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30 07:36:5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3篇(精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3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词语“血染”解释,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2.检查生字

  燥热 噪音 花岗石 蜷 捐躯 殷红

  读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流利。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看视频,问:想到哪个词?现在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南北洲毒蛇?(指名读)

  2.请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蛇这样凶猛,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示?

  5.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做实验的时候,施密特博士不小心被蛇咬伤了。被蛇咬之后,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在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施密特博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6.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字后的标点符号?表明感情怎么样?(坚定、强烈)

  7.那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来试一试。(生读)

  8.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当然知道被毒蛇咬伤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懊恼无法和亲人做最后的道别。而是要记录这次特殊的实验?你是怎样理解特殊这个词的?

  9.默读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画出博士所做的实验记录的内容。

  再用“ ”画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记录的`,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师:谁来说一说你所画的第一处记录。

  生:“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

  师: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发过高烧?什么感觉?

  生:发热、头痛、四肢乏力、浑身酸痛,很想睡觉。师:然而施密特博士想到过休息吗?为什么?

  (2)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记录的呢?

  课件出示“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他还是

  顽强地记录着

  师:能说说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吗?

  师: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艰难地记录,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湿了实验报告。我们被这一幕感动了。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生读)

  (3)师:施密特博士忍受着这样的剧痛继续记录着,那么他所做的第二处记录是什么?

  (4)师:真让人心痛呐!时间啊,你过得快一点,让老人别在忍受这样痛苦;时间啊!你过得慢一点,让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吧。可惜,时间听不到我们的祈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人记录的艰难?你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5)师:疼痛不断加剧,记录越来越费劲。但是施密特博士没有放弃,他艰难的写下了最后的记录?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施密特博士,七窍流血,浑身乏力,还不忘写下这最后的感觉。

  10.我们回头再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什么?从这些省略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11.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其实像他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下节课汇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

  2.积累词句,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展示台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作品。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伙伴的话。

  2.自读词语。

  3.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词义相反或相对。)

  师:这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一组反义词。

  4.分男、女生对说反义词。

  5.合作识记生宇,交流识字方法。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我会选”。

  (l)读一读四个词,明确:要选的是近义词。

  (2)独立选一选。

  (3)评一评。

  2“读读说说”。

  (l)齐读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4)独立填写。

  3.“我会读”。

  (1)自由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比赛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出去游览一下。

  二、“导游”招聘。

  读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

  三、准备交流。

  1.启发。

  你准备怎样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介绍?

  3.介绍64A注意:

  (l)有条理,刘顺序,把话说连贯。

  (2)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态度大方。·

  四、旅游。

  “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游客随时间“导游”提问题,

  导游要难心解答。

  五、评比最佳“导游”。

  互相提名评,说说好在哪里。

  第三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有很多同学爱在课外读书看报,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请他们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

  学生拿课外书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读,读后大家拍掌鼓励。

  2.有些同学把自己认识的字写出来了,也请他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大家读一读。

  3.交流识字的方法。

  4.你以后还准备怎样识字?

  二、“图片展示台”。

  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下位观赏。

  2.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图片内容,说说为什么收集这张图片。

  3.对有意义的图片给予表扬。

  三、课外兴趣“露一手”。

  1.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在课外学会的歌曲、舞蹈等。

  2.对表演好的给予表扬。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单元后记: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为了拯救母亲,浴血奋战,勇于献身。新中国一成立,多少流亡海外的专家学者、爱国人士历尽艰难,投入祖国的怀抱。如今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本组教材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专题,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

  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由此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教学时我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

语文教案 篇3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文背影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学习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 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背影 》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1、言行中看父亲

  A纵观全文,找找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情,体会父亲对儿 子细致入微的爱。

  B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 :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找 出来并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

  2、细节中悟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要费事些。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帽子,穿着褂子和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脚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他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文背影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比较阅读,问:你认为文中哪些细节特别打动你,为什么?

  3、感动中谈父爱

  “背影”成了父亲 最好的诠 释,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动人的篇章。看到这篇文章,我们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你也一定被父亲深深地打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份特别的礼物……请你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课堂小结】:

  教师赠言:

  同学们,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 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如果你们对父母、亲人心存感激,就趁他们还健在的时候,趁他们还爱着我们并能接受我们的爱的时候,珍惜这份爱并好好地表达出来吧。哪怕只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哪怕只是给父母端上一杯水,或盛上一碗饭……有关亲情,有关爱,老师没有确切的答案给你们,今天的课只能算是一块“砖”,抛给你们,希望引 出你们对家人爱的“玉”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上册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