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二)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一、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
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像: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景,结合生活体验,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熏陶。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图片可以直观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出示“蜻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语言识记形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中,尝试读文,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B. 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再借助做动作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字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字要注意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个汉字书写的注意点,再运用通俗的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写字要领,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结尾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un
ü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un
ün的发音。
教学准备:
课文投影、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韵母卡片:u
ü,说说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3、抽读鼻韵母an
en
in
,说说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3、在幻灯图片上出示un
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
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
en
in
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yun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
(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来的,合读时,an里的“a”应读发“ê”的音。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
ün
yun
yuan
2、想一想:an
en
in
un
ün叫什么韵母?它们分别是由哪两个音组成的?
3、比一比,读一读。
第一组:ai
an
ao
第二组:ou
un
ün
第三组:en
ei
er
4、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
yue
yun
yuan
五、作业
1、描红。
抄写:un
ün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猜字谜。
2、看谁听得准,找得快。老师读an
en
in
un
ün
yin
yun
yuan,学生拿卡片。
一、授新课
1、学习un
ün与声母的拼读。
(1)出示:gungun
kunkun
hunhun
指名读,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拼读。
(2)出示:jün
jun
qün
qun
xün
xun
引导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写出音节,指名到黑板前板演,师生共同评议,并说说
理由。
2、看图读拼音词。
(1)引导自学。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拼读相应的音节,注意整体认读音节,难读的注上记号。
(2)检查自学效果。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音。
二、巩固练习
1、读一读。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xún——()-()jiǎo——()-()
ɡùn——()-()quán——()-()
三、作业
抄写音节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un,ün》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集体由许多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集体,如果大家都为集体出力,集体才能越来越好,而在一个好的集体中生活,又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教学目的
1、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幼儿能基本认识生字,指读课文。
2、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好集体,以及萌发对集体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重点与难点
对生字的认读,并有感情的指读全文。
过程设计
1、版面设计,角色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36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大集体,多让人开心,那怎样才能组成一个好集体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朋友眼中的好集体吧。”
出示诗歌《好集体》。
2、指读挂图
(1)拍手跟读一遍
老师及时表扬并提出新要求
(2)指读挂图一遍
注意指字的正确并进行常规教学
3、生字教学
(1)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但是有些生字孩子们还是不能完全念好。要我们一起来把生字宝宝都学会好吗?
逐个出示生字并组词:
集(集合、集体) 体(身体、体积) 滴(雨滴、水滴) 买(买车、买房) 习(学习、习惯) 团结
(2)文字搬家
反复敲打交织照应生字,并把生字分发给上课表现好的孩子。
(3)文字回家
字宝宝和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可它们想回家了,孩子们能找到字宝宝回家的路吗?
要求孩子能把字卡放回挂图的相应文字上面
4、看书本指读诗歌。
(1)分发课本,孩子正确指读全文,遇到困难及时帮助。
(2)生活谈话“我们的班集体”。
5、抢答字卡分发礼物结束课堂
“孩子们今天的'表现真是棒极了,会指会念还认识了这么多生字,为了表扬大家,我还有一份礼物哦。只要你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字宝宝就会跟着小朋友回家了。”
活动反思
懂得个人离不开集体,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教学活动诞生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都一直在追求着以最少的教学所耗获得最大的教学所得,重视并寻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活动,投入地组织教学,却是收效甚微。这些低效的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我们确立了从以下角度来思考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目标的价值理性;教学中介的工具理性;教学的复杂性对有效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和使用有效教学的标准。
这次活动让我真的收获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让我学习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让我在自己的语言课上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方式,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紧守教参中的设计过程,教参只是教师的一个参考资料而已。另外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尽量去做好,不要想结果,只有你放开了,孩子才会无拘无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
3、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自行积累“伤痕累累”“慷慨”等词。
教学准备:课件(邓世昌以及简单的文字介绍材料)、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邓世昌。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2、教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海上英魂写的是邓世昌和其他的官兵们的故事。
3、学生展示资料,介绍邓世昌。教师随机出示课件中的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邓世昌。
4、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壮士捐躯报国的感人一幕。
二、提纲导读,学生小组自读。
1、教师出示提纲,激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掌握生字新词的'书写。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3)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给课文分段。
(4)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根据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三、掌握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重点指导“损、册、措、昌、统、隆“的读音及“同归于尽”“惊慌失措”“纵横驰骋”“劈波斩浪”等词义。
2、指导分段读课文,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齐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理清脉络,说故事。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找一找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2、指名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列出提纲)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罗列的提纲复述故事。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想像激战的场面。
2、抓住文中对主要人物的细致描写,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高亢激昂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学过的生词。
2、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品质。
1、教师导读,请大家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描写邓世昌以及全体官兵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句子和词语。
2、指名反馈,引导深入探究,读议中理解、体会。
毅然
(1)“毅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反馈: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扮演邓世昌,学生扮演官兵,再现当时的对话场景。
讨论:该抓住哪些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为什么?
多次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邓世昌的精神。
3、教师朗读课文3-5自然段,学生想像战斗的激烈场面。
4、教师播放慷慨激昂的音乐,学生朗读。
5、教师语言导读:同学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邓世昌领导全舰的战士英勇作战,带领大家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让我们怀着对邓世昌等英雄的崇敬怀念之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在中国曾经出现许许多多向邓世昌一样热爱祖国、勇猛无比的人物。
2、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
3、教师小结:他们将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无数先烈用鲜血写下了中国的历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永远把他们放在心里,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英雄的故事,开展英雄故事演讲比赛。
板书
23、海上英魂
“定远”中弹帅旗落
毅然挂帅指挥作战
甲午战争(邓世昌) 驾舰船撞“吉野” 热爱祖国
壮烈捐躯躯祖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精选]语文教案11-10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30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