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7 07:02:30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知“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小朋友。

  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俺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俺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 俺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俺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俺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身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俺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同学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安排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誊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身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附板书设计:

  7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珍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简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观察的习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学生对诗歌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诗歌的形式很感兴趣;

  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不错,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不够;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理念】

  生活是“生”的,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即使教师不说一句话,学生也能掌握知识。本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是由抽象的旧知识引入,而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产生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会写“盏”字,能正确理解“忠实、向导、稀、稠”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过程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也可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拓展资源、写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法

  本首小诗以“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指南针的用法进行探究并将其分解给每个小组,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学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1、复习字词

  导语:嗨!小朋友们大家好,这几天天气越来暖和,花开了,草绿了,多美呀!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郊游,想不想去?(课件出示一幅美丽景色的画面。)不过,只有闯过迷宫的小朋友才可以去,那么谁想第一个闯关?(课件出示迷宫图,学生认读词语,通过迷宫。)

  2、 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成功的闯过了迷宫。现在,准备出发!呀!老师忘记带指南针,不过没关系,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我们辨别方向。他们呀,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小诗中,这首诗是——(课件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3、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各种指南针的用处:

  1、整体感知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将诗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找出来,看看谁找的又对又快。注意读课文的时候不读错字,不拖音。

  (生读文——同桌交流——个别汇报——贴图)

  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该怎么用呢?张老师要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2、 挑战一:“帮小女孩找方向”(课件出示女孩迷路图)

  (1)、图中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迷路了?她该请那种天然指南针辨认方向呢?(指导学生看图,引出天然指南针“太阳”)

  (2)、生读第二小节。

  (3)、理解词语“忠实”、“向导”,并用“忠实”练习说话。

  (4)、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该怎样帮小女孩辨别方向呢?大家再来读读这个小节,看看谁能第一个告诉小女孩?

  (生读文——同桌交流——汇报交流——指认“南”“北”并板书)

  过战成功!自己给自己鼓鼓掌。再看挑战二:“完成表格”还有胆量挑战吗?

  第一次挑

  我们知道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告诉人们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在北方。可是其它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呢?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找一找,将找到的答案填写在你手中的表格之中。填的又对又快的小组老师会为他们颁发“智慧星”。

  (1)、小组成员合作填写提前准备的表格,师巡视并随机指导。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汇报一:北极星在夜晚的时候帮我们辨认方向。

  a、生读文。

  b、夜晚的北极星像什么?引出“盏”。

  c、认读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书写“盏”。(出示两个书写不同的“盏”,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中该注意什么?)

  d、夜晚的北极星这盏指路灯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夜晚星空图。)这七颗星想什么?叫什么?它在夜晚的时候会告诉迷路的人们什么?(相机板书“北”)

  e、语言创设情境,怀着轻松的心情朗读第三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汇报二:大树在阴雨天帮我们辨认方向。(出示阴雨天情境图)

  a、生读文

  b、学习反义词“稀”和“稠”、

  c、看图辨认哪边“稀”“稠”?哪边“南”“北”?(相机板书。)

  d、启发学生质疑并解疑。

  教师引导:聪明的孩子不但会回答问题,还要会提问题。你看看这小节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如提不出来没关系,老师问“为什么枝叶稠的一边是南面?”谁会补充下半句?

  e、指导朗读,并评价。

  汇报三:沟渠里的积雪在冬天帮我们辨认方向。

  a、生读文。

  b、引导学生自己质疑。

  引导:沟渠里的积雪有的化得快,有的化得慢,那么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

  c、实物分别演示沟渠里的积雪和山坡上的积雪如何帮我们辨认方向。(注意区别山坡与沟渠的不同,可让学生板书“南”“北”。)

  d、生读解疑后的第五小节。

  过渡:表格完成,我们再一次挑战成功!再次将掌声送给自己。现在我们轻松轻松,和老师一起去美丽的郊外去游玩吧!(出示美丽的郊外风景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3、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可加入自己的动作。

  (2)、师总结

  无论在大自然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做有心之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多多(观察),用自己的脑袋细细(思考),这样才能成为聪明的孩子。(板书:观察,思考)

  三、拓展延伸:

  1、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吗?(生自由交流)

  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天然指南针,教给学生辨认方法。(课件,实物出示。如:苹果、树桩、大雁、向日葵等。)

  3、根据所学各种天然指南针的辨认方法,并完成小诗。(课件出示)

  苹果是个忠实的向导, 树桩是个天然的指南针,它在____指引方向。 它在_____指引方向。

  红的一面是____, ____的一面是____,黄的一面是_____。 _____的一面是_____。

  (后略)

  4、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其实,在大自然中处处充满了神奇与奥秘。我们一定要

  细细观察,多多思考,还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各种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北边

  中午:太阳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阴雨天: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介绍了在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2)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4)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中的拼音,能够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夸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

  通过课文中的拼音,能够认12个生字。

  学习难点:

  感受夸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习流程

  一、课前积累

  同学们,太阳!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一下太阳?(生列举)。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出示词语积累,齐读,旭日东升 赤日炎炎 喷薄欲出 日上三竿 烈日当空

  艳阳高照 夕阳西下 阳光明媚 光芒万丈 光芒四射

  生自由读一分钟,尽量记住它,齐背

  二、激情引入

  可惜太阳不能永远地停留在天上,渐渐地,它要下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茫的黑夜,于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想把太阳永远地留在天上,他的名字叫——(生:夸父!)

  师生 板书课题

  三、明确目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阅读提示,并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找一生说学习要求,学生齐读。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自己的学习小组出色地完成这两个任务?

  四、借助课文的拼音,自学生字词

  1、请学生自由大声读文一遍,标出生词

2、同桌交流自己画的词。

  3、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考考你,这些字怎么念?

  出示字词,指明读,齐读

  手杖 虞渊 伏下 渭河 咕嘟咕嘟 瀚海

  颓然 一抛 遗憾 臂 霎 大泽

  五、探究课文

  1、《夸父追日》是一篇神话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征服自然,所以便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你们知道吗?(神秘地、夸张地)在神话故事中,据说夸父身高二十几米,他的两条腿就有十几米那么长、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呢!

  那他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而最后到底追上了没有?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2、请同学们先看黑板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默读全文,并和你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1) 熟读第一段,想一想: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2)朗读2、3、4段,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出夸父追日的神奇?

  (3)你觉得神话人物夸父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展示汇报

  (1)生汇报,师总结 :夸父心中有一个目标,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同学们,谁能读一读?

  指名2人,生评价,全班齐读。

  (2)同学们读得真好!接着再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夸父追日的情景吧!

  生汇报展示

  例:夸父能一口气喝光黄河、渭河里的水,真神!

  夸父一下子能跑两千里,真神!(竖起大拇指)

  夸父倒下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一片桃林,真神!(有感情地,也竖起了大拇指

  (3)师:学到这里,你们觉得神话人物夸父是个怎样的人?生汇报

  生1:夸父是个追求光明的人!

  生2:夸父是个执著的人!

  生3:夸父是个奋勇前行的`人!

  生4:夸父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总结:看来你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向往光明、坚持不懈、奋勇前行、甘于奉献”的人!(板书)这是你们对他的赞美。赞美夸父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执著不已、奋勇前行的精神。同学们,请带着这种赞美之意,再次读一遍吧!让我们记住这个神话中的英雄—————夸父!

  师生齐读

  六、课堂回顾

  同学们,你们出色的完成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你用“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这个句式来,总结本节课。

  指名说2人

  七、拓展延伸

  小练笔

  第八单元的文章是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学了这组课文,你肯定有许多的感受,请你拿起笔,用最生动的文字写出你的想法?

  展示2人

  八、板书设计:

  夸 父 追 日

  向往光明

  坚持不懈

  奋勇前行

  甘于奉献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01-30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1-06

小学二年级语文《俗语》教案11-0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教案01-12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05-1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