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12 17:02:1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经典6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和三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留心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播放视频《小雨沙沙》。

  2、同学们,云妈妈有许多孩子,它们特别爱唱歌,你听这会儿它又唱起来了“嘀答滴答”,“沙沙沙……”,它们是谁呀?板书课题:雨点儿

  3、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这可爱的《雨点儿》。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学习指导:“数、长”为多音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数不清、彩虹、半空、空中、问题、到了、没有、更好、绿色、出现、长大

  4、小朋友,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小朋友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

  5、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近雨点儿,感受雨点儿带来的神奇。

  三、精读领悟

  (一)品读第1自然段

  1、看,天空中来了许多雨点,它们正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哪位同学能数得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除了课文里面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

  4、引导生观察图片,用“数不清”看图说话。

  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满天的繁星数不清。

  5、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你能仿照句子说句话吗?(此处大量练习句子仿说)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 )跳下来。

  ( )从( )回来。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这满天的雨点在飘落的路上相遇了,一个大雨点儿遇到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它们两个在热烈地交流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三)品读第5自然段

  1、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已经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咱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各自到的地方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品读: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3、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课件展示图片,雨后的红花绿草。引导孩子品读这句话。

  师:从“更红、更绿”这个词中感受到花和草在小雨点儿浇灌下快乐地成长。

  5、美美地齐读课文的这一个自然段吧!读出小花小草的快乐。

  6、品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课件展示图片,干旱土地在雨后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引导孩子品读这句话。

  7、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它们吗?带着这种感情来美美地读课文吧!(出示课件,在美图中朗读课文)

  8、如果你如果你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说什么呢?

  预设:谢谢你,雨点儿,你让我喝够了水。

  谢谢你,雨点儿,你帮助我长高了。

  ……

  9、如果你是这些雨点,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

  ……

  (四)生字书写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生讨论交流,老师范写。

  3、学生练写。

  (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们,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我们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有了雨点儿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知道了雨点给大自然带来的美丽变化。

  (2)喜欢雨点儿,有了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堂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对钩。

  cǎi( ) shǔ( ) fān( )

  彩 数 方

  chǎi( ) sǔ( ) fāng( )

  2、选择正确的读音。(cháng、zhǎng)

  又过了一年,孩子们长( )高了不少。

  他们家有一根长长( )的竹竿。

  3、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跟同学们分角色朗读。

  2、想一想雨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画一画自己眼中雨点儿的世界。

语文教案 篇2

  《微笑着接受着一切》这是一篇真实的文章,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因为三年级的小朋友9岁左右,对于今年的小朋友来说,桑兰发生的事是8年前。大多数的老师应该清楚这件事。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过程,俺们必需把这种真实告诉同学,引导同学体会这种真实。这也能协助同学认识写文章应该写真实的事,不要写假。

  桑兰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小朋友读了会感动,老师读了也感动。这篇文章俺读了好多遍了,每次都有着感动。因为俺去过省的体育中心看过五六岁的小朋友是如何锻炼的?俺有几个体育方面的朋友,俺知道他们的身体,俺知道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俺在本科学习的`时候,给俺们上学校管理课的一名长者,他说作为一名学校领导,一定要学会用体育人才,不只用他们上体育课,最重要的用他们为学校兴办一些企业等,因为体育人才不怕挫折,遇到困难不畏惧,会很快从困难中走出。所以,17岁的桑兰才有着这种“微笑”。所以,引导同学学习这课,千万不可丢失掉那美丽的“感动”。

  这一篇文章,同学读起来是比较轻松的,在老师引导同学几遍阅读中,同学也很容易理解课文。同学学会了后面的生字,做完了有关作业,并不能说明小朋友已经拥有了这种“微笑”,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完,因为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俺决不向伤痛屈服,俺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俺个人认为,这段文字俺们应该这样引导同学去考虑:一是桑兰的这句话表示出了自身不向困难低头;二是这段话点出了文题“微笑面对一切”;三是这句话应该说逼着同学要认识今天的桑兰怎么样了?四是俺们还可以引导同学好好地欣赏运动员,因为运动员的吃苦精神是世界非常珍贵的财富;五是桑兰用微笑感谢世界。

  因此,在教学中,俺们最好引导同学搜索现在的桑兰,网上这方面的信息还是很多的。从今天的桑兰中,同学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同学在寻找这个信息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让同学与现在的桑兰建立对话的过程,同学读着现在,想想8年前,这个过程对同学的母语教育一定是深刻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没有任何挫折,同学这种寻找式阅读,也可以说研究性阅读,他们就会感觉到如何面对挫折,才干转变自身的人生。三年级同学阅读这种真实的东西,一定就能够收获真实,这样才干让其理解“微笑着接受一切”。同学阅读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实质也才干走进同学。

  现在的桑兰的确过的很坚强,就像这篇文章说的那样。苏教版教材只所以在国标版还坚持着这篇文章,俺个人认为,有着让老师引导同学阅读现在的桑兰的意图。假如在引导中,还能让同学建立起真正的对话,比方为桑兰写封信,发个E-mail,心与心的交流,肯定能够让一些小朋友更好的生长。

语文教案 篇3

  课题:表达 :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关注生活体验,学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捕捉习作素材。

  过程与方法:能够把生活中的见闻说清楚,写明白,注意突出感受深刻的部分。

  情感与态度:学习表达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突破点:有条理、有重点地把生活中的见闻写清楚,并适当表达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真情实感。

  技术平台:课件。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0分)

  同学们,在寒假生活中,你都有哪些新的见闻?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见闻要告诉大家,请以信息短波的形式,与大家交流。

  二、不拘形式,交流见闻(20分)

  1、什么是见闻呢?都可以写哪些内容呢?

  见闻是指看到或听到的事。将同学们的见闻归类,明确习作的范围:休闲家庭、爱心校园、快乐街区、亲近自然、关注媒体。

  2、明确表达要求:内容要真实、有趣:表达有条理、有重点;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三、个性表达,练习见闻(10分)

  1、请2个同学讲清楚自己的生活见闻,其他同学根据作文要求认真评议、补充修改;可组织同学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现场采访,锻炼学生即兴表达能力。

  2、随机解决同学在习作中的疑问并进行小结。

  3、把自己的见闻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认真修改。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本文有两大块重点,其一是:课文所传授的天文知识;其二是:科学小品文的人文性特点。

  准备分两课时讲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掌握文中所介绍的天文知识。

  3.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

  1.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课文中所提到的名词术语。

  教学重点:

  同目的一。

  预习:

  1。读课文,完成词语积累。

  2.思考本文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茫茫宇宙,无边无涯,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板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词语积累:出示幻灯,学生正音释义。

  2.本课需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提出,老师分类。然后确定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概括课文所介绍的天文知识,幻灯出示学习内容)

  三.我们先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时,注意将文中涉及天文知识的语句画下来。

  四.继续进行文章要点概括的训练:

  1.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组女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什么?

  织女星: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我们叫它天琴座。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源。

  2。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牵牛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什么?

  牵牛星: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这三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他的光辉稍稍带点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他。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位置、亮度及天平星的形状。

  3.提问:课文是否还介绍有关织女星和牵牛星的其他知识?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其他知识:

  织女星和牵牛星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都是恒星及他们的光辉。

  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地球16光年。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离地球的距离。

  织女星以14千米每秒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29千米每秒—差不多。它们的移动并不是正对着太阳的,移动的方向也渐渐在改变。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和太阳相撞。这是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的移动。

  4.提问:此外还讲了哪些知识?

  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银河系: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太阳和别的恒星都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星。银河系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8万多光年,而且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因此各个星都以不同的速度绕着中心在移动。太阳并不在这个大车轮的中心,与中心的距离大约2.8万光年,所以它和邻近的恒星都以220千米每秒的速度绕者银河系的中心在转动。介绍银河系的组成、得名和它的形状,以及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距中心距离和旋转速度。

  河外星系:银河系外面还有很多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叫做河外星系。它们的形状是扁平的旋涡状的星云。(介绍河外星系的名称、形状。)

  五.拓展:

  欣赏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小文,概括文章涉及的天文知识

  1.天琴座

  夏夜,在银河的西岸有一颗十分明亮的星,它和周围的一些小星一起组成了天琴座。

  这是天琴座的星图。别看这个星座不大,它在天文学上可非常重要,而且在很多国家还流传着它的一些动人传说呢!在古希腊,人们把它想象为一把七弦宝琴,这便是太阳神阿波罗送给俄耳甫斯的那个令无数人心醉神迷的金琴。直到今天,每当人们仰望它时,仿佛仍有几曲仙乐从天际流淌下来。我国古代则把天琴座中最亮的那颗α星叫做织女星,这个典故来源于“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尽人皆知。而在织女星旁边,由四颗暗星组成的小小菱形就是织女织布用的梭子。

  织女星的视星等为0.05m,是全天第五亮星。她离我们26光年远,是第一颗被天文学家准确测定距离的恒星。记得我们说过,由于岁差,北极星总是轮流值班的。再过12000年,织女星就会成为那时的北极星了。到时候,天琴座肯定比现在还重要。

  像狮子座一样,天琴座里面也有一个很著名的流星雨。它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其中尤以22日最壮观。世界上关于它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我国古代的典籍《春秋》里,它生动地记载了公元前687年天琴座流星雨的爆发:“夜中,星陨如雨。”四月下旬,天琴座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升到天顶,要想更清楚地看到流星雨,又得早起了。

  第一段:介绍了织女星出现的时间,它的位置和形状,及它所在星座的名称。

  第二段:织女星在各地文学作品中的传说。

  第三段:织女星的亮度(视星等),距地球的距离,将来。

  第四段:天琴座的流星雨时间,最早记录。

  2.天鹰座

  在银河东岸与织女星遥遥相对的地方,有一颗比她稍微暗一点儿的亮星,它就是天鹰座α星,即牛郎星。古希腊人把它想象为一只在夜空中展翅翱翔的苍鹰,牛郎星就是鹰的心。

  牛郎星的视星等为0.77m,是全天第十二亮星。它和天鹰座β、γ星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我国古代把β、γ星看做是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个孩子,他正奋力追赶织女呢。可惜狠心的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迎空一划,瞬时间一条天河从天而降,硬是将这一对爱人永远分隔了。

  传说后来他们的遭遇感动了上苍,就允许俩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到那天,普天下的喜鹊都来到银河边,搭起一座鹊桥,让夫妻俩渡河相会。

  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达16光年之遥,就算没有银河阻隔,俩人要想见上一面,也只能是在梦中了!每年的七月初七,半个月亮正漂在银河附近,月光使我们看不见银河,古人便以为这时天河消逝,牛郎织女于此时相见了。

  第一段:牛郎星的位置、亮度。

  第二段:牛郎星的视星等。在中国传说中的形象。

  第四段: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

  五.作业:

  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关于牛郎织女星以及文章涉及的其他天文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如杜牧的《秋夕》诗、关于织女星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文化内涵等。

  2.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3.对文章最后一句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的理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文性的特点——运用中外传说和古诗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

  2.对文章最后一句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关于与课文有关的天文学知识,你都有了那些新的了解?我们限时五分钟,请同学展示。

  二.本文重点介绍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相关知识,文章从第几段才正式开始作科学意义上的说明?(第四段)那么前三段分别讲了什么?

  (一)1.请同学读第一段。然后概括该段内容。

  讨论并归纳:介绍了外国有关天琴座的名画及故事传说。

  2.提问:请复述故事内容。

  讨论并归纳:传说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他弹奏出神妙的曲词,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有几只狮子俯首帖耳地伏在他面前,凝神静听他的演奏……

  3提问:请发挥你的想象,续遍这个故事。

  答案略。

  (二)速读第二段,提问:文章第二段还介绍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还介绍了中国关于织女星的传说故事。

  1。提问;请复述故事内容。

  讨论并归纳:传说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因此也叫做“天孙”。天帝把他的孙女嫁给了牛郎,一个牧牛的童子。他们两个结婚之后你欢我爱的。把他们应做的工作都抛弃了,一个不再牧牛,一个也不再纺织。这惹得天帝动了怒,命令他们一个住在天河的东岸,一个住在天河的西岸,每年七月七日(旧历)才得以在天河中流相会一次。

  2。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告诉我们人应该勤劳地工作,不然会受到天帝的惩罚。

  3.这个故事出自南北朝时代就写成的《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4。提问:你能不能讲述其他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答案略。

  (三)1。提问:课文第三段还介绍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还阐述了文章开头杜牧《秋夕》的诗意。

  2.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讨论并归纳:作者描绘的是宫女的心境。她在凄凉、静寂的月夜,无聊地拿着轻罗小扇扑打从身边飞过的萤火虫。她望着光彩美丽的织女星,想到织女每年还能够和牛郎相会一次,而自己却被禁闭在深宫里,永远度着孤寂的时光。

  3.提问:文章中介绍中外神话传说故事和杜牧诗的意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增加了文章的生动和文学色彩,使人更喜欢看。

  4.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

  5.你还知道其他的有关牛郎织女的诗歌吗?

  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表达自己注重聚合的精神质量的爱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这是一篇以介绍天文知识为主的科普文章,文中还写到了与此有关的一些文学内容,这样写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使人产生本末倒置之嫌?为什么?

  首先,这些内容与文章要介绍的天体知识关系密切。如《秋夕》诗中提到的牵牛织女星就是文章要介绍的天体。织女星的美丽传说也如此,因此并未脱离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其次,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而科学小品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三.提问: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能举例说说吗?

  讨论并归纳:“这点高明处指:那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则的支配,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然科学,能够发现那些自然法则。”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人虽然显得十分藐小,但是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研究各种自然科学,发现那些自然法则。正是人类的生生不息,一代代探索自然,发规其中的规律,才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证明人类力量是伟大的。这就是人高于自然的地方。所以我们不应怨恨叹息而应该积极进取,战胜自然。

  四、小结

  本文从诗歌开始,到神话传说,再开始科学知识介绍,最后谈谈人生感慨,水到渠成地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条理十分清楚。此外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又有文学语言的典雅,融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为一炉,十分耐读。

  六.作业:

  自读两篇课外科技小品文,梳理文中所涉及的天文知识,并给爸爸妈妈复述文章中的神话故事。

  附:《大犬、小犬和天兔》

  良辰

  冬夜星空显得非常壮观,因为有许多引人注目的亮星。仰望南天,美丽的猎户座傲然屹立于天空之中,从猎人腰带——列成一排的“三星”往东巡视,可找到一颗呈蓝白色的、格外明亮的星,它就是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位于大犬座。在大犬座北方不远处有一群不太亮的星,那是小犬座,其中的α星(中名“南河三”)与猎户座α星(中名“参宿四”)、大犬座的天狼星排列成一个巨大的等边三角形,十分醒目地呈现于冬夜天空中,这即是著名的星空“冬季大三角”。

  在希腊神话中,威武的猎人奥瑞恩和狩猎女神是好朋友。狩猎女神在陪同奥瑞恩一同打猎时,总是叮咛他不要打大野兽,以免被凶狠的野兽伤害。后来,奥瑞恩不幸被自己的爱人误杀而死,天神宙斯把他提升到天界成为猎户星座之后,狩猎女神仍然喜欢着奥瑞恩,为了使他在天上不与凶狠的野兽撕杀,便将一只弱小的兔子放在奥瑞恩的脚下,供他追猎消遣。那只小兔子正是位于猎户座下面的天兔座。奥瑞恩生前常带着他的忠实的猎犬——名叫“西里乌斯”一同狩猎。在主人死后,西里乌斯十分悲伤,它整天发出悲哀的狂吠,不论谁喂食给它,也不论摆在它面前的是什么好吃的食物,它连看也不看,可怜的西里乌斯终于饿死在主人的屋子里。这件事感动了天神宙斯,为了表彰西里乌斯的忠义,宙斯也把它提升到天界,置于猎户座附近,这就是大犬座的来历。为了不使西里乌斯感到天上寂寞,宙斯还找来一只小犬升上天空与西里乌斯为伴,这就是后来位于大犬星左上方的小犬座。

  那么这只小狗的来历又如何呢?据希腊神话传说,农神之子阿克泰旺也是个狩猎能手。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小猎犬来到大森林里,发现一只奔跑的鹿,于是射了一箭,因未射中要害,鹿负伤带箭逃窜了。阿克泰旺携小猎犬紧紧追赶,当追至山谷间的小溪旁时,鹿却不见了。他四下张望,无意中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水中嬉戏。这位姑娘原来是女神黛雅娜。当黛雅娜发现他们后,一下子变作一只鹿。正巧这时小猎犬也赶上来了,不知此鹿乃是女神,一下子猛扑上去把鹿咬死了。后来,天神宙斯认为它杀死了女神,不应留在地上,遂把它置于天上成为小犬星座。

  中国古籍《史记·天官书》上记载“东有大星曰狼,狼角(芒角)变色“,这是说当大犬座中的天狼星初生地平线时,有时出现似红的颜色。西方古人称此星为大犬,而埃及人在五千多年前称它为狗头神。古代埃及人每年都是在河水泛滥后开始在沃土上耕种。他们很早就发现,每年夏季,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的时候(在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便是尼罗河水泛滥涨水的季节,所以古埃及人根据这一天象,制定出自己的历法,并将此时作为一年的开始。

  有趣的是,天狼星作为全天最亮的恒星理应受到人们的喜爱,可是它却一直受到某种“不公平”的对待。譬如说吧,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屈原在《九歌》里就把天狼星比做贪婪的佞臣。在希腊语里,天狼星意为“灼热”或“烘焦”。在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描绘天狼星“光芒四射,为全天之冠”,“将给不幸的人们,带来更加难受的酷热。”古希腊人为什么如此对待天狼星呢?原来,在每年七八月间,酷暑难忍,这时天狼星正好在太阳升出地平线之前升起,人们便以为是天狼星招来了热辣辣的太阳。在暑期,狗常常热得发疯似的喘气,天狼星因此有“犬星”之称。当然,遥远的天狼星与地球上的寒冬盛夏毫不相干。

  天狼星距离我们8.7光年,它的直径是太阳的1.8倍,表面温度高达11000℃,因此发出蓝白色的光芒。如果把它放在和太阳同样距离处,我们地球两极的冰峰马上化冻沸腾,一切生物将不能生存了。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主星——α星,视星等为—1.46m。天狼星实际上是由两颗星构成的双星。

语文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出身神奇的哪吒带着神仙送给他的乾坤圈和混天绫在东海洗澡时,无意触犯了东海龙王的水晶宫,并打死了蛮不讲理的夜叉和胡作非为的敖丙。龙王向哪吒索命,哪吒尽力解释,龙王却毫不理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哪吒用乾坤圈迫使龙王低头求饶,谁知龙王出尔反尔,调集四海龙王用大水淹了陈塘关。哪吒为了解救百姓,自刎身亡。哪吒人小本领大,他不惧权威、敢于同胡作非为的恶势力进行斗争以及为了百姓安危大义凛然、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人们心灵深处塑造出不朽的英雄形象。

  【设计理念】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唤醒学生主动、高效学习文本的意识,最大限度挖掘文本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放飞阅读的翅膀,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妖、剑”等8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哪吒打死夜叉、敖丙,打了龙王以及后来又自杀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诚实勇敢、舍己为人的思想教育。

  3.引导学生默读,提高阅读的速度。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哪吒不惧权威、敢于同胡作非为的恶势力进行斗争以及为了百姓安危大义凛然、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用2节课时间,来学习一篇同学们较为熟悉的、较长的.神话故事:《哪吒闹海》。(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或字典,认读生字词。

  ②把课文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③同桌交流并检查生字。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问:这么长的文章要在短时间内基本学懂,你认为我们该采取哪种读书方式呢?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①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哪吒外貌、行为的句子,并想象哪吒的形象。

  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想一想哪吒前后共打了几个人,为什么打,结果怎样。

  3.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我认识的哪吒”。(从外貌到精神)

  ①从哪吒的语言、行为中,你能看出哪吒是什么样的人物?

  ②结合插图,说说“我认识的哪吒”,把总结归纳的词语写在纸条上,如“神奇可爱”“不畏权势”“舍生取义”“正直勇敢”……

  4.交流展示、评选“研究成果奖”。

  ①制定评选规则及标准。

  每组一次贴一张纸条,如果其他小组有异议,必须解释,直到满意为止。如果总结归纳的词语不确切,其他组可以换下另贴。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话有理有据,以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各组依次上台贴纸条,贴得多的小组为胜。

  ②全班交流。

  5.评出“研究成果”奖。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默读,抓住“打”这条线,理清了文脉,读懂了课文。通过品味人物外貌、行为的词语,使哪吒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具体、更丰满。今后我们学习长文章,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三、小组合作学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可以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讲:

  ①讲清楚人物(出身、外貌)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讲清楚事情发生、发展。

  打谁——为什么打——怎样打——结束。

  ③讲清楚事件的结果。

  也可以按以题设疑的线索讲:

  ①哪吒是什么人物?

  ②为什么闹海,怎样闹?

  ③结果如何?

  四、全班评价,评出“故事大王”

  五、朗读课文,完成积累词语的任务

  六、课外延伸哪吒死而复生,又得了两件宝贝,本领更大了。后来如何呢?同学们可以找些课外读物,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2—4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找出翘舌音的字,边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第2段。

  (1)指名读课文。指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第二,三两句。

  A:指名读第二,三两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禹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B:哪些词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忙尽。“走遍,吃尽”:说明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而是形容很多)

  C:“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表示很多)。“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海,说明了什么?(说明治水工程浩大)。板书:挖通,劈开。

  D: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E:指导朗读:“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读重音。

  (3)学生练读,细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13年”强调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与“一次”强调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事业上。“十多岁”强调大禹离家时间太长,这几个数量词突出表现了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经过他的家门的时候你会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禹治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第2自然段)

  大禹下决心干什么?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干什么?

  2、自由练背。

  3、指导背诵。

  4、齐背课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上册教案04-28

语文教案(精选)04-12

语文《氓》教案03-12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