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9 09:22: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6篇(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6篇(荐)

语文教案 篇1

  语文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推进,极大地解放了教师与学生被束缚的教学热情、智慧和欲待迸发的创造力。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想化表述与课改实践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虽然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导致其课改的某些不平衡,虽然如此,包括语文在内的课程改革的宏观态势是令人鼓舞的,这确实是百年以来语文教育的一次伟大新生。因此,即使对语文课改中问题的冷峻审视和反思,也是为了将课改的负面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更健康、更和谐、更有力度地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刷新:观念与方式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范式的转型。所谓课程范式(curriculum paradigm),是指一个课程共同体所普遍拥有的课程哲学观和相应的具体课程主张的统一,换言之,在某个课程共同体中,各门学科课程尽管内容不同,但都建立在同一教育哲学观和课程观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计划实施直到课程终端评价,具有若干共性的特征,从而适应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语文课程从过度预制、封闭和垄断的指令型课程转向生成、创新和个性化的新课程,这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刷新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刷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

  刷新之一: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验区语文课上,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现象少见了,那种贯穿课堂、滔滔不绝的“讲风”显著地减弱了,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标志着语文教师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正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样。正因如此,在指令型语文课程中曾几乎无处容身、被视作“异端”的王泽钊,而今被青岛及其以外许多实验区教师尊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先驱”。《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都对他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学存在,做了客观和理性的报道。

  刷新之二: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课例的探讨,努力克服“教”与“研”相分离的“非校本教研”倾向,这已在语文教师中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自觉地意识到:教师即研究者。而且,这种所谓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与口号的简单阐释,也不仅仅是对西方教育理论的横向迁移,更主要的是对自己正置身其中的教学事件、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的自觉审视,是对日常的学校生活和课堂实践的有效反思。这种朴素而有意味的研究及其教育叙事、教学札记等具体方法,日益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和应用,愈来愈呈现出作为“校本教研”的鲜活生命力。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等文化先进的实验区学校,依托本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课堂为自己的实验室,以改善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目的,正在形成开放、民主和有效的'规模化“校本教研”局面。

  刷新之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认知和行为取向,它高于课堂学习中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者的选择。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体系上;新课程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积极的自主性和发现性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虽然,接受性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较多信息,突出了课堂作为简约性认识过程的特点,但在语文指令型课程和教学中由于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而被滥用,其单一性、封闭性和机械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致热情和能动精神丧失殆尽而又不得不在考试的沉重压力下被迫接受听说读写的机械训练,这样,人啊,人的灵性、才气和激情这些生命的珍贵“内存”因无法得到有效释放而被压抑着,本应美趣无穷的人性化的学习必然异化为枯燥的电脑式“输入”,故语文接受性学习方式只是造成个体生命的知识数量的积累和增长,而没有促进生命质量的健康发育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新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识字。

  4、在朗读中体会新王后的狠毒,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识字。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体会新王后的狠毒。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白雪公主》VCD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雪公主》(一),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2、从《白雪公主》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新王后十分嫉恨白雪公主的美丽就派人猎杀白雪公主,可好心的.猎人却放了美丽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在树林走了很久,来到七个小矮的家。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让白雪公主留下,并告诉她:要提防狠毒的王后,她很快就会知道你在这儿。要把门关好,不要让任何人进来。“白雪公主有没有听他们的劝告呢?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白雪公主二》。”

  二、初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六、学习第十到第十五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白雪公主活了之后,会怎么样?

  3、说《白雪公主》这个事,评出班级的故事王。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把白雪公主(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成语故事。理解寓言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看书,查资料,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掌握两个成语。

  教学难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滥竽充数》。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注释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内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练习朗读

  二、学习《滥竽充数》

  1、默读根据注释理解古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试说意思。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则语言讲听吗?

  5、从这则语言中你体会带了什么?

  6、生活中你看过滥竽充数的事例吗?

  7、试背寓言。

  质疑。

  作业:背诵《滥竽充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狐假虎威》的寓意。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注释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内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过程:

  读《狐假虎威》。

  1、默读根据注释理解古文。

  2、小组交流。提出不懂问题

  3、看课件帮助理解内容

  4、指名试说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5、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则寓言讲听吗?

  6、从这则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生活中你看过狐假虎威的事例吗?

  8、试背寓言

  9、想象故事的发展情况,续写

  作业:背诵《狐假虎威》

  板书设计:

  26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狐假虎威

  (冒充)(借着)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

  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

  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难点词语。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课文内容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可以指导学生多读理解内容,提高朗读水平,在理解重点词“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多读来进行理解,理解之后,可趁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人树之间的`和谐。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说小树对我们的好处,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树

  )我们该怎样保护这棵小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有位老爷爷非常关心小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咱们来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⑴快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⑵自己带拼音试读,同位互读、指名试读、齐读。

  3、再读课文。

  4、指名分段读,认识自然段,标上序号。

  5、再读课文,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哪些事情?

  三、细读课文

  1、学习二段,自读,说说你从里面知道了什么?

  ⑴课件演示穿上“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⑵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

  ⑶你还见过暖和的什么?

  幻灯片出示词语训练内容:暖和的(生互说、指名说)

  ⑷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还冷吗,它会说什么呢?

  ⑸指导朗读

  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学习第三段:

  冬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请学生观察爷爷和小树夏天图,说说爷爷和小树的变化。

  ⑵自读,同桌说说知道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树是怎么帮爷爷的,理解“绿色的小伞”。

  ⑷体会爷爷和小树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

  ⑸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同位听。

  四、扩展活动

  小树除了能给我们乘凉,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冬天

  夏天

  暖和的衣裳

  绿色的小伞

  不冷了

  不热了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图画,学生很容易突破难点。对人物的心情体会到了,学生读起来就入情入境,非常有感情。有些学生知道树的用处特别多,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认读:(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自读、同桌读、抢答。

  2、检查课文朗读。

  二、练读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进入情景,有感情地去读朗读课文

  先小组练读,再齐读、分段读、男女分读。

  2、表演课本剧。

  三、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范字的占格。

  2、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说笔画、笔顺、请小老师教、纠正。

  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中先描后临写。

  四、实践活动

  (幻灯片出示内容)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绿色的小伞

  绿色的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不

  开

  四

  五

  教学后记

  学生在表演时还不会自己编演,需要老师多帮助,以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多培养。实践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收到效果较好。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

  二、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自主读书与交流读结合,引导有目的性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三、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四、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的效果,为下节课朗读感悟作铺垫。)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师、伸、伴、满、时、绿、甜”。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于平时的培养,写字的环节要切实做到扎实。)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二、精读

  1、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教师引读。(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3、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4、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这是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朗读的环节。)

  三、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

  (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四、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观看课件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

  (背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式,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参与。)

  五、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

  (利用“我会读”将文中的词语进行复现,让学生进行记忆与巩固。注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六、写字

  1、出示“师、伸、伴、满、时、绿、甜”七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七、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促进学生积累,感受教师的伟大与辛苦,树立爱师情怀,加深与教师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以“丁丁冬冬学识字”为主题,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7个,带有草字头的字7个,带有“竹”字的生字7个,带有“禾”或“米”的生字10个。

  篮 笛 算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带禾木旁、米字旁的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棵:

  出示挂图 观察这两幅图,都画的'是什么?旁边的字是什么?师讲解字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带什么偏旁的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词语:稻子 种子 秧苗 庄稼 秸秆 麦穗 秋天 季节

  (1)读一读,互教互认。

  (2)观察带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禾木旁表示什么意义?

  2.出示带有米字旁的词:大米 米粒 粮食 面粉 粽子 面糊 糕点 糖果

  方法同上。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稻 季 米 粮 粉 糖 料

  (2)齐独生子 。

  (3)说一说这些字都是什么旁?与什么有关?

  (4)找朋友

  4.学写字。

  (1)出示生字:季 米 粮 粉

  (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字的结构、笔顺。

  (3) 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带禾木旁和米字旁的字。

  2.想一想,这些字与粮食有关系吗?

  稻谷 草料 高粱 年糕 稀粥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会多少?

  板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稻 季 米 粮 粉 糖 料

  季 米 粮 粉

  第七、八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几组同一偏旁的字,理解字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提高概括能力和推力

  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写出带有这些偏旁得字。

  1.木——————————————————————。

  2.草字头————————————————————。

  3.竹字旁————————————————————。

  4.米字旁————————————————————。

  二.比一比,组词。

  材( ) 芬( ) 菜( )

  板( ) 芳( ) 茶( )

  箱( ) 粮( ) 草( )

  算( ) 粉( ) 药( )

  三.给字去掉偏旁,在组词。

  笛(由) (由于 ) 材( ) ( ) 季( ) ( )

  班( ) ( ) 药( ) ( ) 芳( ) ( )

  四.把下词语中不是一类的找出来,写在( )里。

  柏树 草莓 梨树 桃树 柳树 ( )

  苹果 葡萄 芹材 香蕉 ( )

  桌椅 衣柜 木床 镜子 ( )

  白菜 茄子 萝卜 小草 ( )

  五.填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

  木字旁

  草字头

  竹字旁

  禾木旁

  米字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