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文中的“魄、挣”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碌”等12个词语,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疲惫”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母亲生活的辛苦,从而进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崇高,激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唐朝著名的诗人孟郊就用一首《游子吟》来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媒体演示、配乐欣赏)
2、是啊,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化作一根根的丝线,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也有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慈母情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深沉。(板书课题)(板书、媒体演示、齐读、)
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文本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使“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介绍作者。
梁晓声(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3.采用分组、分角色、分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
二、默读课文,勾画表现母亲深情的词句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2.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三、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再选代表到全班来谈谈。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四、交流感悟
母亲挣钱不易,却毅然给钱,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分组朗读全文。注意集中表现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强调“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五、总结: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六、拓展:
课后题: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知冰心对母亲的思念热爱之情。请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
七、作业:
1。感情朗读。
2。背诵《游子吟》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的重难点:
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有关于作者的资料、写有课文新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慈母情深(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释词:“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慈母”呢?
学生动手查字典,然后指名回答。
3、阅读课文的导读部分,明确学习要求。
4、展示资料,简介作者
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二、检查预习,交流感受: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2、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先自由读,再指名来读,再全班齐读)
3、重点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注意多音字“龟”在这里的读音)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动笔写在课本上)
5、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总体印象)
过渡: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
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教师适当补充,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b.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波浪线和横线分别画出)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的母亲
(结合板书,将重要词语填入括号内)
2、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或古诗
提示:以前学过的那首古诗也是描写母爱的?(《游子吟》)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4
1.古诗导入:出示孟郊赞美母爱的古诗《游子吟》。
全班交流感受。
2.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无论贫穷与苦难,总有一个人支撑着我们,这个人就是母亲;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这种爱就是母爱。今天,让我们再次去体会母亲浓浓的深情,一起来欣赏作家梁晓声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齐读课题。
3.初读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8课,了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交流)
4.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1、交流读《游子吟》的感受。
2、自由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2、通过课文内容填空,完成教学目标1。
3.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统领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1.同桌交流
2.指名填空。
3.教学重点字词
⑴括号里有一个字很难读:龟jun裂,理解词语,读词,想像一下龟裂情形。
谁看到过龟裂的什么?请具体描述一下。
⑵括号里有一个生字特别难写,哪一个?“攥”,我数过了整整23划,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写一遍。写完的请举手,牢牢记住的请把左手紧紧攥起来。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失魂落魄”。作者真的很喜欢《青年近卫军》,他每天想这本书都失魂落魄的。什么样叫失魂落魄?见过别人失魂落魄过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心不在焉。心里老想着其他的事,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走路的时候没有劲。)
练习说话。
4、齐读
1、理解词语并运用。
2、全班同学读句子。1.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置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本课的教学更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由读到悟到说,为他们搭建的是一个锻炼语言、表情达意的平台。
请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一句话。
交流出示:“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理解词语“震耳欲聋”。“欲”呢?
多么可怕的嗓声!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个句子!
(1)耳朵都要震聋了!这样的声音,迎面扑来,你身在此环境中,会有什么感觉?
但是我的母亲呢?她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呀,读——
(2)同学们,这样的声音停止过吗?浏览全文,去找找哪些地方说明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刻也没停止过呢?
“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母亲大声问”
“向母亲探身,喊”
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还有吗?
“接着又对我喊”
“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3)这七八十台缝纫机一刻也没停止过,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齐读——从我进入工厂,到我离开工厂,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刻也没停过。读——
(4)小结:当你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你有什么感受?
这些感受交杂在一起,怎能不让“我”鼻子一酸呢?
还有哪些地方令你鼻子一酸?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气。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5
教材简析: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的。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看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这样文章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去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然,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体会,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记下来,与同学交流等等。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总之,在这课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项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陷、禄、攥”,区别多音字“龟”的读音,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的含义。
2.通过对母亲外贸、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此项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研读文本,通关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学法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与同学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有关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3、PPT课件。
教学环节:
一、诗歌赏读,明确目标
活动一:朗读诗歌《母亲的牵挂》分享感受。
活动二: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说说老师为什么将课题中的“深”用红色粉笔写的猜想。
(学生可能会围绕“深”字提出的问题。如:慈母情有多深?慈母情怎样深?作者梁晓声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检查预习。
活动一:
1.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大屏幕出示: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陷入忙碌攥)
读词语,注意“攥、龟”的读音。理解“龟裂”,问:你见过龟裂的.手吗?谁的手是龟裂的?理解“攥”,做动作:学生把笔攥在手中。
2.书空“攥”。
活动二: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这些词语,学生说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体会慈母深情。
活动一:学生带着阅读要求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并作批注。
阅读提示:
1.从文中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作者佳境的贫寒?
2.那些描写母亲的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关于对作者自己的描写让你感同身受?
活动二:交流自己的感受
预设:交流时学生会从以下几个句子谈体会:
(1)家境贫寒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这么多钱。”
“那是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买了,被我和弟弟美俄米们吃到肚子里了。”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工作环境差:
a.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抓住“震耳欲聋”一词体会母亲的工作环境差。指导读句子。)
B.一个老头儿朝嘴里变得角落一指。
C.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3)母亲瘦弱
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一个瘦弱的母亲!)
(4)工作辛苦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5)通情达理的母亲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突出变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无比的热爱。)
(6)我对母亲的爱和敬意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想我没有权力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活动三:分角色读课文
师生分教色朗读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再次感受慈母情深。
四、语言实践,倾诉真情
活动设计:爱需要表达!同学们,把你想对你母亲说的话写出来,并和我们分享你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意吧!
1、学生独立够细并书写。
2、全班交流自己对母亲的一片爱意。
五、总结
活动设计: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出事孩子们的母亲辛勤工作和关爱孩子的照片,学唱歌去。
六、作业
1、学唱《烛光里的妈妈》。
2、摘抄有关歌颂母爱诗歌。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03-29
语文《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4-14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16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6-19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25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4-17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4-14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3-30
(热门)《慈母情深》教学反思07-07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5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