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时间:2023-12-07 18:10:4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1

  教学内容: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

  展示课件:

  种语言

  遇见未来的话叫-----(预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

  非常著名的话叫-----()

  不满抱怨的话叫-----()

  写在书前的话叫-----()

  表示决心的话叫-----()

  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

  二、教方法、学方法

  (一)词语的理解

  展示课件:

  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阅读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呢?

  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

  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

  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

  1、拆分组词法

  2、同义换词法

  3、联系生活法

  4、就地取材法

  5、联系上下文

  5、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方法”)

  展示课件: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静,非常沉着。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

  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

  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

  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

  11、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再说一说,读一读。

  12、引导学生总结(老师扳着手指头数着):拆分组词法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

  13、师:还有哪种方法没有用到?(就地取材法联系上下文)现在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下面的词语。

  14、展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读):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引导学生指出句子)这种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

  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还有哪个词说明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

  17、师:我们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囵吞枣”这个词呢?(指名学生解释词语)这个解释是它正确的意思吗?

  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二)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离不开中心句和过渡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展示课件:

  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章的过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2、师:我们在阅读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过渡句在文章中出现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过渡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过渡句呢?

  一般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呢?常见的过渡方式有几种?(播放课件并引导生齐读)

  中心句的位置:

  1.从题目去找。

  2.从总起句去找。

  3.从结尾上去找。

  4.从议论句上去找。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准备:

  1、学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

  2、小黑板。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概念入手,揭示课题。

  出示学习单一:

  1、通过预习《分册指导复习纲要》上的相关内容,你知道阅读文章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做上标记。

  明确阅读文章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一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二是归纳段意;三归纳主要内容;四是体会思想感情,五是揣摩表达顺序。)

  二、自主复习,梳理方法。

  (一)复习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1、复习课文

  学习单二:

  1、请找出本册教材中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课文,各选择一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时间:5分钟

  复习写人(《天游峰的扫路人》)、记事(《半截蜡烛》《三打白骨精》《卢沟桥烽火》)、写景状物(《广玉兰》、《夹竹桃》)的文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讨论,小结,让学生明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段意归纳法(《孔子游春》《理想的风筝》)

  文题扩展法《三打白骨精》《莫泊桑拜师》

  重点归纳法也可以理解为(找中心句)《广玉兰》

  (二)复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1、复习课文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到的思想,要求学生思考: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课文内容思想从重点词句段体会

  《夹竹桃》围绕夹竹桃写了夹竹桃的任性可贵和月光下的美。

  《三打白骨精》讲孙悟空三次打白骨精,终于打死了白骨精。

  2、讨论、小结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即:边读边问为什么(抓住主要词句段)]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抓住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2、出示短文《最优秀的人是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师生共同评议、交流。

  4、师小结,鼓励:瞧!大家已经能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了,真聪明!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学习单三:

  1、课后请同学们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完成《复习指导纲要》上的一篇短文。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07-24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03-08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04-17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11-02

语文微课教案09-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4-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6-1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4-29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2-01

复习课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