qīng)云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遨(áo)游八极,枕石嗽(sòu)流饮泉。

  沉吟不决,遂(suì)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pān),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mèi),惆(chóu)怅(chàng)以自怜。

  正而不谲(jué),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2、秋日途中(元代-刘秉忠)

  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

  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归鸦一片投林去,自笑劳生未解休。

  3、维扬秋日牡丹因寄六合县尉郭承范(宋代-潘阆)

  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万家珠翠还争赏,一郡笙歌又是狂。

  惆怅东篱下黄菊,有谁来折泛瑶觞。

  4、寄葛秋岩(宋代-林景熙)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

  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

  岁月悠悠人几换,关河渺渺雁空来。

  酒酣欲寄登临眼,黄叶斜阳满废台。

  5、答伯秋(宋代-王灼)

  半生沉俗学,中路堕严科。

  白眼遭非类,黄泉愧阿多。

  无勋封柱国,有志捽何罗。

  慎勿相料理,因风又起波。

  6、秋旱祈雨(宋代-黄公度)

  万顷膏腴欲圻龟,祷祠曾不补毫厘。

  朝廷无事政刑简,天地何心岭海饥。

  绝徼难逢霖雨手,隐忧先到老农眉。

  谁能鞭策卧龙起,乞与滂沱一解颐。

  7、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 病起见庭莲(唐代-齐己)

  病起见庭莲,风荷已飒然。开时闻馥郁,枕上正缠绵。

  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

  8、秋日次前辈新年韵五首 其一(宋代-陆游)

  孤生虽永弃,要亦是黎元。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

  小滩看鹭立,平野送鸦翻。即欲掩关卧,南山犹未昏。

  9、秋初过陈橘洲有作(清代-李锴)

  秋水连沙雨,衡门且暂临。愁兼芳草暮,迹混白鸥深。

  交道看前辈,文章见古心。尹班投契旧,不厌屡招寻。

  10、秋日思牛首诸山因寄海天上人(明代-皇甫汸)

  坐忆空山路,青林去不遥。斋关闭秋雨,寒磬落江潮。

  雅自依龙藏,凭谁问虎桥。尘心报支遁,何日晤言消。

  11、秋晴游妙相庵同周二守卿周大凤笙筱园绍由弟 其二(清代-蒋师轼)

  四壁藓花滋,清华壁上诗。可怜湘水恨,如诵楚骚词。

  泉石宜清供,兰荪托远思。高风安可仰,庭木蔚寒姿。

  12、秋日感怀(清代-蔡国琳)

  叶落空阶秋气閒,艰难两鬓渐生斑。柴桑归老陶元亮,枯树伤心庾子山。

  少壮几时年欲暮,功名一霎念全删。谋生剩有蜗庐在,参透禅机静掩关。

  13、新秋(清代-戴亨)

  露涤山径清,秋气满林薄。寥寥天宇空,高飞唳孤鹤。

  14、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唐代-慧宣)

  木落树萧槮,水清流寂。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

  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

  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zx.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

  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

  慧刀幸已逢,疑网于焉析。岂直却烦恼,方期拯沈溺。

  15、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 其七(明代-钱谦益)

  旄头摧灭岂人功,太白新占应月中。扫荡沈灰元夕火,吹残朔所早春风。

  揭空铙鼓催花白,搅海鱼龙避酒红。从此撑犁辞别号,也应飞盏贺天翁。

  16、怨三三 秋怀(清代-陈维崧)

  离离秋水正拖蓝,滑又如簪。拟峭烟帆南崦南,浮笠泽、把黄柑。

  夏时曾种风楠,与邻叟、追凉笑谈。今日得霜酣,树犹如此,人则何堪。

  17、秋来李贺自题(明代-许国佐)

  壮士何以绝黄金,黄金亦灰壮士心。不是邯郸年少侠,数番调苦又忧深。

  昨夜寒风从西起,自抽短簪临秋水。

  18、秋前一日感赋(明代-伍瑞隆)

  寂寂竟何事,虚亭尽日眠。绿阴残雨后,爽气发秋前。

  晚舸清溪口,疏钟水寺边。自能齐物理,不敢怨流年。

  19、秋日过于鳞郡斋分赋十二体得河字(明代-王世贞)

  飞传霜横九塞戈,为君风雨又滹沱。相怜白璧燕关尽,未有黄金汉诏过。

  坐客尊醪初北海,郡人经术似西河。不知清羽频移调,萧飒城头落木多。

  20、秋日(元代-韩奕)

  百事年来尽懒为,闭门高卧动经时。

  秋来深悟芭蕉喻,岁暮聊吟蟋蟀诗。

  巷陌草深人住少,湖田水没雁来迟。

  人生意无贫贱,尊酒鲈鱼且自持。

  21、金陵感秋(宋代-王镃)

  鱼书难寄水空流,两袖西风破黑裘。

  客梦芦花晋城月,归心枫叶浙山秋。

  世情老去谙方熟,愁事来时醉便休。

  满目关河怀古恨,如今何处问孙刘。

  22、长安秋望(唐代-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23、秋晚归棹(清代-王继香)

  病起出访友,一棹乘风轻。回舟趁斜照,秋气分外清。

  遥山何蜿蜒,秀极不可名。层云漏日气,白如匹练横。

  风禾翻青黄,霜枫交碧赪。澄江泻浩瀚,长桥势如扃。

  菱罫迷归途,鸥凫导之行。港曲农户聚,树古村社灵。

  隔坞动歌吹,渔唱若为赓。莫色苍然来,勌羽还林坰。

  日落万象隐,但见佛火明。一星冷萤度,四野寒螀鸣。

  掩篷瞑趺坐,身仄心转平。须臾达北郭,街

  24、秋去有感(明代-郭之奇)

  隐几知所萌,观生视此息。因兹昼夜情,惭彼菌蛄识。

  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笃时兴众哀,闻籁感诸惑。

  吹万虽不同,错行安可极。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织。

  惜阴徒有怀,回天苦无力。空馀往日悲,时乎不再得。

  25、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明代-张煌言)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

  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

  问主人,呢喃泪盈把。

  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

  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

  自言“昨辞秋社归,

  北来春社添恶况。一处靡芜兵燹红,

  朱门那得还无恙!最怜寻常百姓家,

  荒烟总似乌衣巷。”

  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

  烟火萧条千里孤;春燕巢林木,

  空山啼鹧鸪。只今胡马复南牧,

  江村古木竄鼪鼯。万户千门徒四壁,

  燕来亦随樯上鸟。海翁顾燕且太息,

  风帘雨(左巾右莫)胡为乎

  26、秋日游竹会寺(宋代-吴龙翰)

  修竹阴阴古道场,谁怜兵火地荒凉。

  晚山俱似佛头绿,秋草不如僧发长。

  白酒莫辞今日辞,黄花仍作去年香。

  禅翁留客殷勤甚,相对藤床话夕阳。

关于秋天的古诗8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为《辋川集》的第十七首。诗人独自一人在竹林里弹琴,高兴了吹吹口哨,唯有月亮相伴,表现出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王维的《辋川集》描绘了美丽的自然山水,当中的每一首诗都犹如一幅山水画,美的令人心醉,感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十七岁时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佳作,可谓是写诗的天才。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当时的王维远在他乡,想起了故乡的兄弟。在古时候,交通极为不便,由此诞生了许多思念故乡与亲友的诗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着人人都有普遍情感,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往往会勾起对家乡亲友的回忆,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的思念之情,堪称千古名句。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记述了王维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只有真正的体会过大漠的辽阔和苍茫,才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千古名句。唐诗是充满着生命的张力,是不断向外延伸的,你会发现在宋词中很难有这样的边塞壮景,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内省。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不朽经典,被后世广为传诵。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后二句写惜别,“劝君更尽一杯酒”在这杯酒中,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也包含着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像是一位隐者的自述,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充满着禅意。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到了溪水的尽头,诗人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这样的境界可谓是世外高人才能达到的。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诗人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宛如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令人陶醉其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更是文人咏诗颂词的时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眼中的秋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这是李白笔下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的诗中壮丽的秋天……

  在众多描写秋天风景的诗人中,王维出类拔萃,他对景物有着独到的理解,语言运用的精准传神,将景物写的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历来为后世所赞颂。而王维又是诗画双绝,他将绘画的精髓融入诗歌,故王维笔下最美的秋天,是诗,更是画,美不胜收!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登裴秀才迪小台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

  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于秋天的古诗9

  1、东汉诗人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唐朝诗人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唐代诗人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唐朝诗人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中唐诗人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唐代诗人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五代诗人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唐代诗人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元代诗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盛唐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唐代诗人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2、盛唐诗人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3、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西汉诗人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15、三国诗人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16、魏晋诗人陶渊明《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17、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魏晋诗人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19、宋代诗人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

  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

  怅望心已极,惝怳魂屡迁。

  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

  谁规鼎食盛,宁要狐白鲜。

  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20、南朝诗人柳恽《捣衣诗》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21、南朝诗人范云《别诗·其二》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草低金城雾。

  木下玉门风。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22、唐朝诗人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关于秋天的古诗10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3、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5、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6、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8、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9、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10、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11、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2、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13、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4、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15、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6、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7、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18、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19、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德隐《新秋晚眺》

  20、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21、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22、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23、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24、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25、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26、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27、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28、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9、别离滋味浓于酒。——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30、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31、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郑板桥《咏梧桐》

  32、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韦庄《长安清明》

  33、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姚合《秋夜月中登天坛》

  34、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陆游《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35、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36、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37、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38、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39、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40、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41、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42、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43、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浣溪沙·秋情》

  44、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45、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岑参《送人赴安西》

  46、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

  47、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48、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9、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0、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李密《淮阳感秋》

  51、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李贺《开愁歌》

  52、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53、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

  54、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5、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6、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

  57、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58、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59、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60、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61、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62、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63、却傍金笼共鹦鹉。——柳永《甘草子·秋暮》

  64、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65、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66、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67、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68、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69、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70、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71、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72、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刘基《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73、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7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75、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76、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77、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78、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刘彻《秋风辞》

  79、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80、瞥然飞过水秋千。——张炎《阮郎归·有怀北游》

关于秋天的古诗11

  秋的本意是庄稼成熟。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秋风凄厉,因此容易引起人的悲情。宋玉在《九辩》里沉吟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中国人悲秋情结的滥觞。千古之下,感动着无数读者。此后悲秋之音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古典诗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屈原的《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从曹植的“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到孟浩然的“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从李商隐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到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从范仲淹的“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到纳兰性德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无一不把秋天描写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像刘禹锡那样,仕途多舛还能高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人又能有几个?

  其实何必非得这样呢,“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庄子?天运》),四季的'迁流变换是自然之理,人无法干预,更无法阻止。与其感叹秋之寂寥、消沉不如欣赏秋之静美、祥和,无论你持何种心情,秋天都是本来的面目。于是,杜牧眼中的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王维笔下的秋天则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直接吟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陈亮看到的是“芦花千顷水微茫”,杨万里注意到的是“荷叶犹开最小钱”,秦观悠然自得地看“青虫相对吐秋丝”。同样是秋,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别有洞天。

  秋天是生命衰落的季节,却不是生命的终结,有孤寂也有闲适,有萧瑟也有生机,关键是你有一种怎样的心境。本栏目精选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名句并加以赏析,希望为读者展示不一样的秋天与情感。

  【描写秋天】: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描写秋天】: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关于秋天的古诗12

  1、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3、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6、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7、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8、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9、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0、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关于秋天的古诗13

  1、《秋风引》

  刘禹锡(唐)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唐)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秋晚江上遣怀》

  杜牧(唐)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4、《秋夕》

  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中秋月》

  苏轼(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秋夜曲》

  王维(唐)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7、《秋月》

  程颢(宋)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8、《秋雨中赠元九》

  白居易(唐)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9、《初秋》

  孟浩然(唐)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中秋月》

  白居易(唐)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关于秋天的古诗14

  1、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李冠《蝶恋花·春暮》

  2、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4、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5、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7、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8、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9、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10、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11、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五首》

  1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3、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4、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5、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6、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18、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9、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20、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21、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2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4、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元好问《秋怀》

  25、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26、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27、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28、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29、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30、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1、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2、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33、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34、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3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6、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37、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8、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39、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頫《岳鄂王墓》

  40、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4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42、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3、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44、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45、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46、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4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8、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49、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5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1、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52、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陆游《秋兴》

  53、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4、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55、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张炎《疏影·咏荷叶》

  5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57、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58、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59、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60、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61、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6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3、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6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6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6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6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6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70、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71、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2、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73、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7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76、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77、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78、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79、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80、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关于秋天的古诗15

  《秋日·其二》

  秦观(宋)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秋凉晚步》

  杨万里(宋)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西塍废圃》

  周密(宋)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清平乐》

  张炎(宋)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江上》

  王士禛(清)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秋天的古诗】相关文章:

秋天的古诗09-13

秋天的经典古诗02-10

秋天的古诗08-13

有关秋天的古诗03-28

关于秋天的古诗01-26

[推荐]秋天的古诗10-26

描写秋天的古诗11-28

关于秋天的古诗(精选)03-20

关于秋天的古诗09-02

描写秋天古诗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