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9 16:55:1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

  板书“生命”两字。问:同学们,看到生命两字,你们立即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景物、或者句子。

  那有没有看到过关于生命的一些感人画面呢?(讲解电影《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被猎杀画面,营造有关生命的沉重氛围)

  师:所以说,生命自古就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会谈到生命,认为它是一种伟大而又神秘,丰富而又奇妙的东西。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阐释它的内涵。那么,生命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世纪老人冰心先生的散文《谈生命》(说话时故意把重音放在“先生”两字上,引起学生质疑)

  二、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感受冰心散文的优美。(齐读)

  2、圈划几个重点字词,强调读写并解释意思:

  巉岩 骄奢 挟卷 休憩 枭鸟 荫庇 芳馨 怡悦 清吟 云翳

  (分析后请学生把每个词语齐读两遍)

  3、明确目标:分四个步骤学习文章

  4、首先,初读,感受文章的美感

  师问:文章美不美?你能说一说美在哪里吗?用这样的句式,比如。。。。。。美,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由回答)

  5、思路引导:找出作者在文中把生命比成了什么?可见有生动的比喻。那除了有比喻这一修辞以外,还有其他修辞吗?并找出相关例句。可见全文运用到了多种修辞,多处修辞,最大的作用使语言达到什么效果?(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美感)

  6、思路引导:作者具体描写生命像一江春水的时候整个流动的过程就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写像一颗小树的时候,树的成长历程又经历了不同的景色,情景交融,又是一副画面。这种画面的效果在文学上叫作什么?(意境美)

  7、最后,比完江水,比完树,冰心又怎么样了呢?谈论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悟,这是讲道理,讲自己的人生观。而这种深刻的道理叫什么?(哲理美)

  8、归纳全文的三大美: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第一步教学完成

  9、按以上三大美得特色把全文划分三个层次。然后重点品味“生命像一江春水”。(学生齐读)

  10、提问:感受“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喻示着人生命历程的哪些阶段?(逆境、逆境中的奋斗、顺境、以及困难过大或环境过于安逸时想放弃但仍坚持前进,永不止步等阶段)

  引导学生挖掘语句进行品味。品中读,读中品

  11、最后,“一江春水”由“一滴水”汇成奔流入海,完成了整个人生的旅程,那么它归入大海后的这几句话有说明了什么?

  12、这就是人生的过程,曲曲折折,生生死死。那么这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你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本质有着怎样的认识?

  (生命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最后消亡。其中有顺利与挫折,有幸福与痛苦。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进取、勇于斗争、永不停息的过程)

  13、第二步教学完成,引导学生按以上的方法和思路自读品味“生命像小树”,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历程?(从出生、少年、中年、老年到最后落叶归根的过程,表明生命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14、思考:那么,小树在最后死亡的时候,作者也用到了一个句子:“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为什么同样的句子要重复两遍呢?(强调丰富多彩的生命过后,面对死亡的冷静与坦然)

  15、较阅读:让学生思考“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与“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之间有什么异同?

  16、适时表扬,巩固赏析。第三步教学任务:既然冰心老,比喻句来诠释一下,你对生命的理解。

  17、齐读文章结尾部分冰心对生命的感悟,体会几个富有哲理的句子。像“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愿你生命中有过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18、以上冰心对生命感悟的语句,体现了冰心对人生的一种怎样的态度?(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延伸积累

  让学生任选其一,完成练习:

  19、请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收获。

  20、如此优美的散文,你能否从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可以从多方面加以点评,也可以不点评,背下来,做语句的积累。

  四、总结

  师:学完这篇课文,其实我们得到的是一种至美的艺术享受。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在我们的人生中,快乐与痛苦相辅相成。但需要我们奋斗不息,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就像现在的你们,十几岁的生命如此年轻,还有大半的生命要走。为了让以后的生命灿烂。请珍惜和把握好现在吧。好好奋斗,同学们。最后,八个字送给你们“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谈生命》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篇段。

  教学重点:

  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难点:

  品味、探究精妙语言的内涵

语文教案 篇2

  上课:

  引语:上节课,同学们一同去感受了被称为“亚洲最大瀑布”的——黄果树瀑布,

  一同去欣赏了大自然那道壮美的景观,这节课我们继续透过作者的文字去品味黄果树瀑布。

  听写词语:

  喧嚣:(走进黄果树瀑布,天地间只存在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胸膛:(这两个字都与人的身体有关,所以是“月”旁)

  悬挂 掩映 沉醉(下面听写一组词,先听完再写)

  杰作

  对照屏幕订正一下

  读词语,指名读,哪些是写瀑布的,哪些是写人的?

  黄果树瀑布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可以选择刚才听写的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说。

  (词语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学课文时可以看到许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细读文本:

  抓“杰作”奠基调

  什么是杰作?在课文中杰作是指?你怎么理解?

  读,反复指名读,读出味来,听出了这瀑布不一般,(出示一句话)你很向往哪儿?

  在文章开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特别留意描述瀑布景色及作者感受的句子,仔细读读品品在旁边与下关键词感受,看了从哪些词句可以会会到这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汇报

  预设一

  引语:先读一读你刚才特别留意的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词句子中感觉到瀑布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同一段,同一处,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补充,按顺序来交流。

  第2自然段

  (1)“飘、拂、涌、盖”先读词,再读文,板书:声响大

  (2)“人喧马嘶”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2.3自然段

  (1)宽:盛小期81-100米宽,和教室作比较。板书:形态宽

  (2)“哗哗”引到“泻”理解:

  为这字组个词,倾泻—一泻行里

  透过这个字,你脑海中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来?

  指名读

  3.银雨洒金街

  还有哪些描写瀑布景色的句子,你留意到了?

  过渡语:是啊,多么美妙的画卷,多么优美的语言啊,请看

  出示小诗

  指名读 配乐读

  预设二

  引语,听那奇妙的声响,看那壮观的雄姿,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第5自然段

  洒

  溅 板书:舒服 还有许多地方象这儿一样,作者潜心锤炼用字用词。

  7.第6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3

  一、交流平台

  1、师谈话导入。

  师: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谁想说给大家听听?

  2、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迁移练习。

  师:请大家自己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生自由回答。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渐入主题。

  4、拓展练习

  在自身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说。

  3、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

  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学生自由的找。并在小组内交流运用小组讨论轻松解决诗句的意思。

  4、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课外书屋

  1、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2、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让学生多说拓展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大脑。

  3、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里读到的其他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4、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自身感兴趣的漫画。学生随意说即可,不需加以限制。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反义词,引导学生采用识记相反的词的方法来学汉字,激发学生认字兴趣。

  2、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为用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

  4、通过猜谜活动,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能准确朗读好26个字母。

  3、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读反义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新的方法,马上进入我的发现小栏目,你可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噢!

  二、讲授新课

  1、认读反义词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指明试读、同桌读、齐读。

  c、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反义词)

  2、我会认

  a、出示生字卡片。

  矮暗瘦丑闲旧

  b、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c、激趣识字。开展反义词认读比赛。

  d、拓展运用。

  (1)分别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3、我会读

  a、自由读词语。

  b、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哪些地方相同?(每个词语里都有打这个字)

  c、谁能把每个词语里的打换的字,说说打的意思。

  d、采用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4、展示台

  a、激趣读题,了解题意。

  b、各小组展示、交流教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识的'字。

  c、认字擂台赛。(各小组进行识字比赛)

  d、评出优胜小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

  2、通过正确朗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一些字和词。这节课,老师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学生开火车认读)

  三、讲授新课

  1、读读背背。

  a、出示26个字母,学生认读。

  b、找一找,哪些字母大小写完全一样?

  c、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d、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e、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学唱《字母歌》。

  f、拓展练习,游戏巩固。

  2、我会读。

  a、学生自由读儿歌。

  b、小组内同桌互读。

  c、指名读。

  读准:双手(shuangshou)思考(sikao)

  事情(shiqing)创造(chuangzao)

  d、小组比赛读。

  e、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f、齐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几则谜语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猜,并说出猜谜语的方法。

  2、咱们这节课继续玩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二、猜谜语。

  1、小组交流。

  a、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请同学们一起猜一猜。

  b、如果猜对了别人的谜语,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全班交流。

  a、一起交流还没猜出的谜语。

  b、组织学生评出猜谜高手。

  3、总结

  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课后,大家可以自己编谜语。今后,我们还要举行类似的活动,希望大家能表现出色。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文学常识

  二、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描写五种方法及衬托手法。

  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主要情节,能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清三次挫败和最后成功的原因,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接触到一位新朋友,他和我们一样,刚刚踏进初中的校门。他叫贾里,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同龄人之间,应是有着共同的话题,今天我们继续与他聊聊,深入了解这位新朋友。

  二、出示目标,齐声朗读。

  1、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清三次挫败和最后成功的原因,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三、研读文本,初识贾里。

  1、贾里到底是怎样一位朋友,你知道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吗?

  2、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是贾里对自己的评价,那你眼中的贾里是怎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贾里的句子,说说你眼中的贾里形象。

  提示:(一句话或一段话),运用描写,给大家塑造了一个的贾里。

  四、对话贾里,深入剖析。

  1、老师辗转联系到了贾里,他表示很高兴和大家做朋友,并有一些疑惑想跟大家说说,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看,他的'消息来了。

  贾里:Hi,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阳光3班:Hi,贾里,Can we help you?

  贾里:最近有些疑惑解不开,我一直想成为一个伟人,自认为伟人应敢爱敢恨,就找了邱士力来恨,可结果令人纠结,我们成朋友了,矮个伟人都有范儿,我也去健身,无疾而终,伟人都是弄潮人,赶着时髦去打工,打工不成,剪坏衣,我的伟人A、B、C计划全泡汤,这是为什么呢?

  阳光3班:A计划失败:同学不是恨的对象,立场错了。

  B计划失败:改变形体无异于伟人理想,外表不重要。

  C计划失败:年龄小,打工不切实际。

  总之:动机不当,不切实际。

  贾里:平日里可歌可泣的事做了一堆无人问津,拿了本“破书”就轰动校园,成了“今日明星”,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呀?

  阳光3班:你不怕吃亏。

  贾里:看来伟人是做不成了,我只是个普通人,只配做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阳光3班:小事包含着伟大的一面,能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才有可能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方能成就大事业。

  贾里:你们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会努力做好小事,成为一名真正的伟人的,再见。

  阳光3班:祝你早日实现你的梦想,再见。

  2、假如细胞可以移植,你觉得贾里还应该移植哪些伟人细胞?

  五、总结全文

  出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课堂效率。

  题目:初一算是结束了,不管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初一说再见了,班主任査老师调离学校,新的班主任接班了。他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份自我介绍,贾里会怎样介绍自己呢?介绍时要求有姓名、性别,优缺点,获得的荣誉。

  六、布置作业

  1、贾里的故事幽默风趣,欲知前情如何请看《男生贾里》,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男生贾里新传》

  2、贾里的死党鲁智胜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请同学们用人物分析方法来解读鲁智胜。

  七、板书设计:

  伟人细胞(秦文君)

  贾里自评: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

  我评贾里:有梦想、不怕吃亏、锲而不舍、勇于实践

  不切实际、不够细心、

  小说主题: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成就未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经典]08-28

(经典)语文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