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

时间:2025-11-17 19:15:33 教案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作业设计、安排: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估生: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等。

  师总结:火烧云是那么得变化极多,那么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呢?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自由朗读2—7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变化极多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颜色和形状)

  2.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颜色有什么特点?(估:是ABB型ABAC型)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了不同的这些(师引导)词语来写,前面的是事物加上后面的是颜色,对啊,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类型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颜色。还能说说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只要合理都可以采取)

  师总结:这么多的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吗?

  4.师引导: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自由朗读4—6自然段,找一找写了哪些动物?(马、大狗、大狮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读一读。(生读)

  师引:是的,这三种动物是各有姿态,多可爱啊,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边读边想象一下你心目中那可爱的小动物吧(齐读)。

  师引:通过想象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师生齐说)“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师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其中一种动物。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按照这个顺序来想象复述一下。

  6.天空中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火烧云在不断地变化着,聪明的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其他的形状吗?

  7.模仿其中的一段,(发挥想象),仿写一种其他事物形状的变化。写在练习本上。

  8.生展示自己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估生:恍恍惚惚一会儿工夫

  2.齐读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作业

  把你想说的写在练习本上。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按四项要求预习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逼真”、“不仅……还……”造句;能修改一段话,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3、了解电视科技发展之迅速,懂得4种新型电视机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落实单元训练点;了解文章的科普知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读议第一段,理解“日新月异”。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疑,思考问题。

  1、板书:日新月异

  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用它来说一句话。

  2、把课题板书完整。

  说说自己预习课文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事?有哪些收获?

  二、预习检查,了解大意。

  根据学生所谈的收获开展检查、交流。

  1、通读,了解大意。同桌一起读,相互提意见。

  (1)交流难读的地方。

  (2)请你随便地说说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帮助学生区分“电视机”与“电视”

  2、你用了哪些读书符号?

  重点落实:

  (1)提出疑难问题。

  (2)分段。

  三、再读课题,深化感受。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再读课题,你有话要说吗?

  2、课文哪一自然段总的`说明了电视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1)你从哪里体会到?

  (2)出示:(课后练习4)

  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电视机从无声到彩色……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讨论:这句话毛病在哪里?怎么改?

  3、齐读,小结。哪一种电视机令你更感兴趣,下节课来深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读议二、三段,解疑,仿写先概括后具体说明的语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讲了哪些了有趣的电视机或电视?你对哪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二、写说明书,了解特点。

  1、你能给它写一则简单的产品说明吗?

  (1)讨论: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资料,这份产品说明里面你能写清楚什么?

  (2)要求:语言要简洁,准确。

  2、学生自己读相应段落,试写说明书。

  3、交流,评价。教师抓住学生对于特点的概括进行指导。

  三、介绍产品,表达练习。

  1、仅凭这份产品说明书,这些电视机或电视类型并不能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怎么办?

  2、根据学生的建议,让学生选择一下进行详细介绍。提示学生:可以选择文章中的语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介绍。

  3、学生准备。

  4、全班交流。

  四、发挥想像,仿写练习。

  1、了解了这么多的有趣的电视机或电视类型,你是否也想来试一试,发明一种有实用价值,又有现实作用的电视机呢?

  2、讨论。

  3、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为人真诚的重要性。

  2.学认本课10个生字,7个二类生字。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采用多种方式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启发。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设计(A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认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二、随文识字:在课文具体语句中学习生字

  兼:会意字 上下结构 八 部

  (1)同时涉及或具有几方面的情况:兼职 兼顾 德才兼备 软硬兼施(2)加倍、合并:兼并、兼程 兼办 兼任 兼课 兼管

  歉:形声字 左右结构 欠 部

  (1)感到对不住别人:道歉 歉意 抱歉

  歉疚(2)庄稼收成不好:歉收 歉年

  谎:形声字 左右结构

  (1)假话,骗人的话:撒谎 说谎(2)假的,不真实的:谎言 谎话 谎称

  扩词:谎报 谎信 扯谎 弥天大谎

  罪:会意字 上下结构 四部

  (1)触犯法律的行为:罪行 犯罪 罪证(2)过失,过错:罪过 归罪于人(3)痛苦,苦难:受罪 遭罪(4)刑罚:判罪 死罪罪有应得 罪人 问罪 得罪 定罪

  吾:上下结构 口部

  (1)我,我的,我们的:吾国 吾辈 吾人

  (2)姓

  抑:会意字 左右结构

  压下去,压抑:压抑 抑郁 抑强扶弱

  扩词:抑扬顿挫 抑制 抑止

  谅:形声字 左右结构

  (1)宽容:谅解 原谅 体谅 见谅

  (2)预想,料想:谅不见怪 谅他也不敢做

  闷:形声字 半包围 门部

  mēn(1)空气不流通(2)不说话,不张扬(3)声音低沉(4)在屋里呆着(5)不透气

  扩词:闷热 闷气 闷头 闷声闷气

  mèn心情不舒畅:闷闷不乐 闷气 愁闷 苦闷

  均:形声字 左右结构 土部

  (1)相等:平均 均摊 势均力敌

  (2)都,全:均等 均分 均衡

  沮:(神色)颓废:沮丧

  三、自由练习读全文。

  四、小结,布置作业:方格本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

  (父亲为什么要步行18里?)18里=9000米

  二、自由读课文

  思考:步行18里的原因。

  学习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对这段话分层。)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2.想象:父亲当时看我的眼神会是怎样的眼神?

  3.指导朗读。

  三、学习3----9自然段:

  面对儿子的谎话,父亲的'表现是怎样的?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的语言。

  3.想象:父亲的眼神

  四、讨论:父亲这样做好还是不好?

  (可采用辩论形式:要注意通过抓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辩论,注意辩论时的语气态度,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有力反驳)

  五、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文

  二、复述课文

  三、课后练习

  1.读句子,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1)一阵罪恶感涌上心头……真正原因

  罪恶感:指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

  (2)父亲身心……最为沮丧与痛苦的事。

  沮丧:指灰心失望。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2.与人物对话(此题可在辩论中进行)

  3.语言积累

  教学设计(B案)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启发思考

  1.板书18里,说一说有多远?

  2.再板书“步行”,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请学生说说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

  (1)谁要步行18里?

  (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默读课文,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

  1. 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儿子为什么要说谎。

  3.画出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父亲的心情。

  4.指导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

  5.这件事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

  三、与文中的人物对话,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四、汇报自己积累的有关诚信的格言。

【四年级语文研修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08-15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1-12

语文四年级教案11-19

语文四年级教案12-17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06-05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11-22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2-1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天地1》06-05

(经典)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