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节日>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0-11-04 23:12:55 节日 我要投稿

【实用】重阳节的作文600字合集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重阳节的作文600字合集9篇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1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2

  看过有关资料得知,重阳节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很久以来,我们民族就有九九登高的传统。登高,应该意味着老年人的年龄步步高升,带有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内涵。

  可是,在我的家乡,送九月九的习俗恰好和传统习俗相悖。在这个节日里,并不是子女孝敬老人,看望老人,却是老人看望孩子。特别是当年过门的媳妇,在重阳的前一两天里,村里年龄最大而且手最巧的婆婆,就提前忙开了。由娘家请村里的年龄大的手巧的婆婆们帮忙制作一种称为“糕”的大馒头。首先将面粉分成数份,用各种颜料上色。再动手做成各种面点花卉,和各种花鸟虫鱼的面点模型,造型精致,色泽艳丽,形态逼真。然后用细竹棍挑起来,放到锅里蒸熟,再到太阳下晒干备用。

  糕由三层大而扁馒头迭起,直径大约有四十公分,总高度约为五十公分。最上面一层馒头装点得非常漂亮,有浅褐色的核桃,深红色的枣,再将各种面点花卉逐一插在上面,这时的糕就像一个漂亮的花篮。到了九月九这一天,将糕放在一个筛子里,周围围上一圈新鲜的红柿子。再从村里关系相近的人家请一位年富力强的小伙子。用扁担将糕和其他的果品挑起,由媳妇娘家人带路,要一直步行担到夫家。

  担子刚刚出门,就会被本村的大娘大婶们拦下,她们要首先一饱眼福,除过大加赞赏以外,一般很少有人提出意见,因为制作糕的人都是在村子里受人尊敬的老人,人们都在私下里评论哪一家的糕更好。

  当担子行到夫家所在的村里时,就有街坊邻居大娘大婶大嫂子大妹子等等围上来观看。如果当年村里娶了好几家媳妇,人们就会相互比较,看看哪家媳妇娘家人的糕做的不但样子好看,颜色鲜艳,而且气派。哪家的媳妇在村邻眼里就会越发受人尊敬。这一天,夫家人提前就准备好了各种酒菜,要款待亲家和帮忙挑担的小伙子。家里也因亲朋好友聚集而热闹非凡,丝毫不亚于结婚的那一天。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3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发现手机里已经有多条短信了.当秋风吹来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来滋润你;当菊花盛开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飞向你;当重阳节到来时,我不惜巨款发条短信祝福你——重阳快乐,工作别太累了.是M一贯的搞笑风格.有人牵挂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失落;别让幸福擦肩而过,别让美梦变成泡沫.愿你的快乐比所有人都多.Z总是很贴心.……虽然这些短信大多并不是出自他们本人之手,但我知道祝福的心是真的,情是浓的.握着手机的手渐渐暖热起来,然后传遍全身,我恍如被一份份千里,万里之外的关爱所包围,而这种关爱将充溢在体内的凄冷驱散了.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4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 “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埃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5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很美好。

  那我又能在这大好时光做些什么呢?赏菊。品茶。放风筝。荡秋千。。。。。。思来想去,我郑重其事决定为年过七旬的.奶奶洗一次脚——过一个重阳节。

  放学回到家,我把书包放到一边,一蹦一跳地来到奶奶的房间。“奶奶……”望着奶奶那瘦骨如柴的身体,又联想起爸爸口中年轻时身强力壮的大汉奶奶,一个鲜明的对比啊!我张口结舌,感到一股泪涌又在眼眶里打转儿了,心里也酸溜溜,难过极了,也许女孩子就是这样多愁善感一些吧。“什么事啊?”耳边又传来了奶奶声如洪钟又坚定有力的话语。“我·····暂时保密。”我调皮的一笑。“小滑头!”奶奶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我跑出房间,拿了一个洗脚盆,放了点水,试了试温度,笨手笨脚地端起来,也许是因为水太重,我走起来简直像个摇摇摆摆的企鹅,还泼一地的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奶奶的房间,奶奶拍了拍我这只“落汤鸡”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奶奶的气管炎又犯了,喉咙里像个风箱,呼哧呼哧地响,便轻轻地拍 了拍奶奶那像弓似的背,有礼貌的说:“请。”奶奶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将计就计,帮奶奶脱了那破烂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脚挪到盆里,搓了搓,又为奶奶敲了敲腿。这时,我偷偷地看了看奶奶,奶奶脸上笑开了花,意味深长地说:“长大啦!懂事啦!小宝贝亲一个!”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推辞,而是轻轻地吻了吻奶奶的脸颊,奶奶也吻了吻我额头,顿时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温暖从心底发出,“我爱您,奶奶,我这辈子一定要对奶奶好!”我闭上眼睛许了个愿。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老人,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在这重阳节里,我要祝他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们一生。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6

  记得重阳节那天,我们一家五口带着愉快的心情坐着车要去外婆家。

  那是一个热闹非凡,每天都让人感觉忙得不可开交的一个村庄,随处可见慈祥又可爱的老人家,可不,拜佛的寺庙更是多得数也数不清!

  交通真方便,不一会儿就到了,外婆正坐在家门口,两三个老奶奶围在她旁边,有说有笑,可热闹了!爸爸把车停在一旁,关上窗户并示意我们下车。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拉开把手,推开车门,“砰”地一声,跳下了车。跑到门前,挥手向外婆示意我们来了。外婆忙起身,脸上带着笑意,带着我们往客厅里走,当我们纷纷坐下后,她自己又开始忙起来了。她到厨房煮了饭,煮了鱼、肉,菜和汤,还把昨天晚上他们没吃完的剩菜也拿出来,放到微波炉里去热。

  在这过程当中,外婆怕我们饿,拿来了点水果来,放在桌上。我独自拿起桌上的糖果,并开了一瓶饮料,开始短暂的“畅饮”!在我如此愉快的时候,我看到了忙碌的外婆,不禁想到:外婆已经那么年老了,当舅舅一家偶尔说要过来时,外婆就要马上为他们准备好餐饭。舅舅他们不定时地回家吃饭,明明会是件让普通老人很伤脑筋的事情,可外婆从来都没有半句怨言!我想:我应该为外婆做点事!

  说干就干!顿时我浑身充满了活力。嗯,我要对外婆孝敬一点!我搬来椅子,请外婆过来,外婆“听话”地过来了,我请她坐下,她却一脸茫然。我想尽全力为外婆做点事儿:我整理了外婆的房间,把垃圾袋“送”到门外的垃圾桶,为外婆按摩,打扫了屋子……外婆直叫我别做了,她可以自己来,还几次起身,我又一次次地请她坐下。做完了这些小家务活,我擦了擦布满额头的汗水,并说:“这点小事,呼——我本来就要做的!”过后我发现,外婆笑了,她抚摸着我的头,给我拿来水喝,我转开盖子,大口大口地喝。不知怎的,我觉得这水越来越甜,使我不想停口……

  最后,我想说:“这个重阳节过得真特别!”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7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登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8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将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咱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咱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9

  在此次调查中,5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实用】重阳节的作文600字合集9篇】相关文章:

1.【实用】重阳节的作文700字合集9篇

2.【实用】重阳节的作文400字合集5篇

3.【实用】重阳节的作文300字合集9篇

4.【实用】重阳节的作文600字合集7篇

5.【实用】重阳节的作文300字合集8篇

6.【实用】重阳节的作文500字合集9篇

7.【实用】重阳节的作文100字合集5篇

8.【实用】重阳节的作文100字合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