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父母的古诗

父母的古诗

时间:2024-08-30 10:39:25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关于父母的古诗[精华]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父母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父母的古诗[精华]

关于父母的古诗1

  1.《赠父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旨在表达子女对父母辛勤劳作的感激之情。慈母手中线,是母亲在为子女缝制衣服,而游子身上衣,指的是子女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踏上远行的路途。母亲在临行前,密密缝衣,是希望子女在旅途中能够保暖,而子女则因此感恩戴德,知道寸草也会感受到父母之爱。

  2.《登高》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散步中,何必挂冠旁。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这首诗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作者在诗中说:“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语气幽怨,表示如果对父母尚未尽孝,就会有遗憾,因此当子女长大成人后,常常会有敬爱之心,怡然散步中,不必挂冠旁。

  3.《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描写了父母为子女送行的.场景。父母在送别子女时,以山中相送罢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子女的爱护之情。并希望子女早日归来,望眼欲穿,等待春暖花开,王孙归不归,就像春草明年是否还绿一样的追问,表达了父母对子女长久的期望。

  这几首七言绝句深情地表达了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与敬爱之心,同时在我们现代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更是提醒我们,我们的身边也有着深爱着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他们,尽孝报恩。

关于父母的古诗2

  1、《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2、《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3、《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4、《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5、《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7、《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9、《忆母》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0、《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11、《思母》

  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2、送母回乡

  唐代: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13、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4、将母

  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5、思母

  元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6、劝孝歌

  清代·徐熙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17、燕诗示刘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8、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代: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19、枕上有怀

  元末明初:王祎

  天寒游子客衣单,梦绕家林到夜阑。

  应是吾亲念儿切,倚门日日望归鞍。

  20、清平乐其二忆母

  清代:俞士彪

  北堂萱草。

  渐觉垂垂老。

  甑釜生尘寒夜悄。

  添得鬓丝多少。

  啼螀四壁凄凄。

  停灯犹缀残衣。

  忽见满阶霜露,伤心病子天涯。

  21、西上辞母坟

  唐代: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22、感旧

  宋代:苏泂

  小箱留得旧裳衣,母氏亲缝衣此儿。

  近日着来浑短窄,猛思泉下许多时。

  23、忆母

  明代:张宁

  慈母殁七载,痴儿尚一身。

  天涯常有月,堂北更无暾。

  虚室鸡群散,荒园野苧贫。

  平生勤苦事,日远益悲辛。

  24、晒旧衣

  清代: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25、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26、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27、步虚

  唐代: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28、《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29、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关于父母的古诗3

  1、《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别老母》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豫章行》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5、《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6、《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关于父母的古诗4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7、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8、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9、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10、固有楼堪倚,能无酒可倾。岭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鱼乱书何托,猿哀梦易惊。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莺。

  1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12、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13、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明曰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14、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曰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5、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7、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18、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0、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2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2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5、别离是淡苦的`水,孤独是一匙咖啡,我把相思煮得浓浓,品你留下的芳味

  2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27、此情绵绵何时尽?牵动长空万里云。云中本是双飞燕,而今都做梦里人。欲往何处觅莹雪?漫飘柳絮祭芳魂。祭罢芳魂又一春,依旧不见绿罗裙。

  2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32、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

  33、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34、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关于父母的古诗5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关于父母的古诗6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译文: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我用拘挛的手爪,采捋茅草花;又蓄积干草垫底,喙角也累得病啦,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我的巢儿垂危,正在风雨中飘摇。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父母的古诗】相关文章:

感恩父母的古诗10-25

关于父母的古诗08-21

感恩父母的古诗08-28

对父母感恩的古诗03-26

关于感恩父母的古诗06-26

孝顺父母的古诗06-27

孝敬父母的古诗11-19

关于感恩父母的古诗(精品)08-25

关于感恩父母的古诗(精华)08-22

孝敬父母的古诗4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