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

时间:2022-07-20 10:22:4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1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资源

  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教学过程:

  课前观看汶川大地震相关录象图片[课件] 课前5分钟(眼保健操)

  一、 检查预习,导入课文: 2:25—2:30

  出示词语:废墟 坍塌 塌陷 尘埃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课件]

  指名读

  师:词语是有味道的,如何能读出词语的味道?

  生:想象画面读。

  师:真是个银点子,你来试试,可以吗?

  指名读

  师:其实要想读出词语的味道还有个金点子,那就是将词语放进句子中,谁来试试

  出示句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特级大地震,将四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 ),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他用生命( )了( )的( )。[课件]

  师:完全正确,有声有色,一起来体验!

  齐读。

  二、精读课文

  (一) 师: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 2:30-2:40

  生:这是什么样的姿势?

  师:学贵有疑,学贵有法!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圈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相关语句:

  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2、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3、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交流

  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

  学生齐读课题: 最后的姿势

  师:他是谁?

  生:谭千秋老师

  (二) 师:这又是什么样的老师?从哪些语句读出来? 2:40-2:55

  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圈画出相关语句,写下批注。

  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读进去读出来

  全班交流并相机板书(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写、读、说)

  你读出了怎样的谭老师?

  学生板书并说明:

  忠于职守 临危不惧 普通 智慧 亲切和善 舍己救人 果敢英勇 大爱无言……

  师相机补充: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场景描写

  师: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出示:人们这样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我们这样赞颂他: , ![课件]

  齐读学生板书中的词语

  师:这就是谭老师言传身教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课件]

  学生齐读

  三、拓展小结:

  师: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在这国难家难突然来临之际,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谭千秋只是其中之一

  [课件]

  《感动中国》音乐声中出示其他教师事迹资料

  师:这还是

  的姿势

  学生:爱 英雄 责任 师德

  学生齐读课题 最后的姿势。

  默哀祝福 课件展示祝福图片

  师:他们的英勇行为证实了地震灾害可以破坏我们的家园,但破灭不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决心。

  [课件]

  师:山可移

  生: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不会移

  师:水可阻

  生:阻不断中华民族的血脉情

  师:少年智则中国智

  生:少年强则中国强

  师:有这样的老师塑造我们的师魂,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理由为这个灾难中的四川,灾难中的中华民族呐喊

  生:汶川加油!

  四川加油!

  中国加油!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向谭千秋,向像谭千秋一样伟大的人民教师,向无数留给世人最后的姿势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生行少先队队礼!

  课件展示最后姿势图片

  作业超市:

  1、 写话《谭老师,我想对您说…》

  2、 四人小组合作一份主题为“地震”的手抄报

  3、 搜集资料,准备班会课进行“最后的姿势”英雄故事演讲会。

  推荐阅读:

  刘 肖的《我该想到》

  【教学总结】

  今天的课堂有点沉闷,虽然课前作了充分地准备,可学生似乎不是很领情,虽然习惯了学生的默默无闻,但心里还是失望!幸好这个班听话守纪律,基本的目标倒也能达成。反思如下:

  感触一酸如在教学环境描写的四句话时,我组织学生充分朗读,抓住标点等感受情况的危急和老师的处变不惊。虽然有个别学生参与了回答,但波澜不惊的朗读又让这种危机感减弱了很多,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只好作罢。

  感触二甜在品读老师的言行句中的动词 “撑”时,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学生自己演示这个动作,再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而后我又追问:谭老师不怕疼吗?他不渴望美好的生活,他不怕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伤心难过吗?谁来说说老师的心声?这时学生似乎有点动容了,他们说:“我一人换来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值得!”“他们还有美好的未来,我怎么忍心他们就这样走了呢?”就这样在交流中我顺势问: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谭老师?学生的理解就比较到位了。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2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谁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是怎样的?课文讲述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觉?

  3、是呀!这是一个悲壮、令人感动的故事,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找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

  1、要求:那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

  三、第一次(最后的姿势)

  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过渡: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次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交流、相机提示:拉、撑、护,从这其中我们体会到了谭老师对学生的爱。动作的快。读好句子。

  2、过渡:那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读品读,细细地体会。

  3、谁来说说,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出这选择的呢?

  (情况十分危急,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为什么这句话会让你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

  指导朗读:情况十分危急该怎么读?要地震了,多危险呀!读得这么慢,对吗?看,这儿有三个感叹号,读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谭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他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从这儿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要地震了,谭老师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很镇定的感觉,怎么来表达呢?

  5、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情况很危急的?(提示:“刺耳的吱吱声,尘埃腾空而起”说明了什么?)读好句子。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

  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短短的几秒钟,根本容不得谭老师多作考虑,谭老师立即……,(引读句子。)

  是啊,在危急关头,他选择了用自己的双臂守住孩子们的生命之门,他选择用“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面对死亡。(再读句子)

  6、范读:地洞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一切到这儿似乎已经结束了,但事实上并没有结束,看,这儿有个省略号,请你想一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齐读:请同学们把自己此时的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中。)

  (省略了人们的惊慌逃逸,省略了谭老师对四位学生的鼓励,省略了人们的哀嚎……)

  地震了,情况万分危急,作者通过对危急环境的描述,更加烘托了谭老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谭老师情急下唯一想到的是他的学生。让我们拿起书,一起重回那危急的一幕。

  7、齐读4—7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次(最后的姿势)

  1、过渡: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给人怎样的感受?(震撼)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请你自己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2、“死死地”。想象: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疼痛难忍,但谭老师: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请你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读之中。

  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谁再来读好这句话。

  3、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9、10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出示:“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你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震撼的?“飞身”、“扑”,这两个词语让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奋不顾身……)

  谭老师面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4、出示: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如果他不顾那四位离开教室,他……如果他要留在教室里,保护四位学生,他……这就叫生死攸关。(读词)是呀,他明知道留下来是死,但他还是果敢地留下来了,飞身扑去,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5、谭老师为什么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呢?

  导出第三自然段,出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这就是谭老师的人生格言,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是呀,谭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

  6、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这句话,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再读这句话的时候,你心中是否有了更深的感受?现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

  7、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得描述,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在行动里的。他最后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次(最后的姿势)

  1、引读十一自然段,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师眼里,谭老师是最爱孩子的,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音乐起),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课文学到这儿,你心中是否和老师一样,涌起了千言万语,请你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写写你此刻的感受。

  3、交流、小结: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不仅震撼了获救的四个学生,不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出示: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这最后的姿势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人师应有的精神,那就是爱与责任(板书)。

  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镌刻在四位学生的心中,读(最后的姿势:张开……)。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读(……)。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读(……)

  4、难怪人们会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六、总结

  1、其实,在5.12中,在那灾难爆发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存,他们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的人,他们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一起瞻仰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图片、音乐)

  2、欣赏时,师解说。

  3、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满怀感动,再一次读课题:最后的姿势。

  七、作业

  搜集汶川地震中,让你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相关文章: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01-11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5篇12-25

最后的日记03-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语文园地四》教案07-16

苏教版语文教案07-11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星夜》教案06-16

语文教学教案06-13

选修语文《离骚》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