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8-10 23:15: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

  2. 朗读课文,分享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3.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4.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作者用轻松、闲适的语言,描写了她与丈夫的一次有趣而难忘的采摘,将她感受到的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传递给了读者。

  通读全篇文章,读者会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始终沉浸在采摘的喜悦之中。这里的喜悦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摘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在文章的描写当中很容易感受到;二是通过采摘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情感,这种喜悦需要读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悉心感受。因此,对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与理解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1、第2段:一张写有桃子→自采→五千米的告示板让我感到真有趣,引发了我和丈夫想看个究竟的好奇心。那么这块告示板究竟什么地方让我感到有趣呢?恐怕是自采两个字了。自采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果园主人对来果园采摘的游客的一种信任。

  * 第3~20段:作者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从我们驾车寻找果园、来到果园,到进入果林采摘、交款付费,再到恋恋不舍地离开果园,描写了我和丈夫采摘桃子的全过程。整个描写条理清晰,语言清新自然,使读者不仅感受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采摘的轻松愉悦、人和动物之间的友善和谐,更与作者一道深深感受了果园主人那颗朴实而充满信任的心。

  * 从红箭头的适时出现,竹篮和纸条以及狗的带路可以看出果园主人的细心和周到。

  * 第12~19段:写我们进入果林采摘并按主人纸条上的要求交款付费。课文对我和丈夫在果园采摘情形的描写生动有趣,使读者也深深感受到了他们采摘时候的愉悦。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一句中,根深叶茂、丰实写出了果园的丰收景象,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给人以嗅觉感受,写出了我对果园的喜爱。于是,我和丈夫立即向大桃树跑去,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愉悦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这句话既写出了我俩亲手采摘果实的愉悦,又写出了得到信任的喜悦。沉甸甸说明我俩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主人的信任。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一句中,小心翼翼既写出了我对自己亲手采摘的果实的珍视,也说明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珍视。

  * 第20段:写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果园。我对这个果园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有了一种特殊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 廉字的书写应作重点指导。

  * 课后第2题:小心翼翼表现了我怕碰伤桃子,对亲手摘下的桃子倍加爱护的感情。回头、久久地注视表达了我对那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的依恋之情。

  教学设计参考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 出示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桃子→自采→五千米。

  2. 你看到这块牌子后有什么想法?(不相信、好奇、半信半疑)

  3. 作者也看到了这样一块告示板,她会怎样想、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1.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 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吗?或者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 你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果园吗?为什么?

  三、再读课文,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一)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我也同样喜欢这个果园?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 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2.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1)品读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

  ①理解根深叶茂、丰实、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的意思。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根深叶茂、丰实中体会到什么,从沁人心脾、馋涎欲滴中体会到什么。

  ③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2)品读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①读句子,说说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②你从沉甸甸中体会到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品读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

  ①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你从小心翼翼中体会到什么?

  ②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4)品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①为什么说这里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②回头、久久地注视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二)我刚看到告示板时,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出示句子:终于有一天,我和富兰克决定去看个究竟。引导学生抓住终于、看个究竟体会。

  四、品读课文,感悟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1. 我的内心从开始时的好奇、怀疑,到来到果园采摘时的喜欢、愉悦,再到离开果园时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珍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你认为使我的情感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人的热情周到、对客人的信任。)

  2.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主人的热情周到以及对客人的信任?

  3. 当你看到桌上的纸条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4. 我为什么如此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五、拓展延伸,分享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1.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吗?与同学议一议。

  2. 这样的购物方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实现吗?为什么?

  参考资料

  ☆ 词语解释

  根深叶茂:根扎得深,树枝叶就会长得茂盛。比喻事物基础牢固就会蓬勃发展。

  沁人心脾:沁,气体、液体等渗入。心脾,心脏和脾脏,比喻内心。指空气、芳香、幽静等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馋涎欲滴:馋,贪吃,想吃。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形容急欲吃到口或占有的样子。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恭谨,唯恐出错。

  丰实:本课是指桃子又大又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评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在熟字的基础上减笔画,可变成新字,提高自学生字的能力。感受汉字构字规律的奇妙,喜爱祖国的文字。

  3?在写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区分它们的字形,通过组词弄清新字的字义。

  2?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减一笔成新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的生字词卡片。

  学生:自制一套活动的卡片(新字和熟字要减去的笔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的构字规律。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的'又一个构字规律减一减(板书课题)。

  二、观察字形,初步感知

  1?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吗?(出示方、午、玉字),并用字组词,认读后贴在黑板上。

  2?小朋友太高兴啦!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减一减的游戏,请看老师演示(用活动卡片方字减去点变成万字)。

  3?好玩吗?请孩子们认真观察午字和玉字,想想它们减去笔画会变成什么字呢?

  4?抽生上台摆一摆,一边摆一边给小伙伴们讲一讲自己的摆法。(午字减去撇就变成了干,玉字去掉点就变成王字。)

  5?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三、自主识字,发现方法

  1?自读课文。

  (1)孩子们,只减去一部分就变出了与这些老朋友如此相像的字,那它们的读音、意思相同吗?自己读读课文,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试试看。

  (3)你们会读了吗?会读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

  2?检查自学效果。

  (1)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娃娃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出示生字,通过小老师、开火车等形式反复认读,注意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2)你们读得真棒!生字娃娃回家了,看,它们已经带着朋友排好了队,正等着你们去认识呢。认读书中的词语。

  (3)同桌讨论学习:说说你懂得了哪些词语,怎么读懂的,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交流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千家万户:形容很多很多户。王牌:桥牌等游戏中最强的牌,比喻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4)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字形,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除了书中的词语,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

  四、朗读短文,总结方法

  1?出示活动卡片,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读,并引导学生编成顺口溜(方字减点变成万,午字减撇变成干,玉字去点变成王)。

  2?读一读书中的短句,感悟方法。

  3?现在就把你今天学到的识字方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吧!(小组交流)

  4?谁愿意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呢?抽生汇报后教师总结: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汉字真奇妙,你看,在老朋友字上减一减就成了新字。我们用这种方法还会认识更多的新字娃娃呢!

  5?

  这样好的方法你能记住吗?试试看。

  五、指导写字,把握结构

  1?出示千、干、王字。

  读一读:大家看,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来读读。(齐读正音)

  看一看: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要提醒伙伴们的?(指名说,注意千、干、王字的长横要平,竖要写直)

  说一说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想教大家写好这三个字?(指名说位置)教师板书。

  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赏一赏:自己先圈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教师边深入学生中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作业,最后展示并评析。

  2?指导万、户字。

  按照以上步骤指导书写,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把汉字娃娃写得美(重点指导万字的长撇要舒展些)。

  六、自主实践,迁移拓展

  1?小朋友们都挺能干的,还想玩减一减的游戏和更多的汉字娃娃交朋友吗?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减笔画成新字的游戏。(如:目、舌、王)

  2?小结:小朋友们,瞧,不用费力地死记硬背,只要学会用上恰当的、巧妙的识字方法去识字,就会记得更牢固。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简析]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丽,活泼,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打牢基础

  1.提示难点。本课难读的有“触”、“嫩”二字,提示学生“触”是翘舌音,“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2.巧记生字。采用以下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师或学生做动作演示,识记“遮”、“掩”、“躲”、“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羞”、“嫩”: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3.写字指导。9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指导临写。教师提示学生写“躲”字时,第七笔撇不出头。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准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

  感知发现

  1.自由读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3.哪些内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让学生分别读。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初春的特点。

  (四)结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观察,模仿句式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拓展练习

  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找出后,让学生多读几遍,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3.以“她在”的形式,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

  (六)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读字组词。

  2、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的有个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回答问题:

  1、这些小朋友要去干什么?

  2、你知道各位小朋友各叫什么名字吗?

  3、说一说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4、师: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也可称为小伙伴。

  板书课题:《小伙伴》

  同学们读课文,看看课文怎样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叙述完整。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1、自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1)、全文共计几个自然段?

  ﹙2﹚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指生读。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组词读字。

  ﹙5﹚用词说话,重点抓住“丢、记、保”三字组词说。

  三、再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体会说话人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3、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朗读。

  ﹙1﹚指生读出不同人物说的话,读后讨论说话人的态度。

  “维加”————询问 责怪 怎样读?

  “安东”————恳切 怎样读?

  ﹙2﹚进入角色比赛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议一议

  玛沙没有午饭吃,三个小伙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谁做的对?为什么?

  2、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生交流,师总结。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1﹚要读出小伙伴的 “询问”、“责怪”“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

  ﹙2﹚玛莎丢了东西没吃的,心里一定很难过。读她说的话声音要小。

  二、学写生字

  1、自读“我会写”的生字。

  2、交流:

  ﹙1﹚指生组词读字。

  ﹙2﹚自己会写哪几个字?怎样学会的?

  ﹙3﹚师重点“汽 记 粗”三个字。

  ﹙4﹚生写字,评议。

  三、再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词语。

  1、交流词语。

  2、用喜欢的词语写话。

  四、小结: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干、赶、起”三个生字。

  2、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意思。

  3、抓住小路的“美丽”,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并练习说感叹语气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干、赶、起”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孩子去和森林里的动物交朋友。找到它们需要经过这样一条小路。(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学生自由发言)

  2、师:是呀,多美的小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美丽的小路》。(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交流识字。

  1、师:动物朋友们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这篇课文里出现了哪几位我们喜欢的动物朋友呢?点名回答。

  3、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在说这些动物朋友的时候,把最后一个字念轻轻的`,听起来很亲切,我们也这样一起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鹿先生 鸭先生 兔姑娘)(相机学习生字“先”、“鹿”。)

  4、师:这篇课文里像这样轻声的词还有很多,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捂鼻子 拍脑袋 喜欢)(相机学习生字“鼻、脑、袋”。)

  5、师:有时轻声还会躲到词语的中间去。(课件出示:散散步 说说话 洗洗澡 浇浇水)

  6、师:孩子们读得真好听,我们其它生字词语也跟着跑出来,想让大家读读它。(课件出示其它生字词。相机学习词中的生字的读音。)

  7、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吗?(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

  8、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出示本课的所有生字。)学生从字音,字形等方面交流自己识记的方法。老师指导多音字“干”和轻声词“脑袋”的“袋”单独读的读音。

  9、检查识字情况。点名读。

  10、课文里还有这样的长句,你能读好吗?(课件出示:1、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2、可是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地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3、没过多久,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

  11、师:请大家再把这三段话连起来用心地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们发现小路有什么奇妙的变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丽——不见——又出现)

  三、精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美丽。

  (一)、感受美丽。

  1、师:你想知道这条小路美在哪儿吗?课文里是这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这条小路哪里美呢?请你用课文里的词语说一说。

  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意思。练习用“五颜六色”或“花花绿绿”说话。

  2、师:小路这么美,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让大家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小路的美吗?(点名读)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体会感叹的语气

  1、“朋友们都喜欢在这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瞧,谁来了,他说什么呢?(课件出示2、3自然段)

  2、谁来模仿一下他们说话的语气吧。(点名读。)

  教师预设:你为什么要把“多美”和“啊”字读得又重又长呢?

  (这样可以表达出对小路的赞美之情。)

  师:瞧,这种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的句子,末尾就需要用上“感叹号”。(板书:!)

  师:当老师悠悠地从这美丽的小路上走过,不禁感叹:--------------(生答:啊,多美的小路啊!)

  当孩子们蹦跳着从这美丽的小路上走过,不禁感叹:--------------(生答:啊,多美的小路啊!)

  当我们来到百花盛开的公园,你会不禁感叹:-------------------(课件出示图片,点名说感叹句。)

  当我们看到可爱的松鼠正吃着松果,忍不住感叹:-------------------(课件出示图片,点名说感叹句。)

  师:老师看到我们班的孩子学得这么认真,忍不住感叹:啊,多可爱的孩子们啊!

  四、指导书写

  师:小路这么美,孩子读得也这么美,能不能写得也这么美美的呢?(课件出示:干、赶、起)

  1、你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字形呢?

  2、跟随课件按笔顺书空。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预设学生会说“赶”和“起”。)

  3、指导书写“赶”。一观察“赶”字的结构,二观察两部分的大小。三观察主要笔画。

  4、描红。发现了什么?(预设:发现走字底的横的右边要短,捺很长,要稍平着写。)

  5、书写两次。同桌互评结构和主要笔画写得怎么样。

  6、展评,集体评议。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重点:

  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解决: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教具:挂图等

  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激趣。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书)池上。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人常常临池而立,观察池上独特的风景。本诗就是描写的他在池边看到动人的画面。

  二、感知的诗歌,了解大意。

  读。老师读诗题与作者,以及每句诗的后两个词

  学生:小娃老师:撑小艇

  偷采 白莲回

  不解 藏踪迹

  浮萍 一道开

  教师再次换方法读《池上》在师生互动中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品。从反复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可爱

  师:从哪个字或词中你体会到了?

  生:“偷”

  师:“偷”让人觉得讨厌,你读出了可爱,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这里的小娃娃也许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私自去采莲,我觉得他很顽皮,很可爱。

  师:小娃娃的偷是可以原谅的,不知者不为过,不是不光彩的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偷,不同于大人的偷。这行为可以说是可爱的,理解得很棒,说明你读明白了。其他同学还能感受到什么吗?

  生:我能感受到小娃娃非常能干,因为才一个小娃娃竟能撑出小船去采莲,真不简单。

  生: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是我去采莲,家长一定又担心我们的安全啦。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羡慕,再读一读诗,读出白己的理解。

  生:我读出小娃娃有一点“自作聪明”的我从“不解藏踪迹,浮萍一刀开”我觉得他既然是去偷,为何不知掩藏自己?

  生:这一句中我觉得很美,小船在湖面上穿行,冲开浮萍,池上划出一道水路,加上手忙脚乱的划船的小娃娃,有趣极了。

  画。多美的画面啊!有绘画才能的同学拿出你手中的画笔,画下你看到的一切吧!可以画湖上飞动的鸟儿、蜻蜓,水中游动的鱼儿,娃娃的神情等。

  悟:写下对诗的理解,交流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再交流

  三、拓展与提升。

  幻灯出示描写儿童的古诗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5、《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附板书:池上撑偷藏开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10-05

教学设计方案11-28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7-05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9-1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9-17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