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山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用优美抒情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整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爱是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的.思路如下:
一、虽然课文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能突出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点,但我认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山林中雨来时——雨中——雨后的声音变化,对他们想象雨中山林的情景有帮助。因此,我精心节选了“风声”、“雨声”、“鸟叫声”、“雨滴落小水洼声”,把它们串连起来播放给学生听,听后让他们说说想到了什么,说完再让学生去读课文,学生的感受就比较贴近于文章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想、说的能力。
二、重视范读。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读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读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方式上我选择了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春野》的音乐边听老师范读,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从孩子们眼中我看到了佩服的目光,她们夸老师读得好,我适时鼓励他们,说只要认真大家都能读好,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练读,读中自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部分读?为什么这么读。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毕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该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作品欣赏,这对学生是极其有帮助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第二课时内容(教材113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
教学难点:
运用学过的知识有规律地排列事物,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学具袋、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引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的手机号码吗?
2.出示手机号码前8个数字,剩余3个数字需要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才能获得。
3.提出数学问题:
①用数字1和8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②你们猜猜哪个两位数是老师手机号码前两个数字?
③给出学生手机号码中间5个数字后,再给学生3个数字3、7、9,并告诉学生手机号码后三个数是这3个数组成的所有数当中从小到大第四个数字。提问:数字7、3、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4.学生猜测回答。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事物的排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学习要求:
①拿出数字卡片,2人一组合作。
②一个同学负责摆数字卡片,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字。
③在摆的过程中思考要怎样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学生合作交流摆数字,教师巡视。
3.小组板书展示本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4.全班观察交流讨论,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组的摆法及原因。
5.师生一起总结得论:
①用3个不同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②可以用先确定个位或者十位或者百位上的数字,再按顺序 排列组成三位数,可以保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③也可以按照数字的大小,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来 排列,也可以保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6.提出问题:用数字7、0、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学生用刚刚学习到的方法说出结果。
7.学生汇报结果。
8.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在有0的情况下,3个不同的三位数只 组成4个不同的三位数,因为0不能放在数的最高位。
(让学生经历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体会数的排列顺序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问题。
1.拍一拍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寺庙,3个徒弟想要拍照 留念。提出问题:他们可以拍多少张不同位置的`照片?请3 个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一个同
学扮演唐僧给三个徒弟摆站的位置,其他同学是摄影师负责拍照拍照。
2.猜一猜
唐僧也要和徒弟拍照留念,他们能拍出多少张位置不同的照片?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
数学思维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体会。
2.老师小结。
(让学生主动体验学习,从中获得快乐,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 不重复
不遗漏
百十个位位位 9 7 39 3 7 7 9 3 7 3 9 3 9 7 3 7 9
3×2=6(个)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28
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10-05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6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9-17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7-0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九篇01-06
教学设计方案3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