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4-12-30 13:29:2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6人,男生14人,女生12人,学生分别来自周围六个村庄,有一名是新转学来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教材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以家乡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教育。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讲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 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以家乡的文化、 民俗为中心,在前两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部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知道家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学会批判的看待这些问题;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情感态度。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现代化迎评工作为契机,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积极贯彻落实市教研室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的具体要求,我校拟在11月份深入开展“科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课堂研究月”活动。这次活动旨在通过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学习,解读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力争打造一支合格、高效的教师队伍。

  二、学科评审小组成员:

  品德与社会(生活):xx

  科学:xx

  综合实践 动:xx

  三、活动安排: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姜堰市小学常规,解读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习、理解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懂得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检查备课,随机听课。学校将组织人员随机听课,及时交流,检查督促科学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器材,认真指导学生实验,填写好实验报告,收集整理好教学成果,同时对随堂课进行等级评价。

  3.撰写教学反思。

  对有效教学教研月中新颖的有效教研形式、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共性的'收获与问题、磨课中最受启发的课例等感受进行反思,形成有质量的反思心得,并将其作为自己今后发展提升的又一新起点。鼓励教师互通有无,将高质量的反思交流、投稿,由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

  四、具体工作:

  第10周:

  1.组织教师学习姜堰市小学常规。

  2.解读学科课程标准。

  3.学习课程改革要求。

  第11周:

  1.组织学习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

  2.举行优质课比赛活动。

  3.组织听课。

  第12周:

  1.检查备课。

  2.检查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

  3.随机听课。

  第13周:

  1.了解学生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资料收集情况。

  2.上传教学反思。

  3.组织交流有效课堂研究月活动心得。

  4.组织教学反思论文评比活动。

  姜堰市淤溪中心小学

【小学四年级品德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22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06-27

四年级品德上册教学计划11-2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7-01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8-15

[优秀]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7-05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28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0-03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8-12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5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