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

时间:2021-01-14 15:00:1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1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清香袅袅。我对自己课堂设计的要求:大气、精致、和谐。大气就是有学科教学思想的支撑,整堂课有明显的教学主线;精致就是把思想落实到教学细节;和谐就是实现教与学关系的协调,顺应学生学习,然后发挥教师的教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要有三个关注:关注课程——从课程的视角,语文课应该凭借教材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本领,同时积累语言,留下美好情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同时重视教师的教,教师要教会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教材——尊重文本内在的规定,按照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进行教学,同时不对教材进行过度挖掘。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教会学生“咬文嚼字”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首先看学生对课题的理解,让学生凭借学习经验说说对整篇文章的感受,目的是看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要求学生用“咬文嚼字”的态度读出自己的滋味,实现主体性阅读,目的是让学生亲近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学习第三自然段,实现教师教的作用,总结出一咬二嚼三回味,咬出滋味、嚼出意味,读出韵味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中练习,让学生更熟悉这种方式。最后,让学生分别进行6、7、8自然段的学习,检验学生学习的程度,同时开掘更大的空间。

  从整堂课的执教情况来看。遵循认知规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随着教学的缓步推进,学生慢慢学会了品味词语。对“别出心裁”和“随时随地”的品味,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尤其是对公路是线谱、汽车是音符、房舍是音节线的想象。为学生提供空间的课堂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

  由于时间关系,后两部分的教学并没有进行。第三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质疑,让学生进行反思性阅读,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第四部分根据这篇文章的典型特色,让学生打乱原文的顺序再去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认识,同时实现创造性的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这样的阅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本。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2

  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教材第八单元的配套选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维也纳生活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

  从文章的题目看来,音乐与维也纳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美源于音乐,音乐让生活平添一份诗意。生活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让学生领悟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是本堂课的重点。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说学一篇课文,不如说是让学生进行一次精神文化之旅。所以,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理解课题中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了解维也纳民族的风情特点,积累并运用其中优美的语言。上完课后,觉得自己既有做得好的地方,达成了既定目标;也有没有考虑周全的遗珠之憾:

  一、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选读课文是语文教材中的一块“处女地”,平时在教学中很少有时间带领孩子去读去感悟。其实,它们是我们一线教师由手把手地“扶”学生到“放”学生的阶梯。对于精读课文而言,它是一个补充,更提倡孩子的自习自得。编者的意图很明显,《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应该是与第八单元“感受异域风情”相配套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感受文章中何处体现了“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其实文章中既有听得到的音乐,声声鸟鸣,酒馆中的华尔兹乐曲;也有听不到的比如花艺钢琴,蜿蜒的小道。我引导孩子从听得到和听不到两个方面去感受,倡导孩子自主研读,收效较好。

  二、尊重学生表达欲望,锻炼学生读写水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重中之重。所以这节课,我也把积累、品悟、运用作为课堂的主线。先引导孩子积累文章中“……又……” 、“……而……”这样类型的词组。然后体会这样用的妙处,最后在孩子们感受到维也纳处处有音乐后,创设情境说说自己如果来到维也纳会做那些与音乐有关的事情?并运用上刚学过的词组类型,孩子在每节语文课上写一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短时间内并不能掌握的了多少,或许有的学生还写得不是很好,但至少种下了一粒粒思维的种子,及时给它们浇浇水,总会长得快一些。

  当然,课堂上永远都有遗憾。经过专家的点播,我也发现有一些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还不是很恰当。比如在感受鸟儿的音乐时,如果能抓住“婉转、悠长、嘹亮”去体会鸟儿的鸣叫好像音乐是否会更好?比如在课堂最后能不能再回到课题让孩子自己说说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再比如在朗读指导时,让男女生配合读两种钟声的不同,是否能更到位?总之,纰漏引发了我下一轮的语文之路上的思索。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3

  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维也纳生活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在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情况下授课,用资料来充实课文显得十分必要。同学们或许听说过维也纳,了解它是个音乐之都,但对维也纳并不一定有直观的认识或者深刻的印象,所以课前谈话时,我先和学生交流了对维也纳的认识,并通过谈话、课件补充展示了维也纳的名胜景点,雕像作品、音乐家、音乐类型等等。

  拿到教材后,我反复读文想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本文是第八单元的配套选读课文,语言风格上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文章的中心句是: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全文想要让学生感受的是维也纳生活中的一点一点无不与音乐相关联,感受、品位维也纳音乐之美、生活之美是重中之重。

  本课篇幅较长,其中有不少难读的多音字,形近字等。字词教学时,我选择了部分难读词、多音词、形近词、构词方式相同的词一一罗列,集中进行教学,正音、正形。而部分重要词语则在语段教学时渗透,理解意思。

  为理清教学思路,在选择教学主线时有些苦恼,最后,确定了以字词教学时的“随时随地”一词渗透到文中的句子“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通过寻找维也纳无处不在的音乐,理清课文的四大块内容,即音乐存在于维也纳的鸟鸣、鲜花、道路、酒馆中。从中心句深化到这几大块内容颇有难度,而抓“随时随地”一词,学生很容易能够发现音乐的存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流程较为顺畅,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

  这次授课时间仅为35分钟,若想将四个版块细细讲解一定是不够时间的。因此,我将重点放在鸟鸣和酒馆两个版块的教学中。通过“富于形象”一词体会鸟鸣声中音乐的旋律,展开想象,补白文中未写的其他鸟儿的歌声和形象;了解园艺家在设计鲜花钢琴时的别出心裁,体会维也纳人心目中音乐与花的重要;通过音乐家的名言,理解何谓“铺满音符”的道路;在酒馆中体会音乐与欢乐的无处不在。为唤起学生的共鸣,体现朗读的重要性,在理解重要语句后,我用不同方式进行了朗读训练。用说话练习、想象填空、将语段改编成诗歌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中,学生渐入佳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然,由于准备时间的仓促,课堂上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在教学“鸟鸣”部分时,我设计了一张表格,体会鸟儿的音乐形象。这一环节费时较久,也未达到预期效果,略嫌多余。在课前谈话时,若能和学生交流一下“圆舞曲”的概念,那么,在教学四个版块后,理解维也纳的生活和圆舞曲的关联,再回归课题“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一切就会更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2.《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

3.春天圆舞曲作文

4.青春圆舞曲作文

5.青春圆舞曲作文2篇

6.《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7.《花脸》教学反思

8.体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