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9 11:07:5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借肋图片,读词语。

  4. 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 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语。

  2. 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 教师范写:“琴”。

  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预习新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

  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热爱,知道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准备:

  课件 《劳动最光荣》多媒体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组织

  1、师播放《劳动最光荣》的多媒体课件:

  (1)生听歌曲跟唱;

  (2)会唱的齐唱;

  2、过渡导入:

  师:孩子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生:要靠劳动来创造。

  (1)师:是呀!劳动最光荣!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一位劳动小能手一起去劳动吧!(出示小母鸡图片,认读“小母鸡”)

  (2)师:“小母鸡做了什么劳动啊?”

  生:“种稻子!”

  师:“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集中巩固识字

  1、师:想听《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要先创关(认读生字)

  2、齐读、抢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三、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边听边思考——小母鸡想种稻子,它种了吗?它请了谁帮忙?

  2、汇报

  (1)师:种了吗?从哪知道的?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2)师:请了谁帮忙?他们是怎么说的?

  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读(指名扮演角色)

  (3)师:小鸭子愿意帮助小母鸡吗?它为什么不愿意呢?

  指名读小鸭子说的`话、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女生:小母鸡

  男生:小鸭子

  师: 叙述

  3、师:禾苗一天天长高了,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求:思考小母鸡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交流、汇报

  (3)分角色朗读

  男生:小母鸡

  女生:小猫

  师: 叙述

  4、师:到了秋天,稻子终于熟了,这回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要求:思考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汇报、交流

  (3)分角色朗读

  2、4、6组:小猪

  1、3、5组:小母鸡

  师: 叙述

  5、师:最后小母鸡把稻子打成了米,做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接下来它又做了什么呢?

  (1)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汇报:A、送给小鸭、小猫、小猪

  B、它们三个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低下头、羞红了脸、说:“明年我们要跟你一起种稻子!”)

  6、分角色朗读课文

  2、4、6组:小母鸡

  1、3、5组:小鸭、小猫、小猪

  师: 叙述

  7、师播放课件动画。

  要求:边看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四、写字

  教学反思:

  中心主题:劳动很光荣,但劳动很辛苦。“太辛苦”并不是它不想去做,而是嫌劳动辛苦。教学中,过渡语连接比较好,保持了整体性。但对课文的钻研还不够深,如何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哦、股等八个字,会写互、泉等九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懂得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资源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创设课文所表现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放课件:泉水从山间流下的情景。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泉水》(板书)

  二、分段学文,理解领会

  1、教师美读第一段,读完后启发:瞧!多美的景色呀!你想读吗?赶快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正音、齐读。

  2、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提着瓦罐到水池边打水的情景:

  ⑴ 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⑵ 想象泉水会说些什么?

  ⑶ 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认读。

  ⑷ 质疑: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⑸ 自由读、指名读,有感情朗读。

  3、课件出示:美丽的杜鹃花在水中照自己的影子的情景:

  ⑴ 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⑵ 想象泉水会说什么?

  ⑶ 出示第三自然段,继续朗读。

  4、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5、课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学生朗读感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连读全文,学习字词

  1、连读全文: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自读、同桌读、对话读)。

  ⑵ 齐读。

  2、课件领读生字、新词两遍。

  3、小组合作学字、词。

  4、检查自学情况。

  四、再读韵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字词全学会了,咱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

  2、师生对读。

  五、扩展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事,收集泉水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

  三、我会读

  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同桌互读、指名读。

  四、自编韵文,延伸拓展

  1、启发拓展:

  ⑴ 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泉水的用途。

  ⑵ 学生讨论发言。

  2、自编韵文:

  ⑴ 把你所说的内容编成像课文这样的句子,先自编,再小组交流。

  ⑵ 每组推荐一位,准备全班汇报。

  3、小组推荐者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

  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

  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四、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 )()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六、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具准备

  FLASH动画课件:

  1.丑小鸭出壳过程的显现(带声音)

  2.课文朗读配乐

  3.丑小鸭出壳、被追逐、在芦苇地、趴冰上冻僵、湖面白天鹅五幅图,点击可逐一显示。图下对应: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黄色)、冬天──(白色)、春天又来了──(蓝色)五个待填空的句子。点击后逐一显示。

  4.一个大大的`“田”字框,分别填充绿、红、黄、白四色,对应写上四组词语如下:绿框:暖烘烘卧剩下裂开红框:欺负讨厌孤单篱笆黄框:讥笑芦苇白框:冻僵幸亏;点击后留下: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

  5.生字卡(写字生字卡,师可自备)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4个生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主动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境导入

  (2分钟)

  1.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朋友,你们听出来了吗?(播放录音:蛋壳破裂声,并伴随着音乐。)再看看,钻出了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特别大的蛋,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嘴大身瘦)

  2.它长得漂亮吗?

  3.啊,原来是只丑小鸭!(板书课题:丑小鸭)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1.听、看

  啊,是丑小鸭

  2.不漂亮

  3.齐读课题

  初读全篇,初悟情感,并识字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一百多年前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写的这个美丽的故事吧!

  (配乐师范读,根据师读相应出示画面和段落:丑小鸭出生图:一二段;丑小鸭受欺图:三四段;丑小鸭在芦苇图:五段;丑小鸭冻僵图:六段;天鹅图:第七段)

  2.小朋友们,听了这故事,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3.小朋友,相信你也被丑小鸭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那好,让我们含着泪、含着笑读好课文吧!边读边自学生字。

  4.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请大家分段把课文朗读一遍.

  5.(点击出示五幅图)小朋友,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读的课文内容看图说一句话?大家讨论一下,再试着说说,好吗?

  (点击每幅图下依次出示:

  (绿)春天,────────

  (红)夏天,────────

  (黄)秋天,────────

  (白)冬天,────────

  (蓝)春天又来了,────)

  6.小朋友,相信你也说得很棒!丑小鸭就是这样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苦难,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7.大家看(课件演示),我这有四个神奇的筐子,它们叫“春夏秋冬四季词语筐”。每个筐子里装的就是这篇课文里的一些词语,你会读吗?

  (绿筐)

  暖烘烘卧剩下裂开

  (红筐)欺负讨厌孤单篱笆

  (橙筐)

  讥笑芦苇

  (蓝筐)

  冻僵幸亏

  8.筐子里现在有一些字“果子”,读出一个,表示你从筐子里拿出一个。小朋友们,再试试吧!

  (生读对则点击消失)

  (绿筐)

  烘卧剩裂

  (红筐)欺负讨厌孤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星夜》教案06-16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09-02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21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09-07

小学语文教案11-04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