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6 20:03:13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述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写字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学写毛笔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是应该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举例。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出示幻灯片)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出示幻灯片)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可以多让学生站起来认读,待大多数同学读熟繁体字后,再齐读繁体字组合的词语)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1)出示幻灯片:演讲一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1)默读、思考:这题中还有四组词语,比较看哪几组前后词义相同,哪几组前后词义不同?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馈。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组词义相同和一组词义不同的?

  编选——选编人名——名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4、反馈。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应了。

  (2)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学生可查词典,或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并写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明白说话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二是做速记;三是转述时要把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的经过说清楚,说完整。

  2、指导。

  (1)什么是转述?转述有什么要求?结合例子,让学生明白,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懂就叫转述。转述时一要注意把别人说的话听清楚,二要注意转述的内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说话人的原意,不要随意改动,关键性的内容不能有所遗漏,四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2)教师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地听教师介绍,对老师读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听不记。

  (3)教师再次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在认真地听的同时记录要点。

  可以提供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让学生速记要点,记录的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讨论所记录的要点,组织同桌或四人一小组练习转述,教师提示人称的变换。

  3、练习。

  (1)小组选代表转述给全班同学听。

  (2)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同学们听时从经过是否完整清楚,人称交代是否明白两个方面去评议。

  要点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盖上戳了些小眼,结果水不能自动地洒出来,接着,他发现了医院挂水用的盐水瓶,受到了启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终于发明了简易洒水壶。

  二、教学第八题(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1。读通课文;

  2。了解黄山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抓住石的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2。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抓住石的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黄山吗?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去欣赏黄山奇石。

  二、初学课文

  (一)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要告诉我们的吗?

  生自由说。

  (二)过度:

  师:黄山奇石真是千奇百怪,神奇至极啊,让我们打开课本,再到课文中去欣赏。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再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块奇石?

  生自由朗读课文。

  反馈,师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在这几块奇石中,挑选你喜欢最感兴趣的一块或几块,快速到课文中去找找,仔细读读,研究一下,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家。

  (三)分层学习(随机)

  1。师:你喜欢哪个?为我们读读

  生:我喜欢猴子观海。生朗读(教师出示图片)

  师:能说说猴子观海吸引你的理由吗?

  生:这只猴子的`动作……

  师:谁也喜欢这块,谁也来说说?

  生:……

  师:读得真到位,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

  请学生表演。师随即询问:请问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啊?

  这只猴子在想些什么?面对这猴子观海,你有什么要说吗?

  请别的同学有也说说;

  一起把这几句话读读。

  2。师:还有别的吗?

  生(仙人指路),朗读。图片出示

  师:谁也喜欢这个,请你读。

  讲讲你为什么喜欢这幅?

  生:……

  师:请喜欢这幅的同学一起朗读。

  3。仙桃石

  学生朗读。

  你为什么喜欢这块?

  生:……

  师:这样一块神奇的石头,它的来历你想都过吗?

  生:……

  师:你能说得那么好,相信你一定能把这奇与美读出来。请你再读一遍。

  谁也来试试。(指名2、3位)

  请女生读

  4。金鸡叫天都

  师:为什么喜欢?

  生……

  师: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对这块石头的喜爱吗?

  谁也喜欢?

  理由,朗读

  师:几块巨石组成的金鸡叫天都太神奇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长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啼叫。

  让我也来读读,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读,好吗?

  师范读。

  三、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2、3自然段,齐读。

  师:黄山奇石果然名不虚传,让我们一起再来品味它的神奇美丽。

  品读课文2、3自然段

  四、课堂实践

  同学们对黄山奇石有了这么深的理解,我觉得都能做做小导游了。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说说。当一回小导游,介绍给你的同学,介绍给我们老师,好吗?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学生做导游

  (师引导:你觉得这位导游怎么样?)学生评价

  (师评价:我觉得如果这位导游能够加上自己对这块石头的理解,那么游客就会更加感兴趣了)

  再请学生表演

  五、延伸巩固

  1。师:黄山的奇石又何止这四种,有些石头还没有取名字,正等着你去发觉呢!

  2。出示图片,请学生取名。再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形容这幅画。

  3。朗读全文

  大自然真是神奇,她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好好的把黄山奇石的奇、趣夸一夸,把我们祖国山河的壮丽赞一赞,把整篇课文轻声读一读。

  4。黄山真是令人向往。这里有介绍黄山的一段影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作业:黄山奇石我们了解了,黄山的另外三绝,希望你有机会去找一些资料,自己再去了解。)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9个,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3.掌握对话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

  4.体会鹿的聪明机灵和鳄鱼的愚蠢贪婪。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言行体会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复述方法,提高复述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板书:鹿鳄鱼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随机学习“鹿”和“鳄”。)

  书写指导:“鹿”字“广”字旁儿的横画稍长,竖撇要舒展大方,里面的部分写紧凑。

  2.再板书:鹿和鳄鱼

  用一个“和”字把鹿和鳄鱼连在一起,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吗?

  3.把课题补充完整: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你从“一只”和“一千条”这两个量词上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双方力量的悬殊。)

  相应板书:(弱而少)(强而多)

  二、初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记带生字的词语,在不理解的词旁做记号。

  2.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毒:上面三横长短不一,下面是“母”字。写时上小下大,“母”的中间一横要稍长有力。

  难理解的词:

  泛滥: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泛”读fàn,不要读成fá。

  曾孙:孙子的下一代,“曾”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曾”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zēng,不要念成céng。

  伺(sì)机:文中指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3.鹿和老鳄鱼有几次相遇?(以此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三、探究课文。

  1.你认为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文中的鹿和鳄鱼?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说句子,谈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句:

  (1)“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弱小的鹿没有被强大凶残的鳄鱼吓倒,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自救,并且精心设计好计谋的`每一步,以智取胜。)

  (2)“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鹿抓住了鳄鱼死爱面子的弱点。)

  (3)“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鹿表面上是数数,实际上是借机逃脱。)

  (4)“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根木头居然这么像鳄鱼。如果真是根木头,它就会朝我漂过来;如果是条愚蠢的鳄鱼,就会留在原处。”(鹿说话很有技巧,富于智慧。)

  (5)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鳄鱼的贪婪凶残。)

  (6)“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鳄鱼的愚蠢,死要面子,爱逞能。)

  3.掌握文中几种不同的对话表述形式。

  (1)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主要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对话)

  (2)读一读下面三句话,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②“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

  ③“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我们都饿坏了!”

  (3)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同一种说话形式呢?

  (4)出示练习:给下面三句话标上正确的符号。

  ①这不可能是真的她拼命地摇头

  ②爸爸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③船长拿枪瞄准儿子快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1.同桌分角色朗读,互相点评,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把握人物的情感。

  2.推荐代表读。(读时先说说你给同桌提了什么好的建议。)

  3.评读。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要求:可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语言,并配以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六、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1)先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如泛滥,小岛,中毒,一千条鳄鱼,数数,伺机报复,绿色木头……

  (3)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七、作业。

  如果鹿与老鳄鱼再次相遇,它们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鹿又会怎样以智取胜?发挥你的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1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弱而少) (强而多)

  聪明 愚蠢

  以弱胜强

  以少胜多

  关于鹿与鳄鱼

  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上有角,嫩角有茸毛,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鳄鱼:爬行动物的一类,四肢短,尾巴长,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善于游泳,性凶猛。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2.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3.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4.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1)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4)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

  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二、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2-1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