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3 06:58:2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

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

  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出示课件5】(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怕弄坏了新雨衣)

  4.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兴奋、满足、高兴)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出示课件6】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

  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板书设计:

  16.盼

  妈妈送我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教学反思: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课文。

  我逐段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我认为本节课在安排写作练习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议,做好修改。

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2

  一、观察汉字,领悟内涵

  1.【出示课件2】

  甜 乐 泪 暖 悔 望

  迷 妙 变 忙 寻 让

  2.教师讲解引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语有关的事情等。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汉字,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和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对这个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

  3.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如甜蜜的生活,甜言蜜语等。

  (3)还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组成的词语:酸甜苦辣、 忆苦思甜、苦尽甜来……

  二、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1.从屏幕上出示的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首先根据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意思。

  2.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确定出自己选择的事例或哪几个方面。

  3.提纲示例:【出示课件4】

  题目:甜

  示例:1.爷爷为我做的排骨米饭。

  2.妈妈给我买来好看的衣服。

  3.我生病了,爸爸在医院守着我,给我讲故事。

  三、交流提纲,互提建议

  1.把写好的提纲和同学交换,请同学读一读。

  2.看看同学的提纲,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提出合理的.建议。

  3.根据同学合理的建议做修改。

  四、独立思考,认真写作

  1.根据修改后的提纲写作文。

  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具体。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写作中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次习作要求学生从汉字的文化内涵出发,确定中心意思,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这个要求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吻合的,一脉相承。

  教学中,我注意了指导,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以习作例文做例子,列出选材的提纲,然后再让学生列提纲,可能实效性更强。

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3

 一、教学例文:《爸爸的计划》

  (一)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1.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出示课件2】

  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具体事例写出了一个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的爸爸形象。)

  (板书:爸爸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

  (二)探究讨论,找中心句

  1.学生探究,交流:文章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画出相关的中心句。

  【出示课件3】

  (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

  (三)分析课文,突破难点

  各部分内容中,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意思,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学生结合课文的批注,讨论,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指名读一读爸爸在家里给每个人订的计划,从中你看出了爸爸的什么特点?

  (列出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板书:给每人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爸爸是怎样执行计划的?作者举了什么事例来表现“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这一中心意思?

  (事例一:计划先关气窗后关门窗,不管打雷下雨,哪怕雨水打湿了床、正在订的计划也不改变计划。事例二:计划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牙膏,爸爸偶尔用了妈妈的牙膏,还要再还给妈妈。)

  (板书:严格执行计划)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

  借订暑假计划这件事,说明爸爸订的计划最全面,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这件事是重点,所以写的最具体。

  (板书:制订暑假计划)

  (四)课堂小结,明确写法

  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出示课件4】

  (1)爸爸给每个人都订了计划,并且给我制订了好多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爸爸给我制订了非常全面的暑假计划,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

  2.课文的主要写法是怎样的?

  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二、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例文《小站》,讨论解决例文后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爸爸擅长订计划

  给每人订计划

  严格执行计划

  制订暑假计划

  教学反思

  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爸爸的计划》和《小站》。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分析课文,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爸爸的计划》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小站》。

  如果学习例文后能接着写作文,效果应该更好。 

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4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出示课件2:谜语】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出示课件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

  (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

  (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出示课件3】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0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