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喜爱。小水珠喜欢她,小蜻蜓喜欢她,小青蛙喜欢她,小鱼也喜欢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在召唤小朋友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课文的词句、创设情境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叶”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在学习过程中重在激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重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互评。课文、生字都在一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你看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谁来夸夸这么漂亮的大荷叶?
(学生自由发言)
有个小作者也在夸这美丽的大荷叶,你们瞧。
(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大荷叶!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满池的.荷叶是那么美,难怪引来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呢,都有谁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由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准确。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汇报。
三、识字教学
1、是啊,美丽的荷叶引来了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这些小伙伴又是怎么夸奖大荷叶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读一读。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在句子中初步识字。
4、集中教学生字。
四、课间游戏
猜字谜。
五、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读课文。
2、指名读分小节读课文。
六、复现生字
(儿歌复现)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七、写字教学
1、学生观察。
2、范写。
3、生写。
4、反馈。
八、小结下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木偶的不幸遭遇,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理解“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遇。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动画片、了解关于木偶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木偶吗?是什么样子的?
2、瞧,小木偶变“活”了,会说话,会走路,还会笑呢?播放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
3、你从动画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1、出示“海报”:我校红领巾电视台招收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员,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2、明确配音要求:台词熟练、解说动听、能打动和感染听众
3、体验角色,感悟朗读。
(1)划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学们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个角色?用笔将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说的话-“台词”划出来,再读一读。
(2)师生共同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老木匠的慈祥、善良;小木偶的天真;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
指名读――范读――练读
(3)为动画配音
小组练习
选代表上台表演(配音朗读)
三、放飞想象,续编拓展。
1、假如小木偶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谈谈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2、在小木偶的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续编故事 )
板书设计:
12 小木偶的故事
小红狐抢红背包
小木偶只会笑 被 熊警察扔出好远 学会多种表情
小白兔说装头疼
老婆婆说学撒谎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爱迪生吗?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件演示)
2、自读课文:读音字音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生字辨析
(课件出示)生字:
yóu音序:y字义: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物质。
油部首:氵组词:油画、汽油
结构;左右造句:我喜欢画油画。
jiǎn音序:j字义:1、查2、注意约束
检部首:木组词:检查、早检
结构:左右造句:老师在检查我们的作业。
chá音序:c字义:翻着看。
查部首:木组词:检查、查字典
结构:上下造句:老师正在检查作业。
tuán音序:t字义:圆形的。
团部首:口组词:团结、团体
结构:全包围造句:团结起来就能打败敌人。
yán音序:y字义:热、炎症
炎部首:火组词:阑尾炎
结构:上下造句:我的耳朵发炎了。
zé音序:z字义:批评
责部首:贝组词:责怪、责备
结构:上下造句:我受到了妈妈的责备。
chì音序:c字义:责备、多、广
斥部首:斤组词:斥责、怒斥
结构:独体字造句:爸爸斥责我不懂礼貌。
kuā音序:k字义:表扬
夸部首:大组词:夸奖、夸口
结构:上下造句:小红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jiǎng音序:j字义:称赞、表扬
奖部首:大组词:奖励、奖品
结构:上下造句:老师奖励我一朵小红花。
4、词语积累
重点词:恍然大悟:忽然醒悟。
迟疑:拿不定主意。
环顾:向四周看;环视。
三、知识拓展
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介绍爱迪生呀!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方面有发明外,在其他化工领域也有不少创造。爱迪生一生大约有两千项发明创造。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因为他除了有一颗好奇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爱迪生的聪明智慧,下节课我们用心去看看他是怎样救妈妈的,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
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过程】
一、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1、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
⑴ 出示一捧花生。
⑵ 教师:
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⑶ 组织学生畅谈交流。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
⑴ 教师:
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⑵ 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
① 教师:
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
(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② 教师:
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
(不炫耀自己。)
③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 教师:
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
1、整体感知:
⑴ 教师:
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⑵ 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
⑴ 教师:
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⑵ 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 教师:
现在,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分清“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相异之处。)
3、深化认同:
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老师读了以后,也有很多话想说,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
(配乐诗朗诵。)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
去谱写生命的乐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烧,用我的光和热。
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
也许,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人生的价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4、积累语言:
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14自然段。
⑵ 学生自由背诵12~14自然段。
⑶ 学生默写所背的话。
三、结课
教师:父亲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过收获节,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
【板书】
落花生 好处很多 不炫耀自己
做人 做个有用的人 不要只讲体面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谈话导入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二、图片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二、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 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 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四、练习
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五、写字
1、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2、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5、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切入举偶
一、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交流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⑵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⑴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⑵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 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⑵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⑶ 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四、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
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五、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六、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和上课听讲两条渠道获取知识,从而了解我们每个人长相的差别所在,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观察一个人的长相,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本节重点: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五官的特点。
本节难点:难点是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发学生的兴趣,有条理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观察。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从图书、画册以及通过上网查出一些五官比较有特色的人物的照片。上课前按照班里的七组把学生分成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七组,分别查资料。每人带一面小镜子、图画纸、铅笔、橡皮。
教师准备:教学、教材、教案。
教学器材准备:电脑、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讲台。
三、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
每个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是一些演艺界、政界的名人,不惜在自己的脸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及金钱,这充分说明形象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为我们每一个平常的人虽然不是“靠脸吃饭”,但在我们生活中自己的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书标题:“认识我们的脸”
我们每个人的脸都是我们形象的代表,我相信每个人都十分重视我们自己的这张脸,虽然每个人的长相都有所不同,但这都是我们个性的表达。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人,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短片,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长的什么样?
看MV片断。
每天我们都和许多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有一张个性鲜明的脸。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呢?
学生回答:略
刚才同学们都说了,五官以及脸型发型是区分人与人差别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关于“长相”的知识。(展示: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
三、由各组学生代表介绍各组查到的资料:
头发是我们头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是头上最醒目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听听第一组同学是怎么介绍头发特点的。(学生分析略)
教师总结:直发、卷发、长发、短发、传统发型、新潮发型……等等
脸是我们头上广博的土地,它的形状对一个人的.长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听听第二组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脸型的知识。
(介绍完后教师总结汉字表示的脸型)“田国目用,甲申由风”
眉毛是我们脸上的一道防风林,每当下雨的时候,眉毛会挡住流向眼睛的雨水,那么眉毛又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教师总结:长眉、短眉、浓眉、淡眉、上挑眉、下垂眉……等等
眼睛像是什么呢?(问学生?)
教师总结:眼镜是心灵的窗子,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都靠这扇窗子来展示。
鼻子又像什么呢?——“脸上挺拔的山峰”
教师总结:高鼻、窄鼻、肥鼻、瘦鼻、长鼻、短鼻……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脸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嘴。
在总结完嘴的特点之外,向学生讲:“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语言!”提倡以乐观的微笑面对人生。
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对永远也不能见面的“双胞胎兄弟”——耳朵
看完了七个组的介绍,下面我们来看几张照片:
展示:付彪、巩汉林、葛优等人的照片及漫画像。和学生一起观察人物的五官特点。
(每看一位名人都让学生讲出他的五官特征、脸型特征以及发型特征,讲完后再让学生看明星的漫画像,通过漫画象证实学生学生分析的正确与否。)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由班里的同学观察他的五官特点。
布置作业:
利用自己带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并试着画一张自己的漫画像。此时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一些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进行造型的辅导。
最后,教师总结。
四、教学点评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会去主动地到生活中去寻找许多相关的话题,从而又带动了更多的学生,而且学生的语言又是他们最好接受的,学习效果十分明显,学生能够产生出极大的学习兴趣。教与学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识都通过教师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28
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10-05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6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9-17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7-0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九篇01-06
教学设计方案3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