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12-20 09:06: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作为分式方程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分式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又为以后的教学 应用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在教材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与作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分式方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之一,探索分式方程概念,明确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知识点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入手:

  1、在实际问题中充分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并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分清楚分式方程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⑴方程式里必须有分式,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的充要条件。

  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通过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就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教学时应充分体现这种化归思想的教学。

  三、总体反思

  首先是学生如何顺利的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书本给出两个例子较难,按照书本的引入,一开始课堂就可能处以一种安静的思维,处于很难打开的状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所以才在学案中搭梯子降低难度,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会愿意继续探索与学习;实际问题的难度设置上是层层深入,问题也是分层次性,能够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体会与感受。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教师自身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预设问题能力,课前充分备好学生。例如:以前学过整式方程,我们以前只是说一次方程之类的,没有系统的归类它是整式方程。如果不事先详细解释清楚整式方程这个词时,合作探究二进行的就不会很顺利。

  最后,我们应让恰到好处的鼓励语和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增强自信,在愉悦中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应在教改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分式方程在整个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入手:

  1、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分清楚分式分式方程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⑴方程式里必须有分式,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的充要条件。同时,由于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所以将其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求出的解就应使每一个分式有意义,否则,这个根就是原方程的增根。正是由于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在解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通过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就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教学时应充分体现这种化归思想的教学。

  3、解分式方程时,如果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写出将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的步骤来,从而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找出最简公分母。

  4.对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

  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已经十分了解,学生在解方程中一般的方法完全能够解决,在这个问题中不用过多的用时间,所有的时间全部放给学生去练习,重点让学生去练习检验这一步骤。

  通过学习,学生感到学的容易,老师教的轻松。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07-03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07-18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04-22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06-12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4-16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5-30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6-21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1-26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优选)06-29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