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戏》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戏》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二、教学准备:
磁带、小黑板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乡戏在过去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乡戏》(板书课题)
2、谈话解题:“乡戏”指在乡村演出的戏剧。如今乡村的经济在不段的发展。农民的文化娱乐要求也越来越高,乡戏还有生命力吗?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乡戏是怎么回事了。
二、初读指导:
1、自渎课文,明确要求:
(1)、读第一遍,边读边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读第二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每个句子
(3)、读第三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渎效果:
(1)、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小黑板:
几辆扯上板凳敲锣爆发嗓子土腔土调
倡导熟悉二凤过瘾新颖自娱自乐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字音:辆、扯、倡、瘾、凳、凤
C、齐读
(2)、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出示小黑板:
人民在回家的路上,任然兴致勃勃地谈个没完,有的还模仿戏中人的腔调喊上两嗓子,因为夜深人静,所以能传得很远很远。
A、提示停顿的方法
B、生自由练读
C、指名读
(3)、检查课文朗读的情况
A、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B、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C、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听录音读课文
(1)、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小黑板:根据意思填上自然段的序号
()写乡戏的演出时间,引出乡戏
()写乡戏的过去和现在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需要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生活
(3)、讨论并指名回答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生自由说记住本课绳子的方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用钢笔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2、比一比,再组词
两()登()高()桑()吴()
亮()凳()敲()嗓()娱()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戏》2
课时目标:
1、学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听写词语
几辆扯上板凳敲锣爆发嗓子土腔土调
倡导熟悉二凤过瘾新颖自娱自乐
二、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过去农民对乡戏非常热爱?
(用笔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1)第1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清闲”、“张罗”
“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空闲、闲暇)
“张罗”在词典中有3种意思:1、料理2、筹划、3、应酬、接待,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选2筹划)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张罗、热闹热闹)
指导朗读
(2)第2自然段
A、引的第一层:
过去演戏很简单。戏台就搭在。几辆,铺上,栽上,扯上,戏台就。唱戏的大多是
他们农忙时,农闲时。
B、自由朗读第二层,边读边体会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理解重点句:
尽管带点土腔土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理解“土腔土调”: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些唱戏的人大多是(农民),他们是不是专门唱戏的`?(不是)所以他们唱的戏听上去怎么样?(土腔土调)
乡戏听上去土腔土调,看戏的人有没有不满足的?(没有)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过瘾)“过瘾”指满足很深的爱好。
乡戏虽然没有专业的好听,但乡亲们已经很满足了,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非常喜欢乡戏)
指导朗读这句话
理解重点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太多了(结合看图理解)
水泄不通:形容非常的拥挤,好象连水都流不出去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喝彩:大声叫好
兴致勃勃:兴致高,情绪热烈。
从这些词语都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喜爱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C小结:过去的戏虽然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细读3、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出示句子:
如今,尽管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并没有因此而退出舞台,反而越唱越红火。
(2)结合看图,联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第一是舞台与过去不同了,更有气派了;第二是有专业剧团送戏下乡,老百姓更喜爱了)
(3)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依然喜欢看戏呢?
(一是能看到名角儿的演出,二是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城里来的演员同台演出,感到挺开心)
(4)指导朗读(把乡亲们开心的心情读出来)
(5)小结:虽然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在农村越唱越红火
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娱自乐”
3、齐读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课文主要写了农民清闲时都喜欢看戏,过去演戏虽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如今,虽然有了电影和电视,但乡戏却在农村越唱越红火,说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想丰富一下文化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过去尽管·····还是·····
9、乡戏{(过瘾)}深受喜爱
现在尽管·····但······
(越演越红火)
六、作业设计: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土()土()人()人()自()自()
眉()色()水()不()兴致()()
(2)、造句
尽管···还是···
尽管···但···
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戏》3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是......”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乡戏吗?乡戏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
初读指导
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读第一遍,边读边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读第二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每个句子。
读第三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什么?是分几部分写的?
给课文分段。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
听写词语。
细读课文
轻声自由读,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过去农民对乡戏非常喜爱?
讨论交流。
指名读§1。
指名读。
理解清闲张罗
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
张罗在词典里有三种意思:1,料理;2筹划;3,应酬,接待。
在这句话中应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
引读§2。
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这些场戏的'大多是......
他们是不是专门唱戏的?
看戏的人有没有不满足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默读§3、4,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喜欢看乡戏呢?
指导朗读。
指名读§5。
理解自娱自乐
齐读。
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过去尽管......还是......
(过瘾)
9乡戏
现在尽管......但是......深受喜爱
(越演越红火)
【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戏》】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10-21
戏春天的作文4篇03-23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02-19
语文四年级教案03-19
四年级语文教案07-12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07-14
四年级语文燕子教案02-16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21
语文四年级学生教案03-21
四年级语文猫教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