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统览全文
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导学生初步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并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根据课文语言流畅上口和情感表达直白浓烈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发兴趣,为文配画
1.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电视散文MTV,请大家赏美画,听美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导学生为《匆匆》一文拍电视散文MTV。
2.模感悟散文意境,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3.构思画面,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举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场面)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了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青青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
4.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手抄报办好后,开展手抄报一周展活动。在展出期间,学生可以观摩阅读,可以相互比较,还可以交流经验,进行口语交际。展出结束,从材料掌握、书写、版面设计等方面评出优秀小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2. 过程与方法
读、背课文,积累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学习晏婴在外交场合从容对答,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学习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回自我。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策略:
1. 重点
课文读读背背;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2. 难点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词序;古今词义的差异。
3. 教学突破
读、背课文,突出学为主体,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熟读成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并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突破词、句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网上与晏子有关的资料,投影仪和投影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1、 明确本课时内容。(板书课题:《晏 子使楚》
2、 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1) 凭借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推测文句的意思。
(2) 对照课文注释,重新阅读,边读边用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二、读讲课文
1、 领读课文。(教师领读前提醒学生注意:轻音和重读,节奏和韵律)
2、 让学生自己指出自己经过多遍朗读仍不能搞懂的问题。
3、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将工具书的注解运用于课文中,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投影显示)
(1) 楚王闻之
(2) 齐之习辞者也
(3) 吾欲辱之
(4) 婴闻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 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尝试利用工具书并借助注释,把解释写在下面,并与同学讨论。
教师提示:特别关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1) 王曰,何坐
2) 吏二缚一人诣王
3) 圣人非所与熙也
4) 寡人反取病焉
三、设疑·探究(投影显示)
1. 读读想想:楚王和臣子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2. 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
(学生充分交流合作,教师适时点拨)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不亢不卑的态度,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义下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
3.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还有别的意见吗?(看学生的反应)肯定学生的回答,着重对学生提出要培养自己维护祖国尊严的聪明才智。
四、课文读背
1. 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 背诵提示: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要记人物,记情节;记人物的语言动作,记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 告诉学生背诵课文需要以讲述作基础,但更严格,精确到字词。
4. 试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
这则故事写晏子出使楚国,在宴会上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曲折而巧妙的斗争。你读完后有什么感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出使前 出使过程 出使结果
楚王欲辱来使 晏子巧妙应对 楚王反取病焉
问计近侍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罕、袭、泛、滥、疯、篷、撑、脖、旷、扰”,积累8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3、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2、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发明家爱迪生,今天,让我们来英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
2、板书:牛顿在暴风雨中
3、出示课文第1-4节,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风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随机进行生字教学:“罕、袭、泛、滥”。理解“罕见、袭击、泛滥”的意思。
5、师:在暴风雨来临之际,你们会怎么做?
6、交流。
7、齐读第1-4节。
8、师: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听课文录音5-10)边听边想,你有什么疑问?
9、学生质疑。
(预设:牛顿为什么在暴风雨中做实验?做什么实验?他真的“疯了”吗?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生字教学:
“蓬、疯、撑”正音。“蝙蝠”交流记字方法。“扰”找姐妹字:“优、忧、犹”
3、解决问题一: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什么实验?
(1)读6-8节,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第7节)
(2)交流:牛顿想了解风力。
(3)师生接读第6、7节:牛顿的头发┅┅浑身┅┅有时候┅┅有时候┅┅每跳一次┅┅有几次┅┅
(4)板书:了解风力
4、解决问题二:牛顿为什么要在暴风雨中了解风力?
默读5-8节后,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关句子。(第8节2-5句)
5、解决问题三:他真的“疯了”吗?
(1)再读第8节。
(2)思考:你觉得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3)板书:爱研究勇敢
6、解决问题四: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思考:妈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读妈妈想的内容。
三、复习巩固。
1、选词填空(词句活动室第一题)
2、妙笔生花。(词句活动室第二题)
(1)比较句子: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2)读一读,多了哪些词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具体描写了妈妈当时的动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画动词)小结:这样句子就更具体、更形象了。
(4)练习写话:爸爸查找资料。
课外延伸:
查一查:牛顿的其他故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通过习作交流与讲评,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修改病句。
3、 通过讲评,提高同学们的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学习英雄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找出病句,修改病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这次,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同学对历史英雄人物知道那么多.甚至有的英雄人物老师连名字都没听过。你们真是了不起。老师从本班习作中挑选了“十大杰出英雄人物”。他们分别是:
二、佳作欣赏。
请几名“英雄代表”诵读他的英雄故事吧!
师:他们的英雄故事精彩吗?那么其他的同学没有被评为英雄人物也不要失落。下次我们再努力,争取榜上有名。
三、修改病句。
出示病句:
1、 我们要学好课内知识,我们要多读课外书籍,我们开阔眼界。
2、 跃进大别山途中最紧张、最刺激的.战斗之一。
3、 这幅画没得。
4、 听到胜利的消息,战士们高兴得。
5、 三人母子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四、修订习作。我们都会找病句,修病句了,那么看看我们习作中有没有这样的病句?把它找出来,并修改通顺。
五、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成了一名技艺高超的医生了。也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自己的习作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王洋 刘佳俊 武媚 王思维 胡新宇
李新宇 聂丽雯 张玲 胡东阳 鞠凤丽
同学们送给他们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吧!
学生上台诵读英雄故事
学生观察,品读,找出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修改。
同桌间互换习作,互相修改,交流。
板书设计:
A、我们要学好课内知识,我们要多读课外书籍,我们开阔眼界。
B、跃进大别山途中最紧张、最刺激的战斗之一。
C、这幅画没得。
D、听到胜利的消息,战士们高兴得。
E、三人母子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
(2)学习作者坚毅的精神。
(3)理解作者爱国的情操。
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小结: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仍然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当初,就是这首《黄河大合唱》,不只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的斗争。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谁创作的吗?
小结:对,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激动人心的作品?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有关他执著音乐艺术追求而留学巴黎的学习历程。(介绍作者,出示课题)
1、作者介绍:冼星海(1905年——1945年)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真实反映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日斗争的生活。创作有《游击军》、《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奢望 西崽 琐屑
迷惘 穷拙
(2)、请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衣寇楚楚 ( ) 走头无路 ( )
(3)、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琐屑:
迷惘:
忌刻:
流离失所: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留学巴黎是以什么为顺序来写的?
2、读了作者留学巴黎的学习历程,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事?
交流总结:
(一)、为艺术而留学巴黎。
(二)、在巴黎的艰辛生活。
(三)、创作《风》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
(四)、从作曲班毕业,学成归国。
三、研读,讨论:
1、冼星海只身到法国留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2、冼星海取得了那些成就?
3、冼星海为何拒绝留在巴黎?
交流总结:
四、体验与反思: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从冼星海的留学经历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五、拓展延伸:
名言:
1、讲述自己积累的刻苦求学的故事。
2、请写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
六、教师出示名言和寄语:
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5、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荷花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