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

时间:2025-07-08 08:15: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是谁传授给我们知识,是谁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对教过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对天下所有的老师再道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整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2、找两名同学分别读诗歌中的两个小节,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看书,想一想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师工作很辛苦……)

  2、你从哪里知道的?

  (从“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都是的辛劳!”看出来的。)

  3、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看看这两句中哪些词更能说明老师的辛苦?

  4、学生齐读。

  (心血、辛劳)

  5、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哪个人的成长都有老师的心血、辛劳,因为……)

  6、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读读。

  7、生齐读。

  8、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重读了一个词,知道是哪个词吗?我们再来试试,

  9、生再读。

  (是“哪个人”、“哪一项”。)

  10、不错。“哪个人”指谁?

  (每个人。)

  11、“哪一项”呢?

  (每一项。)

  12、噢,那我们试着把这句话改一改,用上“每个人”、“每一项”。

  13、生齐读。每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学生全笑)

  (应该把“不”改成“都”)

  14、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试试。

  15、学生再读。

  16、你们觉得这样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们把两种句子对比读一读,好不好?女生读改了的句子,男生读原文。

  学生对比读。

  (我发现了,课文中的原句感情强烈些……更能突出教师的……辛劳。)

  18、是啊,原文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事业是多么……

  (崇高伟大神圣)。

  19、好,我们再读这两句,好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0、指名读。小组赛读。

  21、同学们读得真好,看看第一节,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教师事业的崇高?为什么呢?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因为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22、老师要为你们鼓掌,说得太好了,是啊,这里的“大道”、“金桥”都指教师的事业。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师指课题)

  生齐读:老师,您好!

  23、你们读得太好了,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沉默。)

  24、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好体会,想想老师为什么会感动?

  25、生齐读第一段。

  (我体会到了,这里面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尊敬、热爱……)

  26、说得好,谢谢同学们,你能试着用每当……就说句话吗

  27、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的老师吧!

  28、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二)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1、同学们,刚才我们融入课文中读,联系上下文想,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就很好地体会文中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小组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

  (1)从“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体会到诗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美好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指导朗读

  出示:“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_

  (2)从“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撒向新苗。”中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也知道了老师是如何培养人才,关爱我们的

  出示:从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笔尖飞舞”、“笑语盈盈”这几个词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理解:“衷心”:发自内心。)

  5、指导朗读第2小节

  四、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背诵全文。(课件出示)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给能背诵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动画片配音,这动画片中还配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动听的音乐呢!

  2、指名背、齐背

  【教学总结】今天的课还是有效的',与开学第一节课相比,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这与上一届学生相比,有些错误没有犯。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由扶到放,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直奔重点“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两句来教学。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学开头的“在昨天与今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是教学上的“旁敲侧击”之术。对于太难理解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大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感知点的内容先学,这样逐渐推进,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结合没讲的“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让学生边自学边做记号,这样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能把习惯篇学用结合。学生自学好了,就让他们提问并同学交流,有效利用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资源。抓住几个难以理解的词“春晖、朝霞、甘露、春蚕、理想的丝线、茁壮的新苗”。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讲解也是需要的,它能节省时间。

  2、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也许是我的状态比较好,影响了学生吧。而自己状态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法的取舍。因为这一课已经教过,而且印象较深,知道学生的问题会出在哪,所以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3、今天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快的。相比较数学和英语。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教学设计时已经把作业考虑进去了,把作业中一些学生易错的已经强调过了。所以双基智能上的错误较少。这是我近段时间思考的产物吧。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能考。

  4、巧用生成资源。我发现在写课题时,把感叹号忘了。于是,我灵机一动,问:同学们,你们有没发现老师什么没写?生--------。这感叹号能省去吗?为什么?生------。是啊,说得多好啊,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敬佩、感谢,再读课题。

  但是,今天的作业反映出这班学生很浮躁,不定心,没耐心,不细心。作业中抄错的、漏做的现象较多,想当然,不尊重事实的多。总之,做作业的态度极不端正。

  以后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的训练,规定时间内做作业的效率。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

  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学习中尝试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的心暖和,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

  教师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青鸟、麻雀都回家躲避起来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压压、水淋淋。

  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3.出示第二组词语:轻盈、素洁、沾污、柔弱。

  谁想读读这几个词?

  这几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读了这几个描写蝴蝶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学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转不定、家雀儿)

  5.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文章,提出问题

  1.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下节课学习。

  3.整理问题,每小组保留三个问题。

  四、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理解了词语,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有所提高,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一读1、2自然段。

  2.请同学们谈谈你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强烈的对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却很弱。这让作者为蝴蝶捏了一把汗,产生了着急的情绪。就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我的问题: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为什么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它们的家为什么是美丽香甜的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依据问题,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蝴蝶的家》。紧扣上节我们提出的问题读中解决问题。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吗?是什么心情?(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你们呢?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1)天气是怎么难为蝴蝶的?谁来读一读。找学生读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谁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

  是啊!此时,天低、云黑、电闪、雷鸣、风狂、雨骤,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这真是难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然后再齐读。

  (2)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预设:

  ①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从“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②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从这看出为蝴蝶着急、担心?作者当时在想什么?

  ③作者刚才想到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由作者想到的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读出蝴蝶的美丽与柔弱。

  是啊!这样轻盈、素洁、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④如果再想下去,作者会想到什么?这样美丽柔弱的蝴蝶要经受这样的打击,想到这里,这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

  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谁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

  (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我”因为什么为蝴蝶着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没有找到蝴蝶,所以更着急了。)

  ①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找家时的着急心情,勾一勾、读一读。

  ②通过对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为蝴蝶着急了。

  ③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

  (4)还从哪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5)让我们来读一读小女孩的话。

  (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

  ②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③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能从小女孩的话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

  小结: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三、课外拓展

  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按四项要求预习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逼真”、“不仅……还……”造句;能修改一段话,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3、了解电视科技发展之迅速,懂得4种新型电视机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落实单元训练点;了解文章的科普知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读议第一段,理解“日新月异”。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疑,思考问题。

  1、板书:日新月异

  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用它来说一句话。

  2、把课题板书完整。

  说说自己预习课文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事?有哪些收获?

  二、预习检查,了解大意。

  根据学生所谈的收获开展检查、交流。

  1、通读,了解大意。同桌一起读,相互提意见。

  (1)交流难读的地方。

  (2)请你随便地说说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帮助学生区分“电视机”与“电视”

  2、你用了哪些读书符号?

  重点落实:

  (1)提出疑难问题。

  (2)分段。

  三、再读课题,深化感受。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再读课题,你有话要说吗?

  2、课文哪一自然段总的说明了电视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1)你从哪里体会到?

  (2)出示:(课后练习4)

  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电视机从无声到彩色……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讨论:这句话毛病在哪里?怎么改?

  3、齐读,小结。哪一种电视机令你更感兴趣,下节课来深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读议二、三段,解疑,仿写先概括后具体说明的语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讲了哪些了有趣的电视机或电视?你对哪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二、写说明书,了解特点。

  1、你能给它写一则简单的产品说明吗?

  (1)讨论: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资料,这份产品说明里面你能写清楚什么?

  (2)要求:语言要简洁,准确。

  2、学生自己读相应段落,试写说明书。

  3、交流,评价。教师抓住学生对于特点的`概括进行指导。

  三、介绍产品,表达练习。

  1、仅凭这份产品说明书,这些电视机或电视类型并不能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怎么办?

  2、根据学生的建议,让学生选择一下进行详细介绍。提示学生:可以选择文章中的语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介绍。

  3、学生准备。

  4、全班交流。

  四、发挥想像,仿写练习。

  1、了解了这么多的有趣的电视机或电视类型,你是否也想来试一试,发明一种有实用价值,又有现实作用的电视机呢?

  2、讨论。

  3、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1、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

  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设计:

  (一)组词

  铺()浸()顶()霞()辛()

  哺()侵()项()假()幸()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架起()

  塑造()编织()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语盈盈(yínyíng)浸透(jìnjìng)

  第二课时

  一、听写。

  崇高智慧波涛创造浸透涌出塑造朝霞茁壮衷心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

  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五、作业:

  1、感悟积累。

  本文是一首(),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和(),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理想的丝线”指()“甘露”指()“茁壮的新苗”指(),表现了()。

  4、背诵课文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02-19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1-12

语文四年级教案12-17

语文四年级教案11-19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06-05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11-22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天地1》06-05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2-15

四年级语文教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