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10-17 08:32:1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有学生48人,后进生约20%,中等水平学生约60%,20%的学生学习得更好。中学生占大多数。本学期,学生应扩大视野,增加知识,动手动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圆的特点;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圆周长和圆面积可以正确计算。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学生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计算百分数,可以解决一些关于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解决比例;看比例尺,理解正比和反比的意义,判断两种数量是否成正比和反比,用比例知识回答更容易的应用问题。

  4.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特征,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

  5.初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阅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阅读和制作含百分比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的统计图绘制方法。

  三、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圆7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百分比15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比例12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圆柱、圆锥10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简单统计1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总复习23课时左右

  四、改进教学措施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通过创造情境环境,摆脱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设计CIA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使用简单的自制教具加深学生在教学中的理解。

  3、注重知识的惯性和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五、安排教学业务学习及相关教学活动:

  第一周:学习新的教学大纲,了解其精神本质。

  第三周:研究教研课题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

  第五周:进一步学习制作简单课件。

  第八周:研究新教学、实践课、复习课的类型和结构。

  第十周:总结阶段性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第十二周:总结期中考试的问题。

  第十五周:研究期末考试总复习的相关事宜。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习

  三、教改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班级情况总体分析:

  五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学期及格率均为98%,优秀率达7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五、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1、方程(8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2、确定位置(2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教学重点: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认识分数(10课时)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五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6-01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4-06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3-09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03-19

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7-04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6-1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5-29

(精选)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6-1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经典)05-2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