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微课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一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第28页。教材分析:
《倒数理解》是人民教育版六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为以后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归结为乘数的倒数。因此,它是学习分数除法计算、沟通分数乘法和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通过几组乘积为“1”分数乘法的算式,积累学生对倒数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学习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中接触了一些倒数知识,但倒数概念的建立非常不系统、不牢固。他们不会用语言描述倒数的意义,在写作方法上也会犯错误。他们认为倒数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的位置,把倒数的意义和数倒数的方法混为一谈。
学生对倒数的理解仅限于一个数,或者倒两个数。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倒数知识。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了探索“倒数意义”和“求倒数方法”的过程,学会了运输用数学思维的方式思考和发现它们的规律;借助直观渗透数学知识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1”的重要作用。
3、初步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的良好素质。体验数学的特点,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
2、经历倒数意义概念的形成过程。
3、要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和求法的意义
数学难点:理解“相互作用”的意义,明确倒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独说一个数是倒数。
三、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好!首先,请欣赏两张图片,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不难发现,这两张照片都来自美丽的江南水乡,都有美丽的倒影。 中国有许多有趣的汉字,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汉字,你能找到什么?
吞————吴杏————呆由————甲
(1)试着按照上述规则填写下面的数字。 4125 —()—()—()—()7238
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命名这三组数吗?我们把有这样特殊规律的数字命名为倒数。
(2)揭示主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一节的倒数理解。
2、探究新知
关于倒数,学生们想知道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倒数,倒数有什么性质?
(1)学生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3817151×= 5×= = ×12= 83515712
不难发现第一个特点:每组乘积为1;
第二个特点是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都交换了位置。我们称这两个具有这些特征的数字为倒数。
第一个概念必须是两个数,其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样我们就可以称这两个数为倒数。
“互为”是指相互、相互的意思。以=1为例,因为因为×=1、所以互为倒数,也可以说倒数是,反过来的倒数是。不能单独说哪个数字是倒数,或者哪个数字不是倒数。
3、回顾与总结
我们需要判断两个数字是倒数还是一个数字倒数。我们只需要看这两个数字的乘积是1还是他的分子分母是否交换了位置。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开始时,通过两张图片和汉字引入新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相互行动”和“上下交换位置”的含义,从而清除新知识构建的语言理解障碍。并在课堂上多次强调表达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运用数学语言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讨论和质疑。
本课我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教师通过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伙伴的身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组织自己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犯错误,在纠正错误中体验成功。特别是在探索倒数的意义和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总结和总结。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体验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从而找到求倒数的方法。设计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所有的知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发现”。
“倒数”学习适合学生开展观察、比较、思考、总结等教学活动。一方面,学生可以尝试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加深对“倒数”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数学活动机会,探索讨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通过课后巩固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随着学生情感参与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再次激发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最后,在课堂总结中再次提出问题,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微课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国学课教学计划04-01
写字课教学计划02-06
合唱课教学计划08-27
舞蹈课教学计划10-21
语文微课教案范文07-17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5
美术课的教学计划09-26
文化课教学计划10-18
劳动课教学计划05-18
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