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桥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桥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桥梁》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建桥梁”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桥的特点,对桥梁进行简单分类。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是本课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通过拓展延伸,欣赏古今中外名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了实验动手的技能,孩子的思维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以往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了解,分类标准的划分以及比较实验中的“公平原则”的掌握,合作分工能力的培养,都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为什么一些桥梁上有桥孔”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设计本课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实验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真实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乐于动手实践。
小组讨论:验证桥梁承重力大小的实验活动需要注意什么?
总结:多媒体展示测量承重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的“温馨提醒”。
分发材料:砝码和小汽车。
教师总结:拱桥承重力最大,斜拉桥居中,平板桥承受力最小。(板书)
小组汇报实验结论:拱桥最坚固,也就是承受力最大,其次是斜拉桥,承受力最小的是平板桥。
《建桥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收集调查各种有关桥的资料,了解桥的历史、种类、功能、造型、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桥的文化的传承。
(2)通过观察、回忆桥的特征,收集各种废旧的材料,利用剪、折、挖、捆、搭建等多种方法,运用对称、节奏等组合原理创作一座造型美观独特、功能强而适用的桥。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知道不同的桥在工农业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拱形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2、情感目标:
欣赏讲述收集来的桥的资料与图片,并能对自己对他人设计的桥进行合理性的评述,并且课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名桥,体会桥的造型美,并感受人类创造的伟大;通过课前的调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拱形瓜皮、钩码。
学生准备:方便筷子、胶带、厚书、搜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国桥梁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战胜大自然设置的交通障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的劳动,在江河上架设了无数座千姿百态的桥,给人们的出行、交通带来了便利。你看,我国人民在桥梁建筑方面的贡献多大啊!(课件出示我国古代桥梁的图片)
2、桥梁分类
(1)课件介绍赵州桥、钱塘江大桥、金门桥、立交桥、铁索桥、木桥等国内外著名大桥。
(2)让学生说出把桥进行分类,可以有哪些标准。(按材料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
(3)你能说出桥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作
3、比较它们的坚固程度。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桥?需要哪些材料?注意些什么?怎样比较三座桥的坚固程度?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桥梁并测试承重。
(5)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三座桥的承受力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课所学的知识解答。
(6)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实验结论
4、总结
(1)教师出示瓜皮拱,向学生介绍下节课任务。
(2)你认识哪几座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记下它们的名字,了解这些桥梁的类型、建造历史、所在位置和桥梁特征。
板书:
梁桥
建桥梁 : 拱桥
吊桥
反思:
本节课自我感觉不太成功,缺点很多。第一、紧张。本来在桥梁类型介绍后应该是桥梁的分类,结果这个环节被忘掉。第二、课件出示的不够及时,桥梁分类的总结课件和后来的桥梁实验结论的课件出示的都不及时。第三、实验指导不够到位。在这之前,用一节课来指导学生先做桥梁了,但是真的听课时,效果没有预期的好。总之,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
【《建桥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10-30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08-09
教学设计08-23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优秀02-04
《老王》教学设计12-01
雪儿教学设计10-07
猫教学设计12-30
《雾凇》教学设计10-13
观潮教学设计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