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教案:《三借芭蕉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三借芭蕉扇》,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今天我们就一同去看一看其中一个精彩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生字词。
2、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反馈:
出示:芭蕉汁水捶胸烘烘腾起一抹口诀扛着脚蹬头撞猢狲细雨霏霏
(1)读音。
“蹬”读deng,是后鼻音,“抹”是多音字,在本文就读“mo,”霏“读fei,”猢狲“读husun;
(2)字形。
“蹬”的右半部分要注意,不能写错。
“手”和“抹”这两个字注意不同的横的长短。
2、开火车读。
3、齐读。
4、同座位互读课文,读通、读正确。
5、反馈检查。
指名读,师生评议。
6、理清文章层次: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次借芭蕉扇?
(1)根据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把文章分为三个大部分。
1-34-67-9
(2)生讨论。
(3)反馈。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描红和临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了解孙悟空借扇的经过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课件
五、教学过程:
设计1: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听写词语
芭蕉汁水捶胸烘烘腾起一抹口诀扛着脚蹬头撞猢狲细雨霏霏
二、精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借芭蕉扇》
欣赏歌曲《猴哥》学生可以跟唱。
板书:孙悟空
教师:你印象中的孙悟空是什么样子的?
完成填空()的孙悟空
2、学生,默读,思考:本课表现了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画出关键句子,读一读
1)“孙悟空为什么要变作一只小虫?”读一读相关句子(机智)
2)“水泄不通”(性格火暴)
理解“泄”,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泄不通的现象?
用“水泄不通”造句
理解“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的意思
3)从一些地方还能看出孙悟空的小毛病(急性子)
4)出示“孙悟空......借扇子”、“孙悟空把扇子还给......向西走去”
读一读,说体会
3、找一段你喜欢的课文,细细地去品味,可以美美地朗读,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分角色,配上动作、表情去表演读,读完之后,你还可以常识脱离课本加上自己的想象去说一说
让学生写在小黑板上后,再贴在大黑板上
设计2: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听写词语
芭蕉汁水捶胸烘烘腾起一抹口诀扛着脚蹬头撞猢狲细雨霏霏
二、精读课文
1、自读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你体会到铁扇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铁扇公主蛮不讲理)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样?
(铁扇公主借了一把假扇子,孙悟空被骗了)
2、自读孙悟空“二借”芭蕉扇。
(1)读后同座位互相说一说这一段的故事,注意用上文章中好的词句,在说对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神态。
(2)学生自读,交流。
(3)反馈,表演。
边读边想,铁扇公主为什么“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三、回顾全文
从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你体会到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2)说的时候,指导朗读。
(3)要带领学生有条理,有顺序的把课文中的内容说具体。
四、板书设计
27三借芭蕉扇
一借给假扇足智多谋
二借牛魔王骗回真扇不怕困难
三借献出真扇敢于斗争
【五年级语文教案:《三借芭蕉扇》】相关文章:
语文五年级教案05-20
语文教案:三兄弟09-03
语文园地三教案12-28
初三语文教案01-11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04-08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01-08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16
五年级语文教案12-30
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2-31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