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4-06 11:42:5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掌握新笔画:竖钩。掌握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儿童们登上天安门时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竞赛法、游戏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天安门)这是哪里?

  2、你去过天安门吗?你看到了什么?

  3、揭题、板题:天安门

  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划记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纠正发音。

  3、范读——跟读——齐读——小组内读。

  4、男女生竞赛读。

  5、全班配乐朗诵。

  6、激情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三、识字学词。

  1、今天你学习了哪些新词语?你在哪句话中认识它的`?你能读出来吗?

  2、齐读——开火车读词语卡。

  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城楼、站在

  3、(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你会认哪些字?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

  4、师领读——组词读——齐读。

  5、同桌两人互帮互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踩石过河”的游戏识记生字。

  3、读生字挑战。

  4、你能用动作表示哪些生字?(跑、跳、站、桥、)

  5、你会给哪个字找朋友?

  二、拓展练习。

  (出示词语卡)你会用拿个词说话,就摘下来,说一句话。老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范读——领读——齐读——小组竞赛读。

  2、指导背诵。

  师引读——师引背——自由试背——配乐朗诵。

  3、表演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开火车读——指名读。

  2、找朋友。(扩词)

  二、练习写字。

  1、(出示字卡)认读“小、水、支、开、升、言”

  2、认识“竖钩”。书空。

  3、课件演示书写:小、水。指导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4、学生练习写两个。

  5、课件演示书写:支、开、升、言。

  6、学生练写。每个字写四个。

  三、编儿歌

  1、读了这首儿歌,你能编一首儿歌吗?

  2、教师范编。

  泰山小学

  走过大雕塑,

  穿过升旗台,

  来到植物园。

  看看桂花树,

  摸摸龙爪槐。

  站在园内高声呼,

  啊,我爱泰山小学。

  3、学生自由试编。

  4、指名朗读自己编的儿歌。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

  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有关恐龙的音像资料、恐龙的玩具模型或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关于恐龙的课件、恐龙模型、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课件出示恐龙)。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2、观察感知:教师准备恐龙的动物模型。同学们,现在我这里有许多动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快速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模型?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自主识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

  生词语读准。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互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4、交流在读书中了解到的信息。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可组织同学就简单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恐龙历史比人类历史长远得多”“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等。其他细致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读书研究,进行解决。

  三、朗读

  1、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读书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如“类”:一种大米等。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如“类”字书写时,米的最后一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感悟。

  教学重、难点:

  在读课文的同时有所感悟,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

  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

  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谜、传染、严寒”。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如:“谜”字三个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写成“丸”字等。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三、研读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结组学习。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如果让你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你怎样才能表达清楚?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对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先要认真读书,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防止学习流于形式。

  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汇报读书情况。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互动评价或质疑。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

  四、拓展

  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怎么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有效地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收获。可以采用“我想说”的方式,如:我想对大自然说;我想对动物朋友们说;我想对自己说等。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渗透环境教育。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冬眠: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如:蛙、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卧在洞里,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

  尘埃:尘土。

  庞大:很大(常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指形体、组织或数量等。)

  躲避:文中指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干枯萎缩。

  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体。除最低等的单孔类是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动物全是胎生。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在一只白海豚的带领下一条条海轮平安顺利地通过了一条地形复杂,经常发生事故的海峡。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人类可爱的朋友---海豚。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佛”。

  2、继续学习用不同方法理解词语,理解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懂得人类和动物和平相处、和谐互助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义、务、航、峡、优、佛、示、导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佛”。

  2、学习用找反义词、画画、做动作、换词及模仿声音的法理解“危险、弧线、张望、仿佛、暗示、汽笛”等词语,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白海豚两次跃出海面的句子。

  授课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或海洋馆里见过海豚吗?你能试着用词语形容一下海豚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可爱、聪明)今天这节课老师即将带领同学们走进关于海豚的一个神奇故事中,看看可爱、聪明的海豚还有哪些本领。板书:义务领航员(解题,学习“义、务、航”)

  二、读中识字悟文

  1、检查预习识字情况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先读完的学生反复读一读小黑板上的.句子(1、忽然,吉姆船长的眼前一亮,一只白海豚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钻进水中。2、他拉响汽笛表示谢意,白海豚再次跃出水面,还是在半空中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有逆流向回游去。)

  3、指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当时的情况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学习“峡、捏:2层含义”)

  过渡语:在海轮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故事中的主人公出现了,同学们快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一看这只白海豚是否让海轮化险为夷了。

  4、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海豚是怎么做的?

  a做动作理解“张望”一词

  b师出示小黑板上的两句话,先理解词语:弧线(画)、仿佛(找近义词好像、似乎)学习另一个字音fó.

  C抓住两句话中“跃出、画出、钻进”等动词理解句子意思。

  5、感情朗读:第一次跃出海面是在向海伦暗示导航,最后一次跃出水面仿佛说不用谢。朗读时,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更具自己的理解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6、默读最后一段,谈谈收获(a明确“义务”和“领航员”的含义b动物是有灵性的,人类和动物要和平相处、和谐互助)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为人类做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读词语卡片

  二、读中悟诗情

  完成写字任务:重点指导“峡”,山旁的笔顺,“导”要和“异”区分开,舟字旁横不要写出头,“吉”和“示”,可以进行对比书写,一个是士,一个是二。“段”右边的几不带钩

  三、知识外延

  你还知道海豚的其它本领吗?(表演、救人:原因教参97页)

  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73页写一写中词语写一遍

  五、板书设计

  (略)

语文教案 篇4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王愿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2、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课本

  1、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3、字词积累:(找出重点字词与易读错的字)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

  朗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气、停顿、节奏、重音,并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人物和情节。当然,读出情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借助于表情、动作和声音的设计。

  1、请同学们用你的理解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1) 读对话,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如“人群和担架都停下来……僵住了”。)

  (2) 读语言,表现人物的神态、语气。(如“吃草。嗯,说得好……吃得胜利了”。)

  (3) 读描写,读出情感,读出节奏。(如“杨光不安地走过去……敬礼也忘了”。)

  2、 默读全文,说一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让我感动的理由是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小组竞赛,读书后第一题

  2、学完这篇文章,你对草有怎样的理解,写一写。

  三、小组合作总结

  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蔫巴( ) ②蒜苗( ) ③背阴( )

  ④绽开( ) ⑤瘦弱 ( ) ⑥火燎( )

  2.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

  A.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

  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五、巩固、拓展延伸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线索。

  2、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3、学习周总理的高尚人格。 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知识链接:

  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小说的特点: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

  4、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原形的一些特征加以综合而成。因此,比现实中原形更为典型。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5、小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6、小说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7、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8、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特殊类型-微型小说)

  9、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情节——析人物——揭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自学书后2、3题,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找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二、学会赏析重点或精彩语句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两个“就会”强调了什么?

  2、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3、我认为其他精彩的语句有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

  1、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请你为它写一副对联式的自勉语。现已拟出上联:“天天阅读乐趣多多”,请续写下联。

  2、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3、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赞美草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完整的两句。

  五、巩固、拓展延伸

  见《练习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天地》教案10-28

语文园地教案12-13

语文长征教案12-02

语文教案[精选]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