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计划范例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教学计划1
一、 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习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地气质,提高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 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 教学效果
完成。
四、 教学手段
1、 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 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示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握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五、 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 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 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 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舞蹈教学计划2
一、教学总思路
舞蹈课要以审美为中心。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形体动作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舞曲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总内容
本学期将会带领学生学习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及第三级教材 。
三、中国舞蹈考级教材特点
1.动作设计简单、易懂
2.音乐欢快,贴近低段学生的心理。
3.教材以边唱边跳为主,更符合低年级的学生。
四、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五、能力目标
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六、舞蹈课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形 体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 力得到不断提高。
七、教学对策
教学重点:
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本学期的舞蹈课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美。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舞蹈教学计划3
一、舞蹈教学计划
本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几种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后踢步、踵趾步等。并通过多个小律动的学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舞蹈教学要求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歌表演、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16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工作:
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愉快地随老师学习舞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p;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8-8: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上课时间7:00-8:30,请家长提前十分钟来园,可进教室观看幼儿表演。不要在门口张望,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家长要坚持送幼儿来园上课。
2、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准备一瓶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压脚背跪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下课常规等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手部动作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后,站立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准备一瓶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2、交待家长回家注意幼儿的坐姿和站姿。
第三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弯曲后上伸,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2-8:双手曲肘夹在腰部,前后摆动(握拳),脚做小跑步3-8:双手五指张开遮眼,伸左脚做踵趾步;
4-8:手按节奏拍手后双手打开,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间奏:重点练习脚尖脚跟踢步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盘腿坐、伸腿坐的正确姿势。
第四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踵趾步、伸腿坐、上、下课常规等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
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踵趾步的正确姿势。第五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踵趾步、盘腿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学习勾绷脚,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脚尖随音乐节拍做勾脚-绷脚,提醒幼儿面带笑容。腰部动作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动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3-8:重复第一个八拍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
6-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手部动作及腰部动作
第六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勾绷脚、手部动作、腰部动作、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弯曲后上伸,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2-8:双手曲肘夹在腰部,前后摆动(握拳),脚做小跑步3-8:双手五指张开遮眼,伸左脚做踵趾步;
4-8:手按节奏拍手后双手打开,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间奏:重点练习脚尖脚跟踢步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手部动作及腰部动作
第七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正确的站立姿势、上、下课常规等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小律动《萤火虫》: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两队变成一队
2-8:双手做小鸟飞-身体由1点侧向3点,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由下向左上方举,五指抖动,反复一次;4-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一队变成两队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两只老虎》,请家长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的正确姿势,及小律动《萤火虫》。
第八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正确的站立姿势、上、下课常规等2、复习小律动《萤火虫》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两队变成一队
2-8:双手做小鸟飞-身体由1点侧向3点,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由下向左上方举,五指抖动,反复一次;4-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一队变成两队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萤火虫》,锻炼幼儿的胆量。2、练习小碎步的正确姿势,及小律动《萤火虫》。
第九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伸腿坐、压脚背跪坐、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正确的站立姿势、上、下课常规等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
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3-8:反复第一个八拍;
4-8:反复第二个八拍
舞蹈教学计划4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二、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2、交待舞蹈课的常规要求。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8-8:反复一次
第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站立、压脚背跪坐、认识身体动作)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手部动作组合分解:手放在腰后,站立。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第三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盘腿坐、手部动作)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3、学习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五指张开伸直,两臂上举,膝弹动两臂屈伸在两旁(左右一次)2-8:小碎步,两臂上举,小碎步,两臂侧平举3-8:右手单指指眼睛,双手向后立掌同时小碎步4-8:山膀位,击掌经头顶双手打开间奏:跟随音乐点头
第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伸腿坐、小舞蹈)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反复一次。
第五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踵趾步、小八字步)2、学习勾绷脚。腰部动作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3-8:重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6-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第六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勾绷脚、腰部动作)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七周: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
2、学习小舞蹈《小青蛙》: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第八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2、复习小舞蹈《小青蛙》。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第九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小碎步)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3-8:反复第一个八拍;4-8:反复第二个八拍
5-8:双手叉腰,左侧-向前-右侧-向前
6-8:双手交叉于胸前,手向两旁打开,双脚由跪立-跪坐,头左右快速摆动7-8:反复一次8-8:反复一次
第十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小碎步)
第十一周:
1、复习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 2、学习基本功三角架: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3、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
第十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三脚架、舞蹈组合)
2、学习基本功压脚背: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3、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
第十三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三角架、压脚背、舞蹈组合)
2、练习蹦跳步,正步准备。动作时双腿屈膝,经双脚蹬地跳起,在空中双腿直膝,然后双脚掌落地,同时双腿屈膝。蹦跳步可双脚起跳,双脚落地,也可单脚起跳落地。
第十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蹦跳步、三角架、压脚背、舞蹈组合)2、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
第十五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
1、复习本学期学习的基本动作,及教学常规2、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舞蹈和小律动。
3、复习基本功三角架、压脚背、蹦跳步,强调动作要求
第二十周:汇报演出
舞蹈教学计划5
一、舞蹈教学目标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2、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
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
4、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幼儿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
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学习藏族舞、汉族舞、新疆舞等。
2、理解幼儿舞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学习幼儿舞蹈3-4个。
舞蹈老师的教学计划2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构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齐。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资料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透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齐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我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到达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舞蹈教学计划6
通过上学期的舞蹈兴趣班教授的内容,我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中国舞等级考试的内容与情趣舞的内容相结合,以情趣表演为主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和注意力。在舞蹈标准化教学的前提下分为两部分教授,一部分为舞蹈基础训练,一部分为表演性组合。现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建了电子琴兴趣小组,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的成员来自一二年级。由于本学期加入的学生较小,无基础且也无舞台经验因此,我们将从多方面启发、开导,培养学生在形体、气质上的自我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地进行训练和舞蹈。
三、活动设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四、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热身运动;在训练的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3、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4、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5、排练几个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同时为演出比赛做准备
6、学习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
舞蹈教学计划7
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
6、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
学情分析: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高中舞蹈教学计划4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高中舞蹈教学计划5
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
6、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学情分析: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高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通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4、通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教学重点:
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基本功训练·基本站姿·基本芭蕾手位·舞蹈基训组合。
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基本芭蕾舞姿·芭蕾本功技巧·基本芭蕾擦地·芭蕾擦地组合。第七周·第八周:手位组合·运动会开场舞蹈。
第九周:复习
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技巧·古典舞声韵训练·爵士基础·元旦开场舞蹈编排。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基本功训练·爵士组合·元旦开场舞。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复习基本功组合·芭蕾组合·古典舞组合·古典舞声韵组合·爵士组合·元旦舞蹈。
第十八周:总结
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舞蹈教学计划8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活与协调潜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群众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一样舞蹈风格。
3、乐于透过舞蹈表达自我情感。
4、群众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资料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
(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
(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
(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
(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
(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
(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
(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十八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
注:
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芭蕾舞蹈教学计划2
近日看了两个版本的《海盗》(Le Corsaire),一部是俄罗斯Kirov的演出,另一部是美国ABT的演出。可以这么说,本人是巨喜欢《海盗》这部芭蕾舞剧,看着不仅享受,而且过瘾。
之所以如此赞赏《海盗》,是因为这真是一部“老爷们”的戏。它不像其他一些芭蕾剧目那样,男演员多是充当Ballerina们的“支架”。在《海盗》中,男演员终于尽情地展示了男人们的舞姿,男演员的舞蹈特别突出,特别豪迈,渲染并宣泄着一股侠气(不光是康拉德,还有他的忠诚奴仆阿里以及那个想要离心离德的比尔邦托,甚至那个人贩子阿赫麦特等等,他们的舞蹈都有着男人的豪气)。在一些精彩部分中,舞蹈动作之难、之美,对顶级演员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演到这些片断时,演员和观众的情绪强烈互动,情感表达精彩至极,每每引来观众经久不息的喝彩赞叹。(我的播客中置顶了一段精彩片断)
另外,《海盗》芭蕾的音乐非常优美,在一些精彩段落中,旋律或悠扬抒情,或气势磅礴,层层递进,最终总会把人们的情绪带入高潮。剧中的音乐和舞蹈编排相互交融,音乐完美地衬托舞蹈,音舞相得益彰。
观看了两个版本后,我对Kirov的Asylmuratova表演(Medora米多拉)和ABT的Angel Corella表演(饰演Conrad's slave康拉德的奴仆)印象非常深刻,他们的表演精准而且精彩,或动或静,不仅平衡性、稳定性超好,而且舞蹈姿态迷人。他们的舞蹈也正好表现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各自风格。看着Asylmuratova的表演,还令我想起一串俄罗斯著名女演员的名字,俄罗斯真是个盛产ballerina的地方,就仿佛是你方跳罢我登场,争芳斗艳,明星层出不穷。两个版本风格虽不同,但我看着都感觉很过瘾。
搜看了网上一些报道,几年前中芭也演过《海盗》(见插图)。期待着中芭再次演出《海盗》,届时我是一定去看的。
舞蹈教学计划9
一、教学任务:
1.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通过舞蹈表演训练,学生能够理解和理解舞蹈
2.掌握舞蹈的方向、力量和感觉。
3.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大胆的个性。
4.增强学生灵活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舞台表演技能,增强表演欲望。
6.使学生对舞蹈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最美的一面。
3.经过舞蹈专业训练,儿童的身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在舞蹈训练中感受到舞蹈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4.了解中国不同的民族舞蹈和具有外国特色的个人舞蹈,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充分发挥孩子们的长处。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和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础培训:
1.练习:压腿(前、侧、后)、踢腿(前、侧、后)、腿部控制、腰部训练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侧、后)、大跳跃、倒踢紫色和金色王冠、转身技巧和舞蹈训练。
3.舞蹈技能训练:身体、跳跃、转身、转身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蹈,成品舞
1.学习方块舞、汉舞等
教材
第一阶段:基础资料
1.理解舞蹈
2.舞蹈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分类舞蹈兴趣培养和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蹈部分:汉族民族舞蹈
第三阶段:舞蹈成套学习
1.民间舞蹈
2.形体舞
第四阶段:展示
教学计划
9月:基础数据:
了解舞蹈、了解舞蹈站立姿势、优美姿势
压腿、侧踢和侧踢
把手上的后踢,地面踢腿组合
把手下叉(直叉和横叉)上的肩部张开练习
跪空腰,跪下腰
仰卧支撑,直立洗腰练习
10月: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一年级学生学习舞蹈(集合)
11月:完整舞蹈学习(小苹果)(火中式)
分解舞蹈动作学习
安排舞蹈动作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训练,音乐舞蹈培训
体育锻炼与舞蹈整合
12月—1月:舞蹈展览
整合舞蹈与展示。
20xx年9月
舞蹈课堂教学计划
舞蹈教学计划10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它的动作富有节奏性,造型性,准确性和连贯性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舞蹈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幼儿舞蹈是力求简单,生动,但不能一律追求高难动作,这样就会背离了幼儿舞蹈带给幼儿身心愉悦懂得教育初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适当加入一些形体,如芭蕾手位,古典手位等。动作简单易懂,孩子易学会,这对刚学舞蹈的孩子来说,不会产生厌倦心理。
在对孩子进行舞蹈形体训练的同时,孩子的音乐感训练也是很重要的。节拍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训练的基本元素。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入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节拍训练。如音乐反应曲《大苹果》《小星星》都是用来训练幼儿节奏感的曲子。小班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还比较简单,只有欣赏音乐的表面,对其中的内容还不太懂,他们比较喜欢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的曲子,一些通俗的歌谣对他们来说也易于接受,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学期的舞蹈兴趣班教授的内容,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中国舞等级考试第一级的内容与情趣舞的内容相结合,以情趣表演为主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教学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舞蹈基础训练,一部分为表演性组合。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教学目的
启蒙舞蹈班授课内容针对才接触舞蹈幼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强、缺乏身体协调性的特征,以激发孩子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及乐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在内容设定上,保持儿童的天真、活泼的天性,为进一步的舞蹈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任务
1、培养幼儿喜欢舞蹈和做音乐游戏
2、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等,并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协调性训练
3、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双跪坐、交叉盘坐、伸腿坐等几种基本姿态
4、能按照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5、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能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安排
1、活动部分
第一部分:排队带着孩子们绕教室四周活动,放欢快的音乐,通过快慢不同的走步,拉手绕圈小跑,变换不同的造型、步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导入上课的气氛。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热身,将孩子插空排成两排,老师面对孩子,带领他们做动作,活动头、颈、肩、腰、臂、膝等部位。
2、软开度初步训练
简单的压前、旁腿,弯腰等。
3、舞蹈组合
a、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唱、跳结合。首先认识双手和双脚的左与右,练习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反应能力,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孩子的步伐选择相应的歌曲进行游戏和律动,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c、基本舞蹈坐姿的培养,在舞蹈中加入双跪坐、交叉盘坐等坐姿,提醒孩子要挺胸拔背;伸腿坐时指导孩子们注意绷脚、双腿加紧,通过示范和纠正动作,培养孩子的听从指令、自省意识,d、模仿及观察能力练习。让孩子模仿平时见到的小动物,跟着音乐进行练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e、让孩子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做一次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地面练习:
1、压腿、劈叉(正压、侧压)
2、柔手组合
基训组合:
1、手位
2、扩指
3、转手腕
4、摆臂
5、波浪
6、弯腰、转腰
7、提腰、松腰
8、含胸、展胸
9、松肩
10、勾绷脚
11、吸伸腿
12、学习中国舞二级考级教材
13、学习一个成品舞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舞蹈知识,在音乐中能自己独立完成舞蹈动作,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
舞蹈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1、 学生通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训练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所学的小组合,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2、 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级的部分组合。
二、 教学内容
在冬季来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必须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 基本功训练;
一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简单的掌握舞蹈最初级的知识,组要是练习他们身体协调能力,在基本功训练中可开展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横叉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可以的下,腰部训练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应快和掌握好的学生可以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知识。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维方面更接受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学的比较多些,这学期要开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学生的规范性,安全性。
2考级内容
一级内容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
四级内容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五级内容
(北舞)1双手位、3勾 绷 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延伸阅读(英语版)
1. Guiding ideas
Dance as a kind of human action as the material of expressive art activities, human aesthetic activities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s to cultivate people's aesthetic interest,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people's aesthetic ability and powerful means. It can edify the children's mind, and it can help them to satisfy them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activities, children can not only develop the body, get the coordination and flexibility of the movement, but also develop the thought and emo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Ii. Training objectives
1, this semester system and strict training,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team's rhythm, enhance their expressive force and sensibilities of dance, dancing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facial expression, to do with "heart" dance, make the team's overall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level to a new step.
2. Teaching students to express the mood and mood of dance with dance vocabular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m and feeling of dance.
3. Strict requirements and careful rehearsal.
Iii. Train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1. Basic skills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vel, different train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are highlighted in this semester. Some students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basic skills, increase training intensity and difficulty,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ing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body. Also some students should start from the basic skills, training system, such as: gihon practice and gihon bar on the ground,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enhance their own temperament, dance for later study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2. Dance learning
This semester plan to study a finished dancing: national danc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the players, players are required to have good body coordination and flexibility, and ask the team strong rhythm, specification, special emphasis on eye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and dance,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dance with your heart. This dance is the focus of this term training. We need to strengthen our training, and strive for high quality performance to meet this year's artistic performance.
Iv. Training time
Each Monday, two, three, four, daily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ime.
5. Activity location: dance classroom
Activity measures
1. Guide students to watch dance videos and help students find dancing feelings.
2. Demonst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vements, each tutorial.
3. Combination of student personal practice and individual tutoring.
4. Adopt the method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and good student demonstra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舞蹈教学计划12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爱好者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体态。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二、任务和目标:
(一)、舞蹈活动课要以审美为中心。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以形体动作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舞曲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舞蹈活动课要以文化为主线。以往舞蹈活动的视角往往单纯的从动作到动作,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现在,因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舞蹈动作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组合来体会舞蹈与人、舞蹈与社会、舞蹈与民族、舞蹈与大自然的联
系等等,通过舞蹈活动来了解不同的文化。
(三)、舞蹈活动课要加强实践与创造。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美。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四)、舞蹈活动课要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通过学习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形体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五)、舞蹈活动课要让学生懂得简单的舞蹈知识和舞台表演规则。
总之,让学生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体荣誉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矫正其形体,提高学生们的外在和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队员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均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在动作和舞感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培养队员对舞蹈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大家积累舞台经验,争取为各种活动的参与和下学期的全是中小学文艺汇演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三、训练目的:
通过复习熟练掌握上学期所学的舞蹈基本动作,要求学生在本学期末,新同学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老同学基本功更上一个台阶,软、开度达到一定程度,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尝试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加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
舞蹈教学计划13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工作,成为合格的教师和舞蹈表演者。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潜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资料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资料全面掌握。融会贯通,到达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到达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一样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第一学期(注重软开度的练习)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1、学时安排60学时
专业开设:民族民间舞(20)芭蕾舞基训(20)中国古典身韵(10)幼儿舞蹈考级(10)
教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解放军艺术学院芭蕾舞基训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身韵北京舞蹈学院幼儿舞蹈考级)
2、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四、民族民间舞训练
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五芭蕾舞基训
把上练习
双手扶把檫地组和节奏4/4
单手扶把双腿蹲节奏4/4
单手扶把檫地节奏2/4
单手扶把小踢腿节奏2/4
单手扶把单腿蹲节奏4/4
单手扶把控制节奏4/4
单手扶把大踢腿节奏3/4
六、中国古典舞身韵
地面元素训练
1、提沉
2、冲靠与旁移
3、含腆仰
4、云间转腰
5、横拧
6、旁提
七幼儿舞蹈考级
1。走步《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一《大苹果》音乐反应二《看星星》
3。扩指《保护小羊》
4。手臂动作《你说可笑不可笑》
5。弯腰、转腰《小钟》
6、前压腿《小脚》
7、双吸腿《弹弹唱唱》
8、脚位《擦玻璃》
9、头的动作《小鸟的歌》
10。摆臂《伸出手》11。蹦跳步《小兔子》
12。平踏步《开火车》
13。游戏《万花筒》
舞蹈教学计划14
总体目标:
培养儿童的兴趣、律动和柔韧性。
2、培养对音乐舞蹈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其名称,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4、教授2—3个组合或幼儿舞蹈。包含民族舞蹈、和芭蕾基本要素。
第一阶段:
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初步接触基本功训练
(1)开胯练习(2)地面压腿、小跳训练(3)列队、坐姿、站姿(4)手型和脚型(5)芭蕾手位、脚位练习(6)歌曲创编《小毛驴》
第二阶段: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律动性和柔韧性。
基本功训练:(1)把杆压腿、小跳练习(2)开胯练习(3)小踢腿训练(4)后腰的练习(5)复习芭蕾手位(6)新授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
第三阶段:
培养幼儿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叉、胯的练习(2)正旁踢腿练习(3)勾绷脚练习(4)手位练习:兰花指、旁按掌(5)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
第四阶段:
培养幼儿丰富的感情、想象力、即兴表演能力。
基本功训练:(1)压叉、胯及小跳练习(2)手位、脚位练习(3)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4)擦地练习(5)新授舞蹈组合《吹泡泡》
第五阶段: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简易技巧训练。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叉及后腰的组合(2)吸腿练习(3)正、旁踢腿练习(4)侧手翻训练(5)擦地练习(6)舞蹈组合《吹泡泡》
第六阶段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
基本功训练:(1)压叉训练(2)(3)侧手翻练习(4)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6)舞蹈组合《吹泡泡》(7)舞步练习
第七阶段
教学成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舞蹈的`理解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那么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
舞蹈教学计划15
幼儿园舞蹈班教学计划新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由我担任舞蹈班的教学工作,通过 一周的教学实验课,我对各年龄班的幼儿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本期的教学计划。
小班舞蹈课教学计划由于小班幼儿刚接触舞蹈,对一切都特别好奇,且兴趣较浓。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和保持这种兴趣。但小班幼儿的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学活动要形象、生动有趣。对于初学者,我们适当加入一些形体,如芭蕾手位,幼儿舞蹈的手位等。动作简单易懂,孩子易学会。 针对这些,我在小班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中大班幼儿对舞蹈有了初步的接触,虽然且基本功达到了一定要求,但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仍是以练习基本功为主,其中在添加一些成品舞蹈组合。基本训练勾绷脚、前压腿、弯腰练习、 前、后滚翻,掌握前、后滚翻的技巧,训练腿部控制能力。成品舞如《 小雨滴与小雪花》、《兔子舞》等
1、律动练习、节奏练习。根据不同的练习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和模仿一些飞机、汽车、自行、车火车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掌握身体协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例如《拍手》、《动作模仿》、《小雨滴》等。
2、律动《娃娃》培养幼儿节奏与手脚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幼儿掌压垮的动作
3、律动《小雨点》模仿下雨动作。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奏使手臂和身体动作相协调,并进行勾绷脚练习。
5、律动《蜗牛》模仿蜗牛动作。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学习压垮和双腿跪等动作。
6、《小星星》学习 双腿跪和手握紧放开等一些基本动作。
7、《我们不怕大灰狼》模仿敲打大灰狼的动作。学习双手上下拍打和双腿跪等基本动作。
8、律动《头部动律组合》学习基本动作:低头与仰头、扭头 、探头、乌龟 头、加手臂式绕头等。
9、律动《手臂律动组合》学习压腕与提腕、手指练习、屈手练习、攸臂练习。
10、舞蹈《小雨滴与小雪花》学习基本动作:踮步、跳点步、旁点步等。
根据幼儿掌握和接受的情况还会适当的添加一些形体舞训练如《 波浪腰》、《 跪下腰》、《地面神身韵组合 》等。
【舞蹈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舞蹈教学计划07-20
舞蹈教学计划05-24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02-02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03-24
小班舞蹈的教学计划小班舞蹈课计划05-21
舞蹈教学计划15篇02-01
舞蹈教学计划(15篇)02-01
幼儿舞蹈学期教学计划08-29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03-22
舞蹈教学计划合集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