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节日>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时间:2020-11-16 12:11:49 节日 我要投稿

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700字集锦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7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700字集锦10篇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1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

  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与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到汉代,逐渐盛行。《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事情。《续齐谐纪》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与、上巳、重阳为节令。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一直流传到近世。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2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传统的重阳节,老人节,也是登高节。妈妈单位里就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登小斗山、大斗山活动,参加人数有700多人。我和妈妈作为登山老队员,担当了开路先锋,带着几位叔叔率先攀登。

  伴着泉水叮叮咚咚的歌声,我们上山了。沿着宽阔的水泥路笔直向前走,就能看到一个岔路口,一条是狭窄的山路,一条依旧是宽阔的水泥路。小路通向小斗山,大路通向大斗山。虽然名字这么叫,但小斗山比大斗山更陡。

  趁着大人们贴指示牌的时间,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简直是绿的海洋:竹子是绿的,野草是绿的,石头上的青苔也是绿的……这些美丽的绿色,映得我脚印也泛着绿色的光芒,轻松极了。

  牌子上写着,接下来的路有些挑战,我心想:对我这个爬山健将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山路弯曲陡峭,并且因为前几天菲特的影响,有很多碎石块被冲到路面上,几个叔叔正在修路。我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我们轻装上阵都有些气喘,他们更加累了,我们走在石头路上,也是走在他们的汗水之上啊。

  正想着,我也累得出汗了。回头看看,已经登得很高,但抬着向上看,哇,还有这么多台阶啊,一眼都望不到头,真像是通到天上一样。确实好累啊,但我不能停下来,我要保证第一个到达峰顶。“前面这点走完,就会到了。”我给自己鼓鼓劲。

  妈妈安排一位叔叔站在路边,专门为大部队人马鼓劲,还让他告诉所有的人,不能坐下来休息,因为心脏会受不了。这时,我看妈妈自己也很累了。她埋着头,不再跟我聊天。我知道她又在用“三步胜利法”了。就是低着只看自己眼前的三个台阶,鼓励自己不断地征服这三个台阶,不知不觉就能到达山顶。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到了小斗山顶,完成了1/3的路程,再往大斗山去的路就平坦多了,我们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比起之前的持续登高,算是轻松多啦,我一鼓作气,到达了鉴远亭,之后就全部都是下山路啦。

  爬山可以登高望远,欣赏美景,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毅力,呼吸新鲜的空气。我喜欢登山!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3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

  “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4

  今天是重阳节,想起小时候曾经读过王维的那首关于重阳登高的诗,心情颇有感慨。今晚有朋友问:"今天你去登高了吗?"我一下还没反映过来,一愣反问道:"为什么要去登高?""因为今天是重阳啊!"我恍然大悟!

  我觉得现在很多传统的节日正在被我们慢慢地淡忘着。让我细细回想一下,记得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年的重阳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次秋游。去秋游的前一个晚上,是我们最激动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小小的袋子,里面装有家人给我们准备的吃的,八宝粥,包子,馒头和水之类的,然后同学们还在一起讨论着明天去玩跟谁一组,玩些什么。第二天就由老师带领着我们,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们走在路上,许多路人看着一群学生,望着别人看我们的眼神,心里还装着得意的样子,登高爬山也是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从小学开始到五年级都是去登高蜈蚣岭。登到山顶,大家终于可以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吃掉,让人没想到的是山顶上竟然还有阿姨卖冰棍的,当时的冰棍是三毛钱一根,我和同学还经常互相做东请客,真好吃!那种食物的味道也好,那时的心情也好,如今都让人回味。登高回来后,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作文了,把去登高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谁的作文写得好还可以得到老师在班上的朗读。那个时候天空仿佛永远都是蓝的,时光仿佛是停滞的,没有现在流逝的那么快。

  后来啊,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就有文件下来了,禁止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登高游玩之类的活动,因为涉及到责任的问题让人难以对家长交代,从此以后秋游这个词就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我们这代人还好,毕竟还曾经拥有过,经历过,而现在的这一代学生,我从骨子里同情他们,可以说与大自然与世隔绝。在他们的世界里,从小学开始,都没经历过所谓的"秋游",总是沉浸在书本,考试还有方形的教室里。

  很渴望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有"秋游"那样的活动,希望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值得弘扬的精神。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5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呀,登山呀,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呀。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象年轻了几岁。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6

  今天是重阳节,想起小时候曾经读过王维的那首关于重阳登高的诗,心情颇有感慨。今晚有朋友问:"今天你去登高了吗?"我一下还没反映过来,一愣反问道:"为什么要去登高?""因为今天是重阳啊!"我恍然大悟!原来······

  我觉得现在很多传统的节日正在被我们慢慢地淡忘着。让我细细回想一下,记得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年的重阳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次秋游。去秋游的前一个晚上,是我们最激动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小小的袋子,里面装有家人给我们准备的吃的,八宝粥,包子,馒头和水之类的,然后同学们还在一起讨论着明天去玩跟谁一组,玩些什么。第二天就由老师带领着我们,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们走在路上,许多路人看着一群学生,望着别人看我们的眼神,心里还装着得意的样子,登高爬山也是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从小学开始到五年级都是去登高蜈蚣岭。登到山顶,大家终于可以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吃掉,让人没想到的是山顶上竟然还有阿姨卖冰棍的,当时的冰棍是三毛钱一根,我和同学还经常互相做东请客,真好吃!那种食物的味道也好,那时的心情也好,如今都让人回味。登高回来后,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作文了,把去登高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谁的作文写得好还可以得到老师在班上的朗读。那个时候天空仿佛永远都是蓝的,时光仿佛是停滞的,没有现在流逝的那么快。

  后来啊,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就有文件下来了,禁止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登高游玩之类的活动,因为涉及到责任的问题让人难以对家长交代,从此以后秋游这个词就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我们这代人还好,毕竟还曾经拥有过,经历过,而现在的这一代学生,我从骨子里同情他们,可以说与大自然与世隔绝。在他们的世界里,从小学开始,都没经历过所谓的"秋游",总是沉浸在书本,考试还有方形的教室里。

  很渴望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有"秋游"那样的活动,希望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值得弘扬的精神。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7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外婆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8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9

  风儿轻轻地吹,吹落了树叶,吹落了花瓣,吹黄了田野,还吹来了值得庆贺的吉利节日-重阳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将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将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将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称做老人节。

  我也有所感受,所以在这个星期天我准备给来我家串门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顿丰富的午餐。

  第二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爸爸妈妈连忙去迎接他们,我依然在厨房忙碌着,过了一会儿,菜都上完了,我才从厨房出来,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到餐桌上吃饭,他们一边说一边交谈着,嘴里都不停得念着“好吃,好吃...”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看见老人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想乐开了花一般,外婆说“诶?今天是什么节日啊,干吗做这么多菜啊?”奶奶笑着说:“今天是重阳节啊,你老糊涂了吧?”全家人一起哈哈大笑。“今天这菜是谁做的?挺好吃的。”爷爷问,爸爸说“是琪琪亲手做的,说给你们过重阳呢!”“哎呀呀,琪琪长大了。”外公笑着说,妈妈笑着说:“是啊!”

  看着长辈们欣慰的笑容,我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啊,看着他们的笑容,突然觉得他们年轻了几岁...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一个快乐的重阳节就这样过去了,在这里,我真心地祝愿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越活越年轻,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10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我的爸妈对老人一向孝顺,虽说不上“晨则省,昏则定”,但也是事事都尽心尽力地安排周全。

  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和我陪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了一个特别的重阳节。重阳节前夕,妈妈特地为老人们安排了一次旅行,去杭州风水洞和宋城游玩,老人们可高兴了!一路上老人们谈笑风生。到了杭州风水洞,景区里形状各异的石钟乳、一眼望不到底的溶洞、一条条可爱的娃娃鱼……

  老人们看见这么多他们不知道的东西,都发出了阵阵惊叹。事先早就为这次旅行做足了“功课”的我,此时充当起了家庭导游,把网上查的,书上找的关于风水洞各个景点的传说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一讲解。听了我绘声绘色的讲解后,他们更是连连称赞大自然的鬼虎神功。

  杭州宋城是外公梦寐以求的地方,听说这次要到宋城,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宋城,我仿佛又看到了欣欣向荣、热闹繁华的宋代:房屋都是宋朝时的样子,工作人员都穿着宋朝的衣服、街上到处是热闹的小吃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我仿佛觉得自己是穿越到宋朝的历史之中了呢。外公来到宋城可就活跃了,就跟个孩子似的立刻去买了小吃,一边吃着小吃,一边还给我们讲开了宋朝的历史。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我们那里看的名叫《宋城千古情》的精彩的魔术表演!舞台上,旖旎的灯光加上舞者的精彩表演,使大剧院不时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啧啧称赞:“演得太精彩!”

  晚上,大家和几位老人一起吃了团圆饭。看着老人们一个个都□得红光满面,笑着,说着,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瓣,每根皱纹里都漾着甜甜的笑意。爸妈也因为能让老人家高兴而特别高兴。我心里想着,原来老人们的快乐原来如此简单,孝顺也是并不是一件难事。

【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700字集锦10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300字集锦7篇

2.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400字集锦六篇

3.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800字集锦10篇

4.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700字集锦8篇

5.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1100字集锦10篇

6.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500字集锦5篇

7.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700字集锦六篇

8.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500字集锦六篇

9.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300字集锦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