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1 10:12: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设计通过让学生找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和列举比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设计以扶代讲,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合作能力及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经历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3、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

  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 .下面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能组成比例吗?(白板出示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师讲《完璧归赵》的故事。秦王打算用什么来换和氏璧?其实这种物物交换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学生举例,课前,老师就收到了这样一则信息,淘气是玩具汽车的收藏爱好者,笑笑喜欢收藏小人书,两人一商量,打算资源共享。引出新知――《比例的应用》

  三、实践探究、精讲点拨

  活动(一)“物物交换”,提出问题

  呈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并尝试提出问题。

  他们经过商量,打算用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设计意图:通过“物物交换”,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呈现“玩具汽车换小人书”这一情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活动(二)尝试解决,体会联系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2、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玩具汽车的数量与小人书的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

  3、学生介绍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强调尽管思路不同,但各种方法都围绕玩具汽车个数与小人书本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展开。

  活动(三) 拓展策略 列比例解答

  1、教师引导: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同学们能否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两句话写出比例的,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尝试列式。

  3、交流汇报写出比例的主要依据。

  4、学生独立解比例。

  5、汇报结果。

  6、验算:把求出的结果代入比例验算一下,看等式是否成立。 (学生自主验算)

  7、教师小结。解比例的关键是根据“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写成等式,再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设计意图:将解比例的学习融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独立解决,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这样学生对新知识就会更加理解。

  四、分层练习、生生过关

  (1)完成练一练1、2题

  (2)完成练一练3、题

  五、拓展延伸、优化提升

  1、根据小组评价结果编一道有关比例的应用题。

  2、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编一道有关比例的应用题吗?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2-17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反思04-22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06-27

比例尺教学设计04-01

正、反比例教学设计04-03

《正比例》教学设计15篇06-26

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09-01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10-05

解比例的教学反思03-05

六年级《比应用》教学设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