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03 00:15:0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以“我”为主人公,通过自述导出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现象。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点

  在于学会生字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 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和雪,还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来猜对谜语。

  教学目标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以猜谜游戏导入新课教学,为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动起脑筋来,为后面的理解课文解课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的`是先学第四自然段,猜出了课题谜底是“水”后,在反过来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这样学生会更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水”。汽、云、雨、雹、和雪都是水变的。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知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猜谜游戏。

  2、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3、齐读课题。

  二、 读文识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字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露” “冲” “灾” “雹” “袍”

  3、把你读得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想想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三、 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启发。:“我”在池子里怎样?“我”在小溪里怎样?你们想这个“我”是谁呢?池子里有它,小溪里有它,江河里、海洋里都有它,它是什么?(水)

  (3)池子里的水怎么在睡觉?小溪里的水怎么在散步?江河里的水又怎

  能奔跑?海洋里的水又怎么能唱歌、跳舞?

  (4)朗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大家知道了,“我”就是“水”,现在读第四自然段,把“我”该成“水”读。

  知道朗读:水在睡觉,静静地要轻点;水在散步,要比“睡觉”响点,应该由弱到强,在江河里奔跑怎么读?在海洋里唱歌跳舞又该怎么读?

  2、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现在你们知道了,“我”就是“水”。课文一开始就说“我会变”意思是“水会变”,水都会变成什么呢?

  (2)齐读第一自然段。指点:“有时候……有时候……”写出了变化。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水变成云,在空中漂浮,又变成什么?自渎第而自然段,回答是要求学生用上“有时候……有时候……”。

  (2)课文上分别用了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落、打、飘”,你们能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搭配呢?

  (3)知道学生推敲词语:我们把她们换个位置,行不行?

  (4)朗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地三自然段。

  (1) 水还会变成什么?自己读读地三自然段。

  (2) 解说“露珠” “霜”

  (3) 小结:水真有趣,真会变。它会变成……

  5、读第1、2、3、4自然段。

  6、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得到水?如果没有水将是怎样的情况?

  对。水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但你们知道水如果发脾气会做哪些坏事?

  那同学们应该想办法管住水,叫水听人们使唤。

  四、 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知道水可以变成雨、露、雪、雹、霜。)

  (知道水对人类有好处也有害处。)

  2、布置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可以的话,画一张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图。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重新回顾课堂教学的安排以及教学中每一环节的临课发挥,感觉还较满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昂。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遗憾之处还是有的,比如在创设场景方面准备得还不够充分;还有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如果加上课件演示,将更加生动行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课文,教育学生把道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①课堂作业本。

  ②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朗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带“一”的词语,指“一”的.变调:

  一天一只一块一斤一片

  (2)指名朗读:小猴子看见好东西时,“非常高兴”,应满脸带笑地读,动作词要读清楚,最后一节要读出小猴子懊丧。伤心的心情。

  (指名读--小组轮读一一齐读)

  (三)讨论

  为什么小猴子下山,最后一样东西也没有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联系实际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像小猴子这样的事吗?以后打算怎么做?(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

  :在我们的学习生括中,不要喜欢一样就丢掉另一样,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终,有明确目的。这样才能把事做好,有所收获。

  (五)课堂练习

  (1)(课堂作业)①,照样子把句子说完整。

  (2)练习用“又......又......”说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可爱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

  图文对照,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预设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赞 热

  飞回: 增添生机 美 爱

  燕子 春 大

  姿态优美 天 自

  飞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 电线—曲谱

  燕子—音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感受燕子的美,积累好词佳句。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注意老师的问题提示: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学习练读。

  5、句子中用“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6、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书写。

  2、教师巡视,对学生写错的字进行集体纠正。

  六、布置作业。

  1、词语抄2次。

  2、摘抄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读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句话,说说好在哪里?

  引导: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什么叫“赶集”?(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谁能简单地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增添”是什么意思,“生机”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波纹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9、齐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

  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指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同桌报听写。

  2、读课外文章《小燕子——春天的使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自读句子,联系语境,发现带点词表达的意思。

  2、自读谚语,感悟意思,增长知识,背诵谚语。

  3、能主动、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同学交流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4、感受和体验新班级的变化,把印象最深的变化说给同学听。乐意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5、有写日记的愿望,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能主动、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同学交流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2、有写日记的愿望,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注意观察班级的教室布置,谈自己对新班级的印象。

  2、收集在夏天活动的纪念物。收集平时阅读、积累的古代诗人、现代作家眼中、笔下的夏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句子,联系语境,发现带点词表达的意思。

  2、自读谚语,感悟意思,增长知识,背诵谚语。

  3、能主动、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同学交流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温故知新

  1、读懂题意。

  2、自读句子,读中感悟带点词语的意思,探索发现带点词语表达的意思。

  3、拓展联系,说说表述人物语言的句子,用上表述说话的不同词语。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叫、道、告诉”都表示“说”的意思。

  用“叫、道、告诉”练习说话。

  二、语海拾贝

  1、自读谚语,要读得正确、流利。

  2、组织交流。

  3、组织背诵

  4、组织交流。

  自读谚语

  互读检查,感悟意思。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谚语。

  拓展练习,交流收集的'类似谚语。

  三、点击成语

  1、组织练读。

  2、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3、有兴趣的,可以表演一下成语故事

  4、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自己练读,读得正确、流利。

  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

  四、自主识字园地

  1、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体会“给予别人永远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

  2、鼓励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读两位作家谈自己写日记的方法和体会,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读短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交流阅读收获,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摘抄、背诵文中好词佳句。

  读两位作家谈自己写日记的方法和体会,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受和体验新班级的变化,把印象最深的变化说给同学听。乐意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有写日记的愿望,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口语交际:说夏天

  1、质疑激趣,引出话题。

  (1)展示文字材料、图片等,教师对夏天的景物进行介绍。

  (2)说一说,议一议: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3)老师总结引出话题。

  2、自读短文,感受夏天。

  (1)读短文,说说文中谁喜欢夏天,谁不喜欢夏天,并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2)集体交流,相互补充。

  3、组织交流。

  4、组织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进入学习状态。

  根据自己的情况谈。

  根据要求,认真读书、思考。

  交流。

  小组互动,交流感受。

  小组内相互说感受听的同学专心听,边听边想谁的感受对你有启发,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形成人人交流、人人互动的场面。

  大家评议,谁的感受最令你满意,谁在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谁听得最认真。

  二、习作百花园

  1、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抓住“新变化”,引导学生回忆、观察,除了题目中提示的内容外,自己还有哪些新发现。

  3、交流,互相补充。

  选择发言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独立思考如何完成习作练习。自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理解“新变化”,回忆、观察“新变化”,好朋友的变化、自己新学了什么本领......

  交流,互相补充。

  选择发言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完成习作草稿,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