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6 16:52:2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次为A,属基本能力。汉字字形这一考点从1992年至今每年必考,就是在20xx年试卷结构作了很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重现率仍为100%。

  二、看“高考例题大观”,把握命题趋势

  (1)命题主要内容逐渐集中于错别字(特别是常用字中的错别字)的考查;

  (2)命题的形式大都是单项选择题;

  (3)由与字音、字义考查结合出题逐渐演变为字形考查单独命题;

  (4)考查难度,最初是让考生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后来演变为选择有错别字的一组,从20xx年开始,均为这种题型。

  (5)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别字上。1992—20xx年高考的“字形”考题共出现42个错例,其错误类型归纳如下:(投影)

  类型数量错例

  音近字12川(穿)流不息仗义执(直)言重叠(迭)鸠占鹊巢(雀)委曲(屈)求全人才荟(汇)

  萃人情世(事)故一筹(愁)莫展百战不殆(怠)没(莫)齿不忘融会(汇)贯通随声附和(合)形近字2戊戌(戍)杳(沓)无音信

  音、形相近字27眼花缭(缭)乱稗(裨)官野史精神矍(钁)铄国籍(藉)插科打诨(浑)掂(惦)量针砭(贬)时弊贪赃(脏)枉法脱颖(颍)而出不胫(径)而走纷至沓(踏)来积毁销(消)骨冷漠(寞)痉挛(孪)偏僻(辟)孽(蘖)根祸种气冲霄(宵)汉扑朔(溯)迷离娇生惯(贯)养惨绝人寰(圜)装幀(祯)气概(慨)凋敝(蔽)责无旁贷(代)一张一弛(驰)味同嚼蜡(腊)束之高阁(搁)

  配对字1虚无缥缈(渺)

  三、根据高考特点,明确复习重点

  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第一大题考识记汉字字形外,在作文中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一个标准。

  四、探究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汉字的构造是汉字的'基础。我国古代有“六书”的说法,指出汉字的构字的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转注和假借严格说来,不属于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方法。在汉字中最基本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掌握汉字的构造对正确的书写汉字,消灭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在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时,要特别注意汉字的笔画、笔顺和部首。如:“臣”字是六画,“凸”、“凹”都是五画,“鼎”是十二画。

  出现错别字的原因:绝大多数多是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的。

  错字主要错在增、减笔画上:

  不应增加

  一点的字:庄纸荒浇含步染贪

  一横的字:易策惕壶县昨考

  一竖的字:喉统叔假贼

  一撇的字:武展序畏预幻丧

  不应减少

  一点的字:诉添初省蔑梁

  一横的字:束拜气盼承慎威

  一撇的字:或幼矛究戒柳

  出现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形近致错,②音近易误,③形、音相近致别,④随意简化字致别,⑤意义相近而致别。

  ①形近致错。如“病入膏肓”别为“病入膏盲”;“为虎作伥”别为“为虎作怅”;“暴戾恣睢”别为“暴戾恣骓”。

  [练习1]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中流抵柱飞扬拔扈民生凋敞精神焕散张驰有度工程峻工

  ②音近易误。如“振奋”别为“振愤”;“迫不及待”别为“迫不急待”;“英雄辈出”别为“英雄倍出”

  [练习2]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世外桃园不可诗意残无人道搬门弄斧墨守陈规纠纠武夫

  ③形、音相近致别。如“虎视眈眈”的“眈”别为“耽”;“心灰意冷”的“灰”别为“恢”;“肆无忌惮”的“惮”别为“弹”。

  [练习3]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明辩是非言简意垓规规距距豪迈气慨龙盘虎据滥芋充数

  ④随意简化字致别。如“蓝天白云”的“蓝”别为“兰”;“入不敷出”的“敷”别为“付”;“惨绝人寰”的“寰”别为“环”。

  [练习4]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褒贬时敝面面具到书写了草混肴乾坤史无前列免强答应

  ⑤意义相近而致别。如“清澈见底”的“澈”别为“彻”;“浪费金钱”的“费”别为“废”;“漠不关心”的“漠”别为“寞”。

  [练习5]改正下列各短语中的错别字:

  巧装打扮一口同声前倨后躬梳装穿戴歪风斜气出奇致胜

  五、介绍“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点落实的技巧

  (一)音辨法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

  例如:(1)缀学[“辍学”的“辍”音,“缀”音]

  (2)惦量[“掂量”的“掂”音,“惦”音]

  (3)无耻滥言[“无耻谰言”的“谰”音,“滥”音]

  (4)赎于职守[“渎于职守”的“渎”音,“赎”音]

  (5)切腹之痛[“切肤之痛”的“肤”音,“腹”音]

  (二)形辨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1)眼花潦乱[“缭”是指丝织品的缠绕]

  (2)插科打诨[“诨”跟言语有关]

  (3)国藉[“籍”古代书写常用竹简]

  (4)寒喧[“暄”跟太阳有关]

  (5)风弛电掣[“驰”快跑(多指车马)]

  (三)义辨法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

  例如:(1)一愁莫展[“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一筹莫展”即一个办法也想不出。]

  (2)不径而走[“胫”是“小腿”,“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3)针贬时弊[“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

  (4)誓不两立[“势”是指情势。]

  (5)功亏一匮[“篑”是盛土的筐。]

  (四)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

  例如:(1)人情事故[“事”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2)惹事生非[“事”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没有“事”“非”对应的)]

  (3)嘻笑怒骂[“嘻”应改为“嬉”,我们可看出“笑”“怒”“骂”均为动词,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前边不应该是可作叹词或象声词的“嘻”,而应该是可作动词的“嬉”。]

  (4)仗义直言[“直”应该为“执”,这个成语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

  当然,要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仅靠上述方法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平时应注意落实,积极向课本学习,向课外阅读中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字典学习,建立错字摘记本,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日积月累,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这样才不会对高考的字形考查题“望题兴叹”。

  六、引导学生熟记“易混字辨析”、“易错易混的字”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七、强化训练

  (一)课堂迁移练习: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是貌和神离。

  B你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C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同偏旁的字。并学会、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

  2、通过阅读平台,让学生了解鲤鱼溪得名的原由以及这儿的鲤鱼不怕人的原因;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说话要清楚、要有条理,说话要具体。

  3、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同偏旁的字的学习与积累,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说话要清楚、要有条理,说话要具体。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板书有课本中的平、翘舌音。

  2、认真读以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找例子。)

  4、一字多义的训练。

  ⑴、学生,并选择正确的解释。

  ⑵、校对、反馈学习情况。

  ⑶、全班齐读泡泡里面的对话。

  ⑷、出示课外练习题目;

  这儿的花可真漂亮啊!

  你的生活费用要省着点花。

  ⑸、学习做练习,教师检查反馈。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你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讨论、交流。)

  3、交流诗句的意思。

  4、齐读古诗。

  5、背诵古诗。

  三、阅读平台——奇妙的鲤鱼溪

  1、朗读短文《奇妙的鲤鱼溪》,要求读得通顺、连贯。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鲤鱼溪里有六七千条不同颜色的鲤鱼;这里的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

  3、你喜欢溪里的鲤鱼吗?为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让我们与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和平共处。)

  四、作业:

  1、写一写你读完《奇妙的鲤鱼溪》心里想说的话。

  2、背诵《清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导语:同学们,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与人类和睦相处,帮助人类做事的动物明星。(教师演示动物图片或录象,并用一两句话从外形、生活习性、特有技能几方面加以介绍。)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动物明星评选会。通过你们的介绍要评出全班的十大动物明星。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力求使你介绍的动物成为“明星。”

  2、介绍方法:

  (1)要想介绍这些动物,你想从几方面介绍。

  (2)归纳小结:可介绍外形(包括形状、色彩、大小、体态、叫声等)

  可介绍生活习性(吃、住、玩、喜好、性格等);

  可介绍特有技能;

  可介绍有关它的传说;

  可以抓一方面介绍,还可以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介绍。

  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分组讨论怎么填写。

  每组选择一位动物明星,大家试着填写。

  2、分组展示,全班评议。

  (1)评议要求:

  填写清楚;能通过档案看出这种动物的特点,使人了解这种动物;语言清楚明白;内容比较具体。

  (2)各组通过屏幕展示明星资料图表,全班按要求评议。

  在评议中发现优点,发现问题,随机指导。

  三、大胆创新,发展思维。

  1、还有么形式可为动物建立档案?

  建立档案袋

  (1)把同种动物当案卡片放到一个袋里。(了解这类动物的特点。)

  (2)把有关一种动物的文字材料、图片、光盘等资料放到档案袋中,外面贴上这种动物的档案卡片。(了解这一种动物各方面的信息。)

  制作不同形式的档案卡片,如:

  名称

  类别

  出生地

  帮助人们的故事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其它

  2、你准备采取哪种形式做?

  第一种:把班里十大动物明星做成档案卡片放入档案袋中。

  第二种:为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动物制作档案。(把有关图片、文字等放入袋中,袋外贴档案卡片。)

  第三种: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分类建档案卡片。

  四、布置制作,评选最佳: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

  2、分小组出一期小报“我喜欢的动物”。

  板书设计:

  动物明星评选会

  外形

  生活习性

  特有的技能等

  表述清楚

  抓住特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

  2.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具准备: 课件一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则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检查预习

  1.读一读(10个词语)

  2.指读课文

  一生读1-3,一生读4-6,一生读7-9.

  三、学习课文

  (一)动画演示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介绍两个人物(魏王,更赢)

  3.更赢是谁呢屏幕打出“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4.指读、质疑: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

  5.大家想不想知道更赢为什么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自由读课文,自找答案.

  6.显示句子“大王,……掉下来”

  更赢不拿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你们信吗魏王信吗从哪里看出

  更赢怎么回答的

  7.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过渡:大家想看更赢试试吗

  (二)动画二演示

  1.谁愿意说说你所看到的.

  2.屏幕显示出§5,齐读.

  3.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的

  4.魏王看了以后有何反映哪个词说明魏王很奇怪

  5.显示出魏王的话,指导读出吃惊的语气.

  过渡:更赢的本事到底大在什么地方呢

  (三)动画—演示

  1.再次演示动画,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质疑

  生:①为什么一只大雁在飞;②为什么飞得那么慢③为什么叫声那么悲惨

  2.有了疑问,谁来解决呢(自由朗读§9) 3.屏幕显示§9

  ①指名读

  ②释疑 相机板书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害怕

  受伤的鸟

  4.练习

  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

  大雁叫得惨,是因为( ).

  更赢从( ) ( )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①讨论

  ②指名回答

  5.更赢的本领到底大在哪里

  6.现在你明白“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四、总结全文 〖HTSS〗

  1.学到这儿,你想对更赢说些什么

  2.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学生现在个人都是学习能手,将来长大后还一定会成为各行各业的能手.

  板书设计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害怕

  受伤的鸟

  惊弓之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完成“我会写”、“连一连”、“背一背”三道练习,培养写字能力,积累词汇。

  教学准备:

  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写字母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读小写字母

  1、教师按顺序书写小写字母

  abcdefg

  hIjklmn

  opqrst

  uvwxyz

  2、学生自由读

  3、分行指名读,评议。

  4、按要求在四线格里写小写字母

  二、认识大写字母

  1、出示书本中的路标,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2、这些字母与小写字母一样吗?

  3、区分大小写,识记。提示学生大小写字母读音一样。

  4、练习书写大写字母

  三、我会写

  1、出示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指名读并扩词。

  3、引导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4、讨论: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5、书空笔顺,并讲解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

  6、教师板演,强调关键笔画。

  7、学生仿写,评议。

  四、连一连

  1、出示八个数量词。

  2、指名认读。

  3.学生按顺序认读图片上的事物,,再独立进行连线。

  4、指名上台板演,订正。

  五、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

  2、分句指名读,评议正音。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选句子

  1、出示图(1),引导观察说话,判断句子表达正误。

  (1)指名说说图片上画了什么?

  (2)学生观察说话

  (3)评议谁说得对,谁说得好。

  出示图片下方的两句话,加以选择。

  A、学生自由读句子。

  B、指名选择表达正确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选这句话。

  C、辨析“已经----快要”意思的不同。

  D、:我们在看图说话时,先要看清楚图上画了什么,再就是要认真思考怎样将画面上的内容表达清楚、正确。

  (4)同样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图片(2).

  二、能说会道

  1、教师讲述《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学生边听故事边看插图。

  2、谈话:你喜欢故事中的小乌鸦吗?为什么?

  3、联系自身,引导说话,启发教育。

  (1)你关心过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为他们做过什么?请先和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

  (3)适时指导学生正确表达,并对学生在发言中所介绍的实际行为进行点评。

  (4)评一评谁做得对,说得好。

  (5)以后你们准备怎么做呢?

  三、课时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都需要大家的爱心,比如无家可归的小鸟,没带雨具的同学,迷路的小朋友,要过马路的老爷爷……他们都需要我们真诚的帮助。

语文教案 篇5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冰花》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教师谈话。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点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指名3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冰花是谁看见的'?是在什么时候看见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相机板书:晶亮。

  (3)冰花多不多?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5)过渡。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点名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他惊奇地喊:“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

  小童为什么觉得惊奇?

  你能像小童一样惊奇地喊一喊吗?

  指名读,评价。

  再指名读。

  指导边说边做动作。

  齐读。

  (3)用“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注意区分同音字“他”和“它”。

  3、范写“见”、“丰”、“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选字填空。(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人自然段。

  (2)小童觉得冰花怎么样?为什么?

  点名读。

  比较:(略)

  (3)指导学生用惊叹的语气读前一句,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后一句。

  (4)尝试背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玻璃上开了这么多漂亮的冰花,真是奇了!如果你是小童,你心里会有什么疑惑?小童问妈妈什么?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花”指什么花?

  (3)指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读好小童的话。

  (4)妈妈是怎么说的?

  (5)分角色朗读。

  (6)指导看图,说说冬爷爷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冰花,还给田野、树木、房屋带来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读。

  2、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你准备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范写“说”、“时”。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四、作业

  细心观察冰花,看能不能帮小童找到更新的发现。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

  ★初步感受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 解题、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感悟

  1.出示思考题

  (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三、 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2、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写的一首诗《赠汪伦》还记住吗?(学生背)这首诗写的是谁送谁的呢?(汪伦送李白)

  2、介绍李白(多媒体)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这首送别诗写的是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送谁到那里。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 唯(wèi)。

  (四)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2、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3、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前两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后两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五)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六)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五、教学结束:

  1、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经典】语文教案10-04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