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2 13:31: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开冲突的发生。

  2、懂得谅解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冲突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缘由,做到宽宏大量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谅解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教学难点:在产生冲突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缘由,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课前预备:

  课件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

  2、沟通: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

  二、查找冲突缘由

  1、指名沟通: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大事。(随机板书)

  2、沟通与争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大事?

  3、小组活动: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缘由。

  三、化解冲突

  1、同学沟通:化解冲突活动的方法。

  2、板书总结方法。

  四、总结:

  懂得谅解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在产生冲突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缘由,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主动的人生看法,遇到受欺侮的事情能正确应对。

  2、熟悉到生活中的受到欺侮是难免的,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摆脱欺侮,爱护自己。

  3、了解受欺侮的缘由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熟悉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冲突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侮的。

  2、遇到欺侮,要学会反抗。

  3、学会爱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苦恼。

  教学难点::

  1、熟悉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冲突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侮的`状况。

  2、遇到欺侮,要学会反抗。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

  2、揭示题题

  二、遇到欺侮怎么办

  (一)片段一:

  1、阅读角:

  知心姐姐:

  我姓毛,是一个普一般通的女生。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情愿这样叫。”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么反对他们了。我真是太苦恼了!

  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

  一个苦恼的女生毛静媛

  20xx年5月4日

  2、在心里想想:自己和班里有这类欺侮行为吗?

  3、小贴士:

  (1)有意打、推、撞、踢同学

  (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污辱性的外号。

  (4)戏弄同学,有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二)学会应对欺侮

  1、片段一:课间,美欢有意把王玲的文具盒遇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

  —地。

  王玲难过地捡起了被摔坏的笔与美欢理论,可美欢却不愿认错。王玲想,算了吧,她转身要走,谁知美欢却拦住了去路不让她走,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2、请你说说王玲此时的内心感受。

  3、总结:被人欺侮是苦痛的,我们不反抗,欺侮可能变本加厉,苦痛也会加剧。

  我们必需实行正确的方法应对欺侮。

  三、演一演

  1、假如你是王玲,你会怎样做呢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全部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2、假如你看到了王玲的遭受,你会怎样做呢

  四、我来出办法

  1、片段一:阅读小故事

  2、小贴士

  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侮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可怕。

  观看四周的环境,查找脱身的方法。

  向路过的大人或四周的居民求助。

  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特征,以便事后报警。

  3、片段二:他上六班级了,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熟悉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钱,答应两天后还我,我就给了,可后来他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该没有了。

  4、小组争论:你有什么好方法?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全部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5、沟通

  五、学问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侮时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不得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索要他人财物”等严峻不良行为。

  六、总结在校内受到欺侮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恳求爱护。

  我们必需实行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侮。在校外受到欺侮,也需要坚决实行措施,爱护自己。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2)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认识法律的含义;

  (2)明确法律的特征;

  (3)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法律的作用。

  2.教学难点

  掌握法律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板书)

  1.法律的特征(板书)

  (1)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特点(板书)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讨论法律、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强制力调整人们的行为,全体公民。道德自然形成舆论、习惯、信念调整人们行为和思想,普遍适用。校纪校规学校有关部门制定教育力量调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学生。

  (2)法律的特征(板书)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书)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的作用(板书)

  (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板书)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规范作用(板书)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护作用(板书)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认识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1)法律有何特征?

  (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分别是什么?

  2.基础训练

  P68—69内容

  五、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

  一、教与学目标

  1、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2、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能说出基本的交往礼仪。

  二、教与学重点:

  “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即为什么要讲文明有礼貌是教学的难点;“讲文明有礼貌的做法、交往礼仪三原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与学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体验式、活动式、案例式、探究式。

  五、教与学过程:

  课堂序曲:时政播报

  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介绍。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本课学习恰逢博鳌亚洲论坛召开之际,在感悟国与国之间频繁交往与对话的同时,引领学生反思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性,通过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的学习: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幽默欣赏:(分角色朗读)

  (年轻人):喂,过来老头,我来问你,到肥城开发区还有多远?

  (老大爷):五拐杖!

  (年轻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论里?

  (老大爷):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大爷!

  课件展示动漫:

  生活幽默——“论礼叫大爷”。

  教师:笑过之后,请你思考:这个笑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生的回答总结出:礼貌是人际交往的敲门砖。它可以打开心扉,有效沟通;反之,则会导致敌意、恶化关系。因此,“文明交往礼为先”“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课件展示课题:文明交往礼为先。

  目标展示:多媒体出示目标。(具体目标略)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

  1、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说出本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导学生对相关问

  题进行标划。

  2、阅读速度较快的同学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部分,可以默填,然后核

  对教材。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

  学习任务一: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活动设计一:七嘴八舌共话“礼”

  有关礼的成语

  有关礼的故事

  (活动意图:本环节,通过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有关礼的小故事,有关“礼”的成语,带领学生感知“礼”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对“礼”的追根溯源中,体会到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

  2、活动设计二:情景剧场

  情景分析

  上学途中:小刚今天真倒霉,睡觉睡过了头,匆匆忙忙往学校赶,刚进校门,一不小心撞到一个学生身上......

  分小组讨论并续写这个结局。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4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孩子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孩子们,在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的是——(爸爸妈妈),最值得我们信任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播放视频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学生看完谈感受。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我们都爱父母

  教师: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过同样的感受吗?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

  例: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的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活动二:我们了解父母吗?

  教师:你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

  学生交流:我是问了外婆才知道妈妈的生日。

  学生交流: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学生交流: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

  学生交流: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

  教师:我们了解父母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的“我为父母写档案”)

  请同学们拿出课下调查结果“我为父母写档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师: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妈妈做钟点工,一天要做好几家。爸爸开出租车,别人回家吃饭时却是爸最忙的时候。遇上刮风下雨就更不用说了。爸爸妈妈真辛苦。

  学生交流:……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呢?

  生:父母对我们的爱恩重如山。

  师: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失落时,父母给你鼓励……点点滴滴都透露着父母对你们的爱,父母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母爱似针,父爱似线,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串联。”是啊,无论我们长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都要牢记心间。

  二、活动三:爱父母,在行动

  教师: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你为父母做过什么呢?

  学生交流:帮妈妈做家务;陪爸爸聊聊天……

  教师:打开电子教材P75页,读一读“杨敏的`日记”。说一说杨敏是如何关心父母的,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自主阅读思考。

  教师: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

  教师:阅读电子教材P74页“爱的味道”。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想想你平时是怎么做的,还可以怎么做。

  学生交流: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妈妈烦心时,我会……

  教师: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呢?

  学生交流:我和妈妈监督爸爸戒烟;妈妈不爱运动,我每天陪妈妈跑步……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呢?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

  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同时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根据课标中“我的健康成长” 里的第3条“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是快乐、有趣的,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来对待,同时能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通常要接触一些实物,我通过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并能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过程中,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在交流活动过程中,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7分钟活动一(7分钟)

  1.谈话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体验到了学习中的很多快乐,然而学习的道路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战胜这些困难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板书课题:战胜困难更快乐

  3.下面有几位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能帮助他们么?(出示图片)

  4.师生共同交流。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遇到困难

  摆正心态27分钟活动一(12分钟)

  王栋与“拦路虎”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王栋。看图,王栋在干什么?遇到什么问题?

  师生交流。

  2.在困难面前,王栋的心情是怎么样?他打算怎么办?

  生:害怕、不想学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当爸爸看到王栋遇到苦难时的害怕和退缩,他对王栋会说了些什么?王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出示教材12页图三)

  师生共同交流。

  4.(出示教材12页图四)大家看,王冬为什么这么开心?

  学生回答。

  5.王栋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能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评价目标一、三)活动二(15分钟)

  勇敢闯关

  1.昨天我们班做了一个调查,请大家看调查结果。(出示图片)

  2.当你遇到“拦路虎”时,会有什么心情?请大家完成教材13页中的实话实说。(学生做完进行同桌交流)

  3.说一说碰到“拦路虎”时,哪种心态更有利于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师生交流。

  师总结:多思考、多想办法。

  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过程中,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解决方法收获快乐

  6分钟活动三(7分钟)

  1.遇到“拦路虎”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

  2.师总结。战胜困难的格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

  (评价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战胜困难更快乐

  想办法、坚持不懈、不放弃、有自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人翁意识,感受尽责担当的快乐。

  能力目标:形成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形成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美好集体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知道可以在哪些方面、如何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理解自己在承担责任中要付出,也会获得成长。

  【重点难点】

在集体中“尽责”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外国童谣一首

  因为少了一颗钉,一块马掌失去了;

  因为少了一马掌,一匹好马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好马,一个骑手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骑手,整个战斗失败了;

  因为战斗失败了,整个王国丧失了;

  都因少了马掌钉,一切事情全完了。

  这首童谣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导入: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靠众多人组成,要建设一个良好的集体,就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尽心尽力,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事业作贡献。否则将是“一颗钉,毁了一个王国”。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共建中尽责

  活动一:出示班级获得的荣誉组图或集体活动图片

  (1)想一想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你为集体做过什么?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2)要想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悲剧,你认为集体建设有赖于什么?

  教师归纳: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活动二:我的地盘我做主

  (1)想一想我们班的班委、班级目标、班级文化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标吗?

  提示:投票产生的,是每个人参与的结果。

  (2)产生之后是不是其他同学就无所事事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呢?

  提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班级目标和文化的建设。

  (3)班级的共同愿景对我们个人成长和集体建设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我们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活动三:模拟竞选班长活动

  (1)你会选谁做班长?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选班长的重要标准是什么?请大家讨论共同认同的班长标准。

  教师总结: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活动四:定规则

  (1)我们班自习课没老师的时候很吵闹的,请同学们制订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班规。

  (2)需要制定什么规则?制定后又要怎么实施?

  教师总结:民主制定规则是为了体现集体成员建设集体的意愿,自觉遵守规则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民主制订集体规则,集体成员要发扬“自治”精神。

  活动五:小游戏——爱心圈接力

  要求:每个小组派出六位同学参加接力,依次用嘴含住吸管传递橡皮圈,若橡皮圈中途掉落需从头开始接力,完成时间最短的获胜。

  教师总结: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要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总结:在共建中尽责

  (1)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2)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这种“自治”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3)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怎样与‘不同’友好相处”和““不同’让生活更精彩”的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树叶。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2.学生认真观察。

  3.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4.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5.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心形的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6.学生在心形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

  7.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8.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有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单眼皮。

  生2:我发现小新跟我一样都喜欢爬山。

  生3: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

  9.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二、展开想象

  1.师:课本第11页有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

  2.学生独立完成形象设计。

  3.学生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4.教师选出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在同样的圆上作画的结果。

  5.师: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却各不相同呢?

  6.师点拨:因为大家的想象力、想法、喜欢的事物不同,所以画得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同一个圆上作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进而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三、与“不同”友好相处

  1.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点,结果会怎么样呢?(翻到教材12页“周同同日记”。)

  2.师生共同观看。

  3.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

  5.班内交流意见,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师注意做正面引导。

  6.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有与你“不同”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7.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8.师:孩子们,有些同学和“不同”的同学相处,心里会有一些小疙瘩。怎样才能解开这些小疙瘩呢?(教师出示教材13页的3个事例,让学生分别讨论。)

  9.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方法。

  10.教师出示教材14页提示的与人相处的好经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11.师:孩子们,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不同的树叶在同一棵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那么,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就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会学生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引导学生与“不同”友好相处。】

  四、“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1.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出示教材15页的两幅图。)

  2.师生共同欣赏。

  3.师: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4.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生1: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2: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庄稼精彩纷呈。

  生3: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散发着不一样的果香。

  生4:大自然中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5.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五、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

  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

  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某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1细心的同学你们想想,去哪里可以见到我们的兄弟姐妹呢?

  学生:去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2.例如我国目前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那里肯定能找到很多的少数民族,你知道是哪五个自治区吗?

  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这几个自治区分布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4.知道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后,我们要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

  (二)环节二: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目的:了解少数民族)

  今天老师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十一位小导游,他们每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介绍。当导游在讲解时,请游客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1维吾尔族

  点评:能歌善舞的民族如何体现?

  其实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和歌曲,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比如维吾尔族的`招牌舞蹈动作是一个动脖子的动作,他们的歌曲有《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我们都很熟悉。

  2藏族

  点评:其实藏族出名的节日并不是酥油灯节而是雪顿节,雪顿节又称酸奶节,牧民们敬献酸奶,后来因为又举行大规模地晒佛活动又称为晒佛节。

  3蒙古族

  点评:刘树藩给我们带来了被誉为草原娇子的民族。

  4回族

  点评:老师强度一下,你看回族的分布上它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它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5壮族

  点评:还记得刚才王琛介绍壮族时它的人口有多少呢?1800万人,它可以说是我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唱山歌,比如因唱山歌出名的刘三姐就是壮族人。

  6纳西族

  点评:它的一个特色在于你如果想找到这个民族只能去哪里找呢?云南,所以它是云南所特有的一个民族,而且他的文明程度是相当高的。高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都知道高考少数民族是有加分政策的,但是纳西族就是云南省三个不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

  7高山族

  点评:路子涵给大家带来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少数民族。

  8满族

  点评:其实满族是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个民族,因为只要是电视剧是关于清代历史的,跟满族就拖不了关系。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近几年热播的《甄嬛传》等。

  9傣族

  点评:这是一个服装艳丽,婀娜多姿的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是泼水节。

  10彝族

  点评:彝族的火把节闻名中外。

  11朝鲜族

  点评:爱看韩剧的同学们对这个民族肯定不会陌生,在韩国99%的人都是朝鲜族的人,其实我们中国也有朝鲜族,他们主要也是分布在东北三省。

  现在我们的导游介绍完毕,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好吗,感谢他们的精彩分享。

  (三)环节三:民族知识大比拼(课堂检测)

  听了导游的讲解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咱们来检测一下学到了多少呢,进入第三个环节民族知识大比拼。

  (四)环节四议议兄弟姐妹(培养民族自豪感,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大家掌握的还不错

  最后我们来议议兄弟姐妹,听了同学们介绍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看到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民族组成,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觉得我们的民族很伟大、太壮观了,我想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种类多。

  学生: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生: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他们是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民族的人口非常少,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呢?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尊重、平等、团结、互助。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让我们各民族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共创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五)小结我国各民族人口比例和分布特点。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出示课件:中华民族一家亲。问:

  你知道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吗?

  今天,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2.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从远古时代我们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3.忆往昔(结合56页活动园《茶马古道》进行):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4.教师补充文成公主入藏、胡服骑射、郑成功在高山族人民配合下收复台湾、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保卫祖国的回民支队等故事,明确: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5.补充介绍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6.小结:怎样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③.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8.总结,形成共识:

  无论你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你现在身处海内,还是海外,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热爱、建设、守卫我们的祖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2.能力目标

  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中国国土,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活动一:展风采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民族风俗习惯、特色服饰、语言文字等。(可以用图片、视频、歌舞等多种方式)

  2.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如同56朵绚丽的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装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活动二:听故事

  1.简要讲述故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彝海结盟”以及新时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一家亲的事例。

  2.同学们,听完这些故事,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小结:千百年来,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更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活动三:谈行动

  请同学们讨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或为维护民族团结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活动四:说节日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4.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和藏族采花节。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出示课件:59页相关链接,明白各民族是怎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的。

  2.形成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3.活动园: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不少歌曲表现了这些内容,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扶持政策。五(1)班要围绕这些内容在国庆节前召开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班会,几个小组长在策划。如果请你参加策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谈出自己好的建议。

  4.教师补充介绍西部大开发系列工程,了解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的扶持政策。

  5.补充介绍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阅读61页相关链接,明白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意义。

  7.出示阅读角,有条件可以播放《天路》,学生跟唱,明白修建青藏铁路的困难和青藏铁路修剪成功带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8.总结,形成共识:

  今天,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各民族人民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区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我区的发展进步,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成长的含义;

  2、注意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进步;

  3、学会感恩父母;

  4、感受成长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与过去的自己对比,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学会感恩父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辛劳以及自己的进步。对自己一天天长大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学会感恩父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坦然面对成长。

  【教学重点】

  1、了解成长;

  2、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恩父母,坦然面对成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幼儿成长视频,使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同学们,我们都是像视频中的小朋友一样一点一点长大的.,从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到现在会思考会欢笑,同学们成长了很多。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变化了吗?

  教师总结出:是的,同学们每一天都在成长,几乎每一天都有变化,每时每刻同学们都在长大。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我在长大》。教师板书课题:我在长大。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同学们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认识到自己与从前的不同之处了吗?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老师今天带来了小红花,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多说得好?我就奖励他一朵最美丽的花朵,想不想

  1、同学们说自己的变化。

  2、评论,奖励奖励小红花。

  3、老师小结:很好,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变化,鞋子小了,长高了一点,裤子短了,这些变化虽然很小,但都是同学们长大的证明。

  活动二、小时候的我:

  1、同学们现在长大了,那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吗?我相信同学们家里肯定有很多同学们小时候的东西,小时候的玩具,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愿不愿意给其他同学看看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展示一下同学们小时候的照片吧。

  2、同学们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3、老师总结:看看小时候的照片,玩玩小时候的玩具,再看看自己今天的模样,多有意思啊。

  活动三、我的进步:

  1、随着同学们长大,同学们很多事情也做的越来越好了,字写得更漂亮了,读课文更有感情了。同学们还发现自己有哪些进步?

  2、同学们说自己的进步。

  4、老师:同学们的本领一天比一天大,知识一天比一天多,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高兴。

  活动四、我懂事了:

  1.老师:同学们长大了,也会变得越来越懂事,我们可以为别人着想,替别人做点什么了同学们在家里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过事情?说一说。

  2、同学们积极回答

  3、老师总结:同学们真棒。同学们这么懂事,爸爸妈妈一定很开心。我们的成长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报答。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您放心,我长大了!”是最让他们欣慰的话。

  4、老师:除了爸爸妈妈,我想同学们一定帮助过其他人,同学们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5、同学们积极回答。

  6、老师:同学们真的长大了,可以帮助别人了,老师为你们骄傲。希望同学们以后可以继续帮助别人。

  活动五、我在长大:

  老师:同学们在不停的长大,也在不停的进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实践作业:问问身边的大人,自己是不是懂事了,把他们的回答收集起来看看自己有哪些变化。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多种实物素材,激发学生探究花草的兴趣。

  (2)通过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结论。

  3.

  情感与态度:

  (1)激发学生喜欢花草的情感,培养爱护花草的意识。

  (2)感受和同学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走进公园,了解身边的花草树木。(实践活动)

  2.教师:花草实物、观察合作记录卡、多媒体素材、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导入新课

  现在正值三月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前段时间,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登上了南山一棵树,走进了南山植物园。大家还记得吗?老师也记录下了当时的美好瞬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重温学生实践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

  在郁郁葱葱的“丛林”里,同学们体验了挑战自我的乐趣。在植物园里感受了春暖花开的自然之美。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春的脚步去感受花儿草儿的美丽吧!

  【设计意图】结合季节特点,联系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花草的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二、赏花看草,合作探究

  我们在植物园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今天课堂上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身边常见的花草,小朋友们想认识它们吗?

  1.赏花看草,记录收获

  (1)

  老师分组分发花草实物:多肉、瓜栗、金边吊兰、豆瓣绿、富贵竹、龟背竹、凤梨花。老师提出观察和记录要求。

  我们每个小组都得到了需要观察的植物,这些美丽的花草各有特点。接下来就请你先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再进行观察:1.每个同学独立观察。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收获的感受也可能不同。2.独立观察结束后,在记录卡上完成记录1,写一写你观察到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2)

  学生独立观察花草实物,记录观察结果,完成记录卡。

  老师深入小组了解学生观察和记录情况,及时点评。

  2.分享交流,合作探究

  老师刚才到每个小组看了同学们的观察记录,收获不少。同样的植物,同学们看到的、想到的却不一样。你想不想知道小伙伴的观察记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那就让我们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的观察记录,比一比你的观察结果和小伙伴的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有新的发现,就请你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2)

  通过各小组小伙伴的合作,相信同学们对这些花草一定有了更多的认识,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和发现?学生分享观察合作记录卡内容,老师点评总结,学生感受各种花草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多肉、瓜栗、金边吊兰、豆瓣绿、富贵竹、龟背竹、凤梨花。

  观察合作记录卡:

  1.你观察到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2.和小伙伴交流之后,你对这个植物有什么新发现吗?

  3.你喜欢今天认识的植物吗?

  今天课堂上我们认识的'花草都来源于老师办公室和同学们的教室里,这些花儿草儿大家喜欢吗?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学生谈感受。

  老师引导总结:花儿草儿不仅能装点我们工作学习的环境,具有观赏价值,看到这些美丽的花草我们的心情也愉快不少。花草还能净化空气。有的还可以用作药物治病救人。所以花儿草儿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结论。以实物观察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和花草近距离接触,激发学生探究花草的兴趣和喜爱花草的情感。

  三、感悟生命,爱护花草

  1.判断对错,感悟生命

  虽然我们喜欢这些花儿草儿,但是我们身边却常看到这样对待花草的行为: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对吗?(书24页)

  为什么这些行为不对?

  学生判断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感悟: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花草!

  花儿草儿从一颗种子发芽到长大是很辛苦的过程,你想看看它们是怎么长大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快镜头的方式来看一看花儿草儿的成长过程。

  多媒体播放《生长》。老师旁白:花儿草儿从一颗种子用尽浑身的力量破土而出,它们慢慢发芽、渐渐长大,有的开花结果,为人们带来甘甜的果实;有的常年青绿,为人们净化生存的空气;有的长成参天大树,为人们遮风挡雨......

  2.爱护花草,从我做起

  花儿草儿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又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我们怎样去爱护花草呢?欢迎小朋友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积极发言,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设计意图】在前期观察花草的基础上,学生对花草产生了喜爱之情。本环节再通过行为判断,引导学生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以直观动态的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花草的生命力和美,激发学生爱护花草的情感,懂得怎样保护花草。

  四、延伸总结,融入生活

  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希望大家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护花草,和花儿草儿们友好相处。因为我们的大自然里也有一些不好惹的花儿草儿,如果你没有正确的和它们相处的话,一不小心可能会伤了自己。比如有的花草上带有刺,我们就要小心地照顾它;有的花草汁液有毒性,我们就不能触碰它。今天我们课堂上认识了七种花草,但是大自然里的花草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里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去认识更多的花儿草儿,去感受花儿草儿的美丽,用行动去爱护花草!

  【设计意图】课堂延伸,让学生明白和花草相处的一些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去认识更多的花草,用行动爱护花草,感受花儿草儿的美丽!

  五、板书设计

  花儿草儿真美丽

  多肉

  瓜栗

  金边吊兰

  豆瓣绿

  富贵竹

  龟背竹

  凤梨花

  【设计意图】“赏花看草”是课堂重点教学环节,板书以此为内容。按花草分组顺序排列,让学生明确分组情况,以“

  ”形式板书,吸引学生注意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1

  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三、教学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4.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

  6.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初步感知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对人们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8.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9.通过收集中国在联合国的声音和声影,整理中国参加联合国活动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10.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四、教学重难点: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2.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

  4.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5.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

  6.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7.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8.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明白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让梦想成真。

  9.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构成和作用,明白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10.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2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能力目标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故事)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

  (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

  (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

  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

  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三: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四: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

  (展示材料)

  情境一:2016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

  1.思考:这个情境体现了什么?

  情境二: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2.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分组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

  情境一: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也是在为运动员的拼搏和公平竞争精神鼓掌。

  情境二: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家则不宁。”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目标导学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三)做到文明有礼

  活动五:自主学习知礼懂礼

  学生阅读教材P39—40。

  1.思考: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说说你所知道的文明有礼的相关要求。

  教师总结: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教师评判学生讲述的礼的做法。

  活动六:情境判断——明礼守礼

  (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③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⑤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筒。

  ⑥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

  ⑦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教师讲述:

  ①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

  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

  ③正确,举止得体;

  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

  ⑤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

  ⑥正确,语言文明;

  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3板书设计

  以礼待人

  待人礼为

  先礼是什么文明

  有礼的重要性

  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做文明有礼的人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

  本课时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上课时要多准备资料,如我国出台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近期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能力目标 学会辩证、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知识目标 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呢?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正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活动一: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了,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活动二: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提示: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监考,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教师讲述:“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目标导学二:止于至善

  活动三:说一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1)《大学》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陋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微尘”

  20xx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活动四:教材P30探究与分享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学习。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我会替小勇感到高兴,并将小勇作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五:案例分析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思考: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平时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教师讲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活动六:教材P31探究与分享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提示:观点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总结: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少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这节课设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理解困难。

  3.学生课堂上讨论不激烈,对于一些观点不能较好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学知识知道得太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4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是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本质、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国方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学习了第二课“树立宪法知识”之后,所以学习这课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崇尚宪法的深入理解,又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些认识问题的经验,但是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还不强;而且针对治理国家,学生虽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经验,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一个表象阶段,很多还模糊不清,而且学生从情感上也渴望了解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思维方式简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同学生一起编写课本剧,通过课上的展示、交流讨论到课中的头脑风暴及实践平台活动,使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树立法制观念;

  (2)理解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意义,能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了解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2.能力目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2)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教学难点: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贯穿教师教学流程和学生思维发展两条线。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课本剧(师生共同创作的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断案上钦差大臣说了算?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从而为引入本节课做铺垫。

  教师:古代的“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也就是所谓的“人治”(“君王即为法”)。

  思考:是否有比“人治”更理想的治理国家的策略?

  【设计意图】引发思考,突破难点。

  教师归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治国安邦,曾是无数政治家和思想家苦苦思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

  首先我引导学生要想了解依法治国问题,(教案 ) 让我们先来看看法治的内涵。

  概念区分:法治与法制。

  (PPT出示:法治——“法的统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法制——法律制度,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而言。)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从法治的内涵导出法治与法制的区分。帮助学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落实教学重点。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讨。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教师出示三个问题:由谁来“依法治国”?依据什么法?怎样理解“治”?

  由怎样理解“治”,引导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展开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等三个问题的讨论,得出依法治国的主体、本质及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头脑风暴、培养能力。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课本剧中的案情发生在新发地商品批发市场,又会是怎样呢?让学生对比课本剧中说到的“人治”进行思考。(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归纳:有法可依是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违法必究要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当然,实行依法治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和机制,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要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实行依法治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我们中学生要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实践平台:透过发改委关于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征求意见(视频),看依法治国策略的实施。

  教师归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凭借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以德治国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治国方略,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以实践平台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依法治国策略是如何实施的。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感受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当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凭借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以德治国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治国方略,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二者相互联系、补充,紧密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巧妙地渗透了辩证思维方法。

  (六)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讨论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一节总结性活动课,旨在通过创意自己的环保小搭档,从小处着眼,细处入手,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与行为。这节课分成两部分:环保有搭档和展示我的环保搭档。环保有搭档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环保可以有搭档,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多个角度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并多加利用,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展示我的环保搭档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展示自己的环保小搭档,让学生明白节能产品、绿色用品等是我们的环保搭档,从而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落实生活中的环保行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环保的意义,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2、了解身边的环保小搭档,能够从自身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唤起学生关注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养成绿色环保的习惯。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环保现象,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并加深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课件、环保物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它就是我们的地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两组图片。大家要边看边思考,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看完图片了,你喜欢哪一组图片,为什么?

  2、教师继续问: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过渡:地球需要我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的环保小搭档》。(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共鸣。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环保有搭档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两幅图。

  2.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事环保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自己的理解。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理解真不错!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需要爱护她,地球才会更加美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环保呢

  学生1:以节约用水为荣,用完水后随手关上水龙头,一滴也不浪费。

  学生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学生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学生4:不乱丢弃废旧电池,废塑料:分类投放垃圾、变废为宝。

  学生5:植树道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每个人都是环保小天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为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4.教师启发: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如果能有小帮手、小搭档来帮助我们,事情就会容易的多。那么环保能不能有小搭档呢 (板书环保有搭档)

  一次性纸杯和小水壶谁才是环保小搭档?一次性纸杯不耐用,而且很浪费。所以我们可以用小水壶来喝水。因为小水壶可以反复用,所以小水壶和我是小环保搭档。

  活动二:我的环保搭档

  1.小组合作学习,看书49页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①有哪些环保搭档?②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1:我和妈妈去买菜,我们拿着菜篮子,不用塑料袋那么菜篮子和我就是环保小搭档。

  学生2:我的爷爷每天骑着自行车,从不开车、坐出租车,那么自行车和爷爷就是环保小搭档。

  学生3:我家洗菜的水没有扔掉被用来冲厕所和浇花.那么洗菜水和我就是环保小搭档。

  教师小结:现在你知道什么是环保搭档了吗 原来环保搭档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种行为。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灯,少用空调,自备餐具,购买环保产品,将垃圾分类,不乱丢垃圾,低碳出行,爱护公物,不伤害花草树木等等,各种环保搭档有的能绿化环境,有的能节约资源。同学们真棒!

  2.观看视频,想一想:视频中的.环保搭档都是谁呀?为什么说它是环保搭档?

  3.除了这些环保搭档,你的家里还有哪些环保搭档呢?你的家人们他们的环保搭档又是谁呢?出示填空题。

  4.生联系实际思考,完成填空题。

  (三)谈收获,师总结。同学们的真棒!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环保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能找到更多的环保搭档,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拓展

  1.环保小知识。

  2.环保已纳入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六、布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环保搭档不但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现有的物品,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我们可以把平时生活中废旧的材料收集起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制作环保搭档。课后,请同学们用旧画报做个笔帽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吧。

  七、板书设计

  我的环保小搭档

  环保有搭档

  我的环保小搭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最后一课。我通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结合道法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案。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强化环保行为,争做环保小卫士。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孩子强烈的共鸣,增强了学习兴趣,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怎样做到环保。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寻找环保小搭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一环节把以学生为本落到了实处,突出了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亲身参与活动中感悟如何环保,强化环保意识,培养环保的好习惯。各组汇报找到的环保小搭档,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更能深化环保的行动。通过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7-11

道德与法治初二作文06-25

二年级道德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1-02

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11-23

法治的格言10-25

《争吵》教学设计01-21

枣儿教学设计01-20

绝招教学设计01-17

语文的教学设计01-08

秋天教学设计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