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4篇[精品]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模仿第1段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要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欣赏动画片段。(没有声音)
看得真认真,发现动画片里都有谁?(小鸭、小鹰和他们的妈妈。)
你还观察到了什么?他们都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那小朋友们想知道小鸭和小鹰的本领是怎么学会吗?(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自己去吧》(出示课件)
齐读课题,提示“自”是平舌音,“吧”是轻声。这3个生字,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准音
1.师:听老师读课文,把你们圈出的生字宝宝悄悄地记在心里。
生:听
2.师:你们想读吗?好,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自己来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读正确。开始吧。
3.学习生字
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由读这些生字,谁会读?小老师领读(纠正错音)
师:在这些生字中我们应该要注意哪些字?
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
生:开“小火车”读
师:这节课是我们班的'男生认真还是我们班的女生认真?
生:男女生赛读
师:真棒!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里的哪个字?哪些生字你早就认识了,是在哪儿见过的?还有几个字宝宝怎么才能记住它们呢?都来开动脑筋想一想。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师:刚才大家表现的都不错,不好,字宝宝的帽子不见了,快来帮他找找。
生:戴帽子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给每个字宝宝都戴上了暖和的帽子。
师:现在,我们来做猴子爬楼梯的游戏。(出示课件)一起读2次,小猴子才更有力气。
师:太棒了!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汉字也有自己的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课件)
师:小朋友自己先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我们一起来叫他们的名字吧
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
师:去掉拼音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出示去拼音的词语)
(指名读(2~3),齐读;比一比哪组读的最好)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生字宝宝和它的朋友,如果这些都跑到课文中你们还会读吗?请小朋友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我。
三、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外面的景色多美呀!小鸭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小鸭看见清清的小溪,会想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1.小鸭这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读读第1自然段,找出小鸭说的话,用“——”画出来,读一读。
指名反馈,指导读出恳求的语气。
2.妈妈怎么说?边读边用“~~~~”画出来,指名读。
3分角色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指名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4.听了妈妈的话,小鸭就去学习游泳,小鸭都会遇到什么困难?(想象说话)
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小鸭,过了几天,小鸭就学会了游泳。(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5.让我们连起来说说小鸭的故事吧。出示:——说:“”——说:“”过了几天,——学会了——
6.练习用上面的句式说话。小猴又来了,小朋友们,你们也帮我编故事,好吗?谁来帮帮他。
四、巩固生字
小朋友这么能干,小猴带来三个句子表示感谢,你们会读吗?
五、指导写字
师:看难不倒大家,小鸭自己学会游泳,你们能自己学会写字吗?你们行吗?我们来写“自”和“己”
小朋友们打开书本113页,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看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样的?自己练习。
师范写“自”和“己”,“自”是什么字加一笔得到?组词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没有出头
生:自己描红,写字
真能干,小朋友都靠自己学会写字。小鹰是怎样学会飞翔的呢?下节课再学。
六、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小鸭说
妈妈说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坦诚地正视错误、乐于接受意见的品格。
【设计理念】
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并且主动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诵、碟、橡、焕、怡、酝、穆、捣、乏、瞎”,会写“酿、耷、朗、诵、例、橡、善、练、焕、酝、肃、穆、氛、皱、捣、乏、瞎”,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练习、焕发、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柔和悦耳、平心静气、不可名状、怡然自得、晕头转向”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教育,懂得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从题引入,引起阅读兴趣。
1.(板书:酿)提问:同学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它读什么?(指名读)
2.围绕着这个“酿”字,一位同学和他的语文老师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看这师生间发生一件什么事?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或与同学合作理解词语。
②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围绕“酿”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指名回答。
四、认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
2.重点指导:
酝、酿:二字都是“酉”字旁,不是“西”字。
“朗”与“郎”比较;“练”与“炼”,“焕”与“换”比较。
注意“善”字的笔顺。
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认真书写。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3.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围绕“酿”字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质疑问难。
1.细读课文,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在课文中作个批注。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疑难或发现。
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刘东东心情的语句读一读。
①指导学生读这些句子。
②互相交流:
A.刘东东的心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讨论:你喜欢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
3.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
(可表达对刘东东及他的语文老师的赞扬;也可谈明白的道理。)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刘东东心情变化的'语句及语文老师真诚接受意见并改正错误的描写。)
四、总结课文,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插叙的表达作用。
2.体会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对表达感情起的作用。
五、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课外延伸。
课后和别人讲一讲自己和老师之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领略美景与趣事。
2.学习本文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并用的写法。
3.感受文章语言略带幽默与书卷气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朗读古诗词)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未知的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爬山,我们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绮丽。登顶,可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今天,我们随着马克吐温的脚步,去勃朗峰来一次绮丽之旅。
二、预习反馈
1、说一说,交流你所知道的作者和勃朗峰
(1)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2)勃郎峰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学研究实验站。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中心。
2、写一写,你所掌握的字音
字词注音,抽生到黑板上完成。
翌日(yì)辚辚(lín)巉峻(chán)拾级(shè)霓裳(ní)隧道(suì)
俯瞰(kàn)穹顶(qióng)皑皑(ái)缭绕(liáo)沟壑(hè)打嗝(gé)纷至沓来(tà)
3、考一考,词语正确的一项
三、交流展示
1、跳读课文,理清思路。
过渡语:可怜可悯,教师引导为什么说乘客可怜可悯呢?物有所值的旅行是什么样的呢?请跳读课文,找一找这一路写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又在这一路遇到了什么人和事?梳理课文之后,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预设(奇),沿途奇美,主峰奇伟,山峰奇险,云朵奇幻;车夫“奇人”经历“奇遇”
2、品读语言
(1)这一路奇丽的风景,经历的奇人奇事,都被我们的作者写进了精彩的文字里。下面请同学们划出文中你觉得最精彩的`句子,品读分析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分组合作,一大组风景,二大组人物)
【交流点拨】①取道黑首欣赏瀑布,“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一连串四字词语,语言整齐,极富文学意味;②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时,用了“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四字词语连用,词藻华丽且用词准确,令人耳目一新。③“车王”赶马车“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等句子,无不暗含着诙谐与幽默,读来饶有兴味,让读者感受到奇人及奇事之乐。
(2)揣摩文中“车王”和“勃郎队长”的说话语气,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来,抓描写,品性格和生活态度。
四、质疑辅正
为什么用了一整段文字描写肥皂泡?
【交流点拨】眼前的绚丽色彩,正像人们透过肥皂泡看到的世界,那样精彩,色彩斑斓,但却转瞬即逝,它们又在无穷地变幻着,不能长久,不能永恒,作者感悟到历史变迁,人世沧桑,个人在时光的长河中非常渺小。
五、拓展延伸
1、国学经典诵读,谈启示
2.小练笔,说感悟
你一定也登临过很多山,也一定遇到过人生中的一座座“山”,也曾生发出无数的感慨吧!请打开记忆的匣子,选择你所遇到的“山”,把你登山的感悟写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交流时说的同学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利,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2、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发现一些音同或音近、形近字,准确区别。
4、读背农谚歌谣。
5、读词语,认识“肩”、“臂”等七个生字。
6、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途径,了解、搜集更多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1、启发谈话: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夜晚的天空,北斗七星最引人注目;清澈的水底,鱼儿总是睁着眼睛睡觉;一碰到含羞草,它就闭拢叶子,多有趣啊!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
3、自由组合,把自己的有趣发现说给自己的好伙伴听。对谁的发现感兴趣,跟他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选择几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交流。可以互相问答,呼吸补充,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大家再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
2、同桌交流观察日记。
3、评一评同学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明白:日记内容重点将观察,以及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是否写通顺了,写出了自己的新发现没有。
4、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5、誊写作文。
第三课时: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张贴栏内张贴。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农谚歌谣。
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教师范读、师生对读。
4、齐读、指名读。
5、试着背一背。
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各自轻声读词语。
2、抽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在自己身上指一指这些器官。
5、齐读。
6、选几个字再组新词。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