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3 13:25:1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15篇(热门)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15篇(热门)

小学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写、字、海、用、浪、机、云、纸、铅、笔”10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课文和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认识新笔画“竖提”,能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描摹“用”和“云”两个字。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能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手写课题: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写这两个字的?

  3、老师写的'这两个字就念(学生齐读:写字)小朋友能自己看拼音识字了,真了不起,那么,现在谁能用“写字”这个词来说一两句话?听老师读句子,记住它,再说出来。 指名学生说

  4、(出示):小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字。(注音句子)提醒学生注意“纸、铅、笔”三个生字的读音,自由拼读句子,指名读、同桌检查读。

  5、古人都是用毛笔写字的,(出示实物:毛笔)这就是一支毛笔,你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笔”?

  6、小学生(齐: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字)我们现在就在桌上用手指来写“纸”这个字,好吗?

  (出示纸的笔顺框,先写左边的绞丝旁,右边有三笔,第一笔是短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37课

  齐读课题

  课文里告诉我们谁在哪里用什么写字呢?

  二、看拼音读课文识字

  这个单元开始,我们要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了,我们学会了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就可以自己看拼音读课文了,不用再听录音跟着读课文了。出示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自己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还有5个生字)读通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试读、评议;

  3、同桌互读;

  4、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5、全班交流识字好方法(海、浪);

  6、老师引读课文

  7、小朋友已经把课文十个生字的音都读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这些生字记记牢。

  8、指名读课文,听清课文里告诉我们谁在哪里用什么写字,

  9、练练耳朵,辨别句式“谁用什么在哪里写字?”和“谁在哪里用什么写字”。

  出示:船儿用浪花在海上写字。船儿在海上用浪花写字。

  飞机用白云在天上写字。飞机在天上用白云写字。

  同桌对读,要求看清字,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教师小结:同一个意思还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说。

  10、看图把句子说完整;

  读图(一)的句子,换句式练说。

  小组讨论,用两种不同的说法,说说图二、三、四的意思,

  11、拓展:还有谁用什么在哪里写字?

  礼花用火星在 写字。

  星星用微光在 写字。

  用影子在 写字。

  用在 写字。

  12、读下面的句子。

  鱼儿在水里吐出泡泡,鱼儿用泡泡在水里写诗;

  蝴蝶在花朵上跳舞,蝴蝶用翅膀在花瓣上写诗;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诗;

  小朋友在操场上跑着笑着,小朋友用笑声在每个人的心里写诗。

  三、指导写字“用、云”

  小朋友喜欢写字,现在我们就来写两个字,好吗?

  (出示“用、云”)出示“纸”的笔顺框,教师指导写“纸”字。

  出示“用”的笔顺框,学生在桌上书空“用”,

  学生写,及时纠正:你觉得哪个字没写好,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凤凰老师说的话及小燕子认真学习的词、句、段并进行朗读训练。

  2、了解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动画片。

  2、学艺鸟儿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揭题。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提出问题。

  2、理解课文大意。

  出示多媒课件:课文自学提纲: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群鸟指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习的结果怎样?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讨论自学题(1),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群鸟跟凤凰学搭窝的事)

  看课文插图动画片,讨论自学题(2)。

  文中群鸟指哪些鸟?(投影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回答,老师出示鸟儿图片)学生说图。那么多鸟来学搭窝,它们学习的结果怎样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不会搭;很粗糙;漂亮、结实、暖和)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课文最后一段)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读出感情。

  二、教给方法,导读理解。

  1、许多鸟都向凤凰学搭窝,为什么学的结果不一样呢?它们各自是如何学习的呢?大家找一找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写群鸟搭窝的。

  指名读第2——6小节,说说这部分写什么内容。(写群鸟搭窝的经过,因为这几小节分别写了群鸟怎样向凤凰学搭窝的,所以可以归纳为一段,就是写群鸟学搭窝的经过。)

  2、学生默读第2小节,用“~~~”勾出老师说的话,在关键词下打上着重符号。再看看猫头鹰听凤凰讲话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大屏幕出示凤凰说的话。

  学生读凤凰说的话。理解“耐心”的意思,理解凤凰说的话。(板书“耐心”)

  指名读猫头鹰想和做的句子,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猫头鹰什么态度?(骄傲自大)从哪些词看出它骄傲?(“话刚开了个头”“只是”“不见得”“有什么好学的”)。练习朗读,以上这些地方说明猫头鹰不虚心,读时要加重语气,速度要适当放慢,把它傲慢的态度表现出来。

  猫头鹰学会搭窝了吗?

  刚才大家跟老师按凤凰怎样教和猫头鹰怎样学这两个方面,抓重点词语这一段的内容,现在你们用“||”把文章按“教”和“学”分开。

  下面请同学们按上述学习方法,分小组自学3——5小节。要求:(1、)找出各小节是写谁学搭窝的;(2、)按“教”和“学”两层意思用“||”把文章分开;(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学生自学、交流学习情况)

  老鹰、乌鸦、麻雀学会搭窝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指名学生将它们的图片和学习的结果相对应。

  师:老鹰、乌鸦、麻雀都没有按凤凰开始教导的话去做,没有耐心地把话听完,而且看不起老师,骄傲自大,满足一知半解,所以没有学到真本领。

  三、挖掘内涵,深入理解。

  默读第6小节课文,用“~~~~”划出凤凰老师说的话,看看有几句,每句讲什么?

  大屏幕出示老师说的话。

  第一句讲什么?(学好一样本领,除了要耐心,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勾出关键词。板书“不怕苦不怕累”。齐读这句话。

  第二句讲什么?(搭好窝要按顺序一步一步付出艰苦的劳动。)找出表示搭窝顺序的词(先、再、然后),再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叼、拌、垒、铺)。

  第三句讲什么?(住这样的窝舒服。)为什么住这样的窝才舒服呢?(因为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从这里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舒适的环境、幸福的生活要*艰苦的劳动来创造。)齐读老师说的话。

  小燕子学会了吗,为什么?再播放课文插图动画片,帮助学生对比、思考。(学生回答,尽可能打开思路。)请学生将小燕子的图片摆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老师小结:小燕子虚心拜师,专心听讲,了解了搭窝的全过程,并且记住了凤凰谆谆教导的话,学一样本领,既要有耐心,又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它学会了搭窝,而且搭的窝漂亮、结实、暖和。

  四、联系实际,理解道理。

  大屏幕出示思考题:学了这个童话故事,你们受到哪些启发,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老师或学生播放课文动画片,学生上台讲故事,并在最后讲明自己懂得的道理。

  板书:

  群鸟学艺

  猫头鹰            学本领

  老鹰      不会搭    有耐心

  乌鸦             不怕苦

  麻雀       粗糙     不怕累

  小燕子   漂亮 结实 暖和 认真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动物习性。

  教学重难点: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说说你喜欢什么动物?现在老师就把一首《小动物歌》送给你们听,好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和动物有关的,叫《动物儿歌》

  2、板书(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4页,自由朗读这首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找出来,划上横线,你一定能够读得又正确又通顺。

  2、同学们都把小动物们找出来了吗?(生边说动物名字师相机出示生字卡片)。

  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呢?快来大声拼读出它们的名字吧!

  3、借助拼音齐读生字

  4、师教读。

  5、挑战读(去拼音,调换词语位置,随点认读)

  6、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它们的名字可有意思啦!你们发现了什么?

  (2)是的,而且它们都是:动物!所以,虫字旁的字都是昆虫类的,和动物有关。

  (3)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跟读)。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快来试一试吧!

  7、再读形声字(课件出示)这些都是形声字,偏旁表示他们的意思,另一半的字表示他们的读音,我们能用形声字的`方法认识这些字吗?

  8、除了这些形声字,还有几个字想和我们做朋友呢!运用猜字迷等方法教认迷、藏、造、网几个字。

  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1、这么美的夏天,这些小动物们可忙呢!我们一起来去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图片,看图说话练习。指导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图上的内容。

  2、齐读儿歌

  3、纠正字音

  4、重点解读。

  (1)捉迷藏”:拟人。

  (2)造宫殿:拟人。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是为了给植物松松土,这样植物的根才能伸得更深,才能长得更茂盛更高。宫殿就是皇宫,蚯蚓就好像在建造自己的家园。

  5、了解“展、捉、造、运、游、结”几个字都是动词。

  6、游戏巩固“我问你答”(师出示动物图片问谁在做什么?生边回答边做动作)。

  四、指导感情朗读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怎么样?现在我们就用同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遍课文吧!

  五、总结课文、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4

  我会读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宇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指名说几个)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什么句子?(学生自由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里,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果树上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来?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朗诵。

小学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三教学思路

  四教学准备: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语;准备小鸟和青蛙头饰。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1在《识字4》一课我们学习了一组成语,大家背一背。

  2板书“坐井观天”“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坐井观天吗?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2、3部分对调)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它们在争论什么?

  3检查生字词语:青蛙、井沿、边际、相信

  (1)比一比,再组词。

  井()沿()抬()开()没()拍()

  (2)用“答”字扩词。

  三讲读课文,悟出道理。

  1你们也争论争论,读一读小鸟和青蛙的话。

  2分角色朗读,在读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和青蛙的语气,抓住它们的'“笑了”有什么不同理解小鸟的讲事实、摆道理,青蛙的自以为是。同时,

  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天到底大还是小?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呢?从哪些话可以看出天很大?抓词、句:飞了一百多里,无边无际。

  青蛙为什么说天小呢?替青蛙想一想,用本子卷成筒状试一试,明白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3戴头饰表演课文内容,深化理解。

  表演当中启发学生理解青蛙这样的人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四总结、拓展:假设你是那只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见识少,看事物不全面

  小鸟

  天无边无际

  四作业:星级:认读词语。

  二星级:积累词语:井底之蛙

  见多识广

  鼠目寸光

  无边无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读一读自己积累的词语

  二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

  1观察8个生字,想一想每个字的特点,找出结构相同的字,先示范写一个。学生仿照写其他的。

  2重点指导写“慢”。

小学语文教案6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读本组教材的导语

  1.学生借助拼音读教材的导语,并思考:好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品质?(爱劳动、爱集体、诚实)

  2.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好孩子,那么你发现自己的身上还具有哪些好品质呢?能说给大家听吗?(说自己的长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

  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要读正确。

  2.再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1)在小组内汇报朗读,互评。

  (2)指名朗读。对于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要给予指正或者同学间进行互评。

  (3)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4)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4.课件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让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小刚和小峰是同班同学。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成绩也不骄傲,老师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儿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庭作业没做完就骗老师说忘带了,小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问:

  你喜欢和谁做朋友呢?为什么?

  5.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如诚实、招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

  (2)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几个是最难记的,动动脑筋,有好方法记住吗?

  (3)读词:虚假、骄阳、傲气、淡绿、诚心、果实、赢了、称赞、招手

  (4)用游戏方法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四、课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对子让学生认读。

  2.鼓励学生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迷宫,迷宫中有许多生字,只要学生读对了读音就可以顺利地走出迷宫了。

  2.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生字掌握得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课文?(生读文)

  二、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思考:通过读,你们发现课文有什么特点了吗?(每一句话上下行字数相同,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或词语)

  2.这就是对子,也叫对联。对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韵脚要收得干脆,不要拖长。

  3.教师拍手示范读,学生一齐拍手读。

  4.教师拍手示范读,学生一齐拍手读。

  (是──非;长──短;虚心──骄傲;诚实──虚伪)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写时要注意什么。

  (本课要求书写的字有五个是左右结构的,都应该写得左窄右宽,但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些细微的差别:短、对二字,只是左边略窄于右边;而冷、淡、情三个字,左边明显地窄于右边。热字中间一点不能丢掉。)

  2.教师示范书写,注音提示容易写错的笔顺和笔画。如:淡右上的火要捺变点;情字右下的月第一笔是竖,不是撇等。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对子,请把它写下来。

  2.课外收集一两条对子,读给同学听。

小学语文教案7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通过读文,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一、复习

  指名读词语

  二、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一)、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学习第2、3段

  1、出示投影: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三)、学习第4——6段

  1、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2)“啊”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还有哪个词也可以表现这种心情?是什么使“我”如此惊喜?

  “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

  (4)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变得——(),高兴的是什么?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

  四、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一)小组上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学生评议,补充。

  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二)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1、出示: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师点拨。

  2、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3、出示:

  “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三)、交流第4——6段

  1、交流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

  2、“于是”可换成什么词?渴望雪儿好起来干什么?作者见到雪儿展翅飞翔时,心情会怎样?

  展示朗读。

  五、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针对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1、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六、达标测评:

  完成《新方案》中“巩固练习”部分。

  教后记:

小学语文教案8

  一、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只要……还……"造句。

  ⒊学习课文打比方,作表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⒋理解蓝鲸的样子,生活习性和用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实现感情。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大海无边无际,波浪滚滚。海面上,雪白的海鸥在盘旋。可是你们

  知道吗?海底更是一个奇异的世界。那里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海洋里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

  二、自读课文,了解自然段段意。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画出生字词,读好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思考自然段段意。

  ⒉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三、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放录音)

  2、课文向我们介绍蓝鲸的哪几方面?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⑴用熟字换去偏旁的方法记忆:饭

  ⑵用部件组合方法记忆:浮 舌 吞 速

  ⑶重点提醒。

  吨 迅

  2、指导书写。

  吨 浮 左窄右宽 迅 速走之旁要包围得当。

  五、作业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本》上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课文

  ⒈讲读1.2自然段。

  ⑴指读1、2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蓝鲸大)

  ⑵细读第1自然段。

  从那儿可以看出蓝鲸很大?

  指导读第1自然段。(强调最大)

  过渡:读了这一段,我们知道蓝鲸很大,可蓝鲸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学了第2自然段

  我们就明白了。

  ⑶细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蓝鲸很大。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帮助理解句子和词语。)

  第一句:把大蓝鲸比作什么?"简直"突出了什么?(惊讶)

  指导用惊讶的语气读句子。

  这一句用什么方法写蓝鲸的大?(打比方)

  第二句:"30多米"大约有几个教室长?体会一下"170多吨"300头黄牛的这里重量。

  指导读句子,突出几个数字。

  这一句用什么方法写蓝鲸的大?(列数字)

  第三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蓝鲸的嘴巴特别在哪儿?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指导读句子。

  指名说说这一句的写作方法。

  第四句:"鲸须"是蓝鲸嘴里的皮,可以过滤食物。

  鲸须就有3米多长,就像个大型的扫把,这说明了什么?(大)

  小节第二自然段,板书。

  观察图画,练习说话。

  图上画了什么?

  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说蓝鲸的个子很大吗?

  2.讲读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3 自然段。

  ⑵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⑶逐句理解。

  ①看图理解第一句,理解蓝鲸名字的由来。

  ②蓝鲸的行动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它的行动很快?

  ③指名朗读第三句。

  这一句写蓝鲸干什么?(看图)

  看图理解。

  你觉得蓝鲸呼吸怎样?

  ④自学第4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齐读第三自然段。

  ⒊讲读第4自然段。

  ⑴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蓝鲸干什么?蓝鲸吃东西有什么特点?

  ⑵默读2、3、4句,边读边圈出描写蓝鲸吃食的动作的词。

  ⑶齐读第五句。这一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食量大的惊人?

  指导用惊讶,惊奇的语气读第五句。

  ⑷小结第4自然段。

  三、课堂练习。找出课文中用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句子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案9

  一、设计理念

  《家乡环境》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课文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生在历时两周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在进行此次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主动搜集各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之情,让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过去的环境状况,培养环保意识。

  2、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观察、访问、资料收集整理)获取知识,了解某一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

  4、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三、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讨论确定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组合活动小组,小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组内分工。

  第二课时:将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第三课时:学习成果展示,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学习成果展示

  1、小组合作把设计的环保宣传标语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2、小组通过手工活动设计身边环境的版图。

小学语文教案10

  设计理念:

  《丑小鸭》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在教学中应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的故事,关注人物命运的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的时间和吸收内化的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课堂教学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上面,指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多元化感悟。立足教材实际,关注学习起点,科学确定三维目标,尊重个性化解读,正确把握文本核心价值,做到“多元而有界”,“统一而丰富”。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2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读准“零、恼、鹅、嘲”等几个宇的字音,重点指导书写“蛋、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逆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1、2、3自然段;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看过哪些?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童话之王”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丑小鸭》。

  3、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运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暖烘烘”、“毛茸茸”、“瘦瘦的”、“吓唬”“扑嗒扑嗒”、“又惊奇又羡慕”“芦苇”,指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6、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相机学习1-3自然段。

  7、想一想,它为什么叫“丑小鸭”?并指导读好第二段。

  8、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其他人是怎样欺负“丑小鸭”的。然后创设情景演一演,最后指导读出丑小鸭的伤心之情。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丑、蛋、负、姐、单”五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蛋”,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11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转盘图”,“转盘图”下面是这组形声字和他们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和插图。儿歌编入了新学的大部分字词,为学生理解字词提供了语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插图再现了儿歌的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儿歌。第三部分是本课安排的生字、新的偏旁部首及供学生描红的红色田字格。

  2、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6、学会本课生字

  7、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学重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情朗读

  4、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5、教学准备

  自制转盘、田字格、小卡片

  6、教学时间

  2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出示字盘)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2、认识字盘上的几个偏旁

  (1)你们认识哪几个偏旁?说说意思。

  (2)学习竖心旁

  (3)想想这个偏旁与什么有关。

  3、转动字盘

  (1)出示:青

  (认读)

  它找了许多好朋友,组成了许多新字,你想认识他们吗?瞧:他们来了。

  (2)转动字盘,出示组成的生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8》。

  (3)出示课题,齐读

  2、学习生字词

  1、学习“清、晴、睛、情、蜻”

  (1)转动字盘

  (2)出示

  (3)自由读准字音

  (4)说说在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5)理解字义

  仔细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左边的偏旁不同,右边相同。)

  我们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的意思,大家讨论讨论。

  (6)揭示形声字的特点:这6个字都由左右两部分组成

  (7)它们的读音和右边的“青”有关

  (8)它们的意思都和左边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

  (9)左偏旁是形旁

  (10)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11)说出这6个字的声旁、形旁。

  (12)认读生字

  (13)巩固字音。

  2、学习“洁、坐、事、眼”

  (1)理解字义;小组试用其中的'一个字

  (2)先组几个词

  (3)再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4)扩词、说话

  (5)相机出示词语。小组认读

  (6)字音难读的多读几遍。

  (7)四人小组展示读

  (8)提醒大家注意容易读不

  (9)好的生字词。(“眼睛”的“睛”、“事情”的“情”都读轻声)

  读词

  (10)反复

  (11)认读

  (12)加深巩固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写“洁、坐、事、眼”

  2、认读

  3、指导:

  洁、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眼”与“很”比较字形

  坐:指导笔顺,上面的“人”要写紧凑,“竖”压在竖中线。

  事:指导笔顺,上下写紧凑,“竖钩”写在竖中线,第一笔“横”写得长一些。

  5、教师范写。

  四、作业

  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1、复习字词

  2、认读

  3、指导看图

  4、学习儿歌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看图填字的游戏。

  (出示课文插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说话完整。

  2、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就写了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

  (1)出示黑板:天气(),池水()小()蜓,大眼()飞来飞去捉蚊虫。

  指读、齐读

  (2)老师发给四人小组各一套字卡:清、晴、睛、请、情、蜻,组员讨论完成:括号里可填什么字,为什么要填这个字?

  (4)同学们齐读句子

  (5)指导背诵

  (6)加动作可以进行表扬

  (7)词语延伸

  出示黑板:

  青、清、晴、睛、请、情、蜻

  ()坐()蜓()天()香

  ()菜心()眼()邀()

  事()年()山()水秀目不转()

  想想横线上应该填上哪几个字,并说说理由。

  齐读

  7、分析字形

  8、指导朗读

  学写“清、晴、睛、情”

  (1)指导: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教学“竖心旁”:指导笔顺

  (4)左右两点不

  (5)要写在一条线上

  (6)左边低右边高。

  (7)学写“捉”

  (8)教师示范,学生描红。

  10、作业

  完成《习字册》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材分析:这小童话讲述了荷叶姐姐给别人遮雨自己却淋着的故事,赞扬了她乐于助人的品质。这又是一优美的小散文,体现为语言的优美,画面的优美,情感的优美和的优美。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体会合作的快乐。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荷叶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荷叶姐姐舍已为人的品格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鱼、蜻蜓、青蛙在雨中的荷叶下快乐交谈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在根据自己的想像想一想,她们之间在说些什么?现在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

  二、初读感知,读书悟理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把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3、导朗读,读中抒情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荷叶姐姐给别人遮了雨,自己却在雨里淋着“引导学生读出心疼表情的语气。来体会荷叶舍已为人的品格。

  第六自然段中“荷叶上的水珠闪着亮光,那是荷叶姐姐高兴地眨着眼睛笑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幸福的语气,体会荷叶姐姐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

  三、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助人为乐的事。

  板书:

  荷叶姐姐

  ╱ 小 鱼 ╲

  荷叶姐姐为 ━ 蜻 蜒 遮 雨

  ╲ 青 蛙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内容:

  第1课 计划明天(活动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现和设计策略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二、尝试训练 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

  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

  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

  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

  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

  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三、提出要求

  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五、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教学内容:

  第2课走迷宫(活动一)

  教学目的:

  (1)能大胆想象和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的或立体的迷宫。

  (2)收集有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收集多种材料,掌握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养成有序地习惯,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出示:迷宫大挂图、计时表、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 若干个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学生监督计时,每隔lO秒报时一次。

  2.学生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学生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宫。

  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二、了解迷宫的相关知识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三、分解迷宫图 的设计方法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4.学生讨论设计迷宫图:

  (1)构思主题,启发学生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如: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 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

  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 对比。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

  如:秋千、索道。

  四、创作平面迷宫图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五、评析作品

  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2课走迷宫(活动二)

  教学目的:

  同前

  教学过程:

  一、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二、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三、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小结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提供的材料,还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太阳》、认字。

  教学目标:

  1、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本课应认识的生字;

  3、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

  同学画一幅《俺最喜欢的太阳》的画;

  老师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后羿射日》录像带、录音带。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太阳》。今天,俺们学习课文《太阳》,齐读课题三遍。

  生:齐读《太阳》三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

  生:喜欢!(齐声)

  师:你们把自身“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齐声)同学争先恐后举起了自身画的“心中最喜欢的太阳”。

  师:你们心中的太阳真美呀!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自身“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告诉小伙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太阳?

  生:四人一小组,每个人分别指着自身的画,用语言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师:(在巡视一周后)挑选了几幅有特色的同学作品,用实物投影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请这几幅画的小作者在全班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刘睿轩同学说:“俺希望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太阳。春天,太阳是绿绿的;夏天,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秋天,太阳是金黄金黄的;冬天,太阳是银白色的。”……

  ──彭子懿同学们:“俺最喜欢拿手机的太阳,假如天气太热了,俺给他打个电话,他就在家休息;天气太凉了,俺就打电话让他出来。”……

  ──傅培成同学说:“俺最喜欢大海上的太阳。因为,大海上的太阳最美,最美。”……

  ──还有的同学说:“俺喜欢太阳,因为太阳带给俺们光明和温暖,是太阳把世界照得更加美丽。”

  ……

  师:给这几位同学奖励了小红花。并让学习小组长根据小组学习交流情况,给小组内同学奖励。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书中插图老师也画了一幅)“心中最喜欢的太阳”,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想!(齐声)

  师:配乐朗读课文《太阳》。

  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说出了课文内容。

  师:(根据同学说的内容,分别在黑板上出示诗句)。指读课文《太阳》后,让同学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读、圈生字。

  师:同桌互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会读课文的同学举手,(会读的很多,举手的同学很多),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朗读。不会读的同学指着课文跟读。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请坐。小组内学习本课生字。

  生:四人小组有秩序学习。

  师:巡视同学学习情况后,“开火车”,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认字情况。

  生:生字同学掌握较好。

  师:齐读课文。(让同学看着黑板)

  这篇课文这么美,可惜太短了,俺给这首诗加了一句,你们听行吗?“在画纸上,太阳是从同学们的笔尖跑出来的。”……

  生:(笑了),可以,可以!

  师:有谁愿意帮老师把这首诗再写下去?

  生:(纷纷举手,唯恐落后)

  有的说:“在沙漠里,太阳从沙子里钻出来的”。……

  有的说:“在山里,太阳是从山坡上爬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在书中俺看到,太阳是一颗恒星。”……

  师:同学们,不但会画太阳,而且还写了关于太阳的诗。回家你把自身续编的诗,请爸爸、妈妈写在你的资料本上。有关太阳的资料很多,你们找到了些什么?

  生:同学纷纷举手,交流自身的资料。包括谜语、歌曲、儿歌、科学知识、图片、故事等。

  师:给搜集到资料的同学们奖励“小星星”。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资料,在活动课上,俺们还要进行交流,希望同学继续搜集、整理、空虚有关《太阳》的资料,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观看。

  播放录像片《后羿射日》。

  生:同学饶有兴趣的观看,直到下课铃响了。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背诵第二、四自然段,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无限生机。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想想这首歌是唱什么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简介锡林郭勒草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生字,读读记记。

  3、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4、想想:课文主要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哪些特点?

  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词,回顾课文内容:以拉幕的形式一组一组出示词语、句子。

  光芒草滩牧民宝镜铃铛花山丹丹花

  广阔欢腾矫健安闲满眼绿色一碧千里

  铺向覆满挥舞骑马撒欢儿捉迷藏

  1.草原上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2.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3.各种各样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2、3两句中有一个多音字:散(sǎn)落、散(sàn)发)

  4.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过渡:

  那你们还记得课文是怎样描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吗?

  好,快快打开语文书找到课文快速浏览一下找出概括草原特点的句子。

  板书:广阔美丽

  欢腾

  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大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它是个欢腾的世界?

  二、理解感悟:

  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现在我们先轻声自由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这部分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让你从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美丽?

  你能分别找出描写野草、湖水、野花的句子吗?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你们找的的`一样吗?对不对?

  在白板上用红圆圈圈分别圈出野草、湖水、野花三个词语

  指导朗读:无论是山岭上、深谷里,还是平原上,到处都覆盖着青青的野草。绿得广阔!绿得美丽!请你自己读读这段话,读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带给我们广阔美丽的感觉吧!同桌再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还从哪儿描写草原的广阔美丽?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再出示对比句:草滩上嵌着湖水。

  “嵌着”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嵌着”指什么?出示图片:这是一洼什么?这又是什么?这有多少湖水

  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让你想到了什么?通过想象神话故事中宝镜的样子、作用,体会湖水的神奇与美丽。指导朗读句子。

  野草和湖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美丽。课文又是怎样来具体描写野花的?指名读一读书中句子。出示图片:这就是文中说的三种花,指图解释。

  只有这三种花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在白板上把“各种各样”这个词用红笔画上括号。

  学生欣赏欣赏课件中野花组图,谈感受。

  过渡:在青翠的草地上,点缀着婀娜多姿的野花,它们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读吧!并指导朗读。

  作者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一碧千里的野草,然后描写了清亮的湖水,最后写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这一自然段是从这三个方面写出了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再看1、2自然段,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么?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让我们用心来感受这里的广阔而美丽。愿意背诵的同学试着把他背下来。

  (二)草原是欢腾的世界

  (1)认识过渡段

  出示句子:(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请同学们看课文,这句话是文中的哪个自然段,齐读

  师:这句话前半句总结了上文,后半句又把我们引到了下文,很自然的把上下文连起来了。你们猜猜下面该写什么了?

  为什么说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呢?我们一起来自学第四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用心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场面描写表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汇报交流

  这么欢腾的场面你们想看看吗?

  播放视频《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完指名说一说

  过渡:草原上这些充满生机的人和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动物,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构成了一幅大草原欢腾的画面,令人陶醉。谁能用欢快地声音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品味。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同学们让我们把大草原那美丽、欢腾的场面永远记在心中吧!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

  2、(点击白板视频连接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领略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独特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了那里的民族风情。今天这次愉快的草原之旅就要结束了,在歌声中让我们共同祝愿广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四、作业

  1、背诵第2自然段

  2、选做:自己或者和小伙伴合作画一幅草原美景图。

  板书:

  锡林郭勒大草原

  野草

  广阔美丽湖水

  野花

  欢腾动物人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鲸》教案 12-2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2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31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09-02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 09-0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