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时间:2024-10-17 13:46:5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6—8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八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

  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3)督促学生做好当堂知识的背诵与记忆。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4、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白板教学。

  5、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6、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7、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8、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次日期工作要点

  第1周8.31—9.4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9.7—9.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3周9.14—9.18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4周9.21—9.25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5周9.28—9.30鱼

  国庆长假

  第6周10.8—10.9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7周10.12—10.16动物的运动

  第8周10.19—10.23鸟哺乳动物

  第9周10.26—10.30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10周11.2—11.6社会行为

  第11周11.9—11.1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2周11.16—11.20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3周11.23—11.27细菌

  第14周11.30—12.4真菌

  第15周12.7—12.1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6周12.14—12.18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病毒

  第17周12.21—12.25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8周12.28—1.1从种到界

  第19周1.4—1.8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20周1.11—1.1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21周1.18—1.22复习并迎接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1)通过学习,认识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在不断进行着。

  2)通过学习,认识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其中人的个体,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单细胞受精卵。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们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重要性,产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倡导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六、周课时计划

  第一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五周: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六周: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七周: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八周: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九周: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十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第十二周:动物的行为

  第十三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十四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第十五周:人的生殖人的新个体发育

  第十六周:动物的生殖动物的发育

  第十七周:植物的生殖

  第十八周: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06-12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08-16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1-16

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06-09

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6-11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06-26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05-23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01-17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06-25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