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喜欢老师的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喜欢老师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1
对于我们的美术老师,我甚至一点都不了解,我也不知道她姓什么,唯一一点就是她应该是首义路业余美术学院的老师,因为我有一次去那儿培优的时候,看到了她。但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尽管如此,我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她的课了。
她不像别的老师,指导一下就开始上课,叫我们自己画。然而她是先讲某个例画的历史背景,让我们来想像这幅画的动态才开工的。为了我们能深入到画“里”。她不惜两、三节课的`时间让我们了解。在我认为,她无非是想为我们好,让我们的绘画水平有所提高。
有一次上课,她正在台上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讲着,台下却有人东拉西扯地“激烈讨论”着别的话题。我本以为您会因此大发雷霆,但您却对他们的“干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知道您的目的。可能是不想打断那些“忠实”的听众吧!可能是不想打断认真者的思路吧,我不得而知。
直到后来,当您问那些活跃分子您当才讲的内容的问题时,我才知道,您是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哪!当他们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您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解围。这样既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也让我们的思维打开了起来。倘若他们回答上来了,你使用讽刺性的夸奖对他们说,让他们自感愧疚,从而不再乱讲话了。您以一句意味深长的趣味语言,代替了生硬死板的严厉批评。可见,您对我们是煞费苦心啊!
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同一堂课,在同一堂课中让我们画出有不同含义的画,又在不同的画中找出每个人对画的不同理解。不像别的画师禁锢我们的绘画思维方式。为此,我也十分佩服您、尊敬您。师恩难忘!也同时感谢您对我们的栽培、教育。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2
大约过了一星期,新老师来了。我们新老师姓马,她当时三四十岁,中等个,皮肤黑黑的,大眼睛,衣着特别朴素,猛一看就像农村的大婶大妈似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极普通的民办教师,现在想来,她应该是我的天使,要不是她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我现在是不会坐在这里写这些字了。二三十年过去了,当初上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她告诉我们写字前要先分清楚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然后是要弄清楚先写那一部分,最后是她面带微笑地站在讲台上,慢慢的'清晰地说着某一个字的笔顺“横”、“竖”、“撇”等,同时伸出右手食指示范着,我们全班同学也都学着老师的样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歌般整齐划一地喊着“横——”“竖——”“撇——”,脏脏的小手指在自己的眼前认真的比划着,表情虔诚,精神愉悦。那时的学习真是一种享受啊!
还记得有一次,学习了“特别”一词,马老师让我们造句,我们都不会。马老师就说:“去年这个时候,我‘二女’(就是她的二女儿)的老师告诉我,‘二女'就用这个词造了个很好的句子。”说到这里,她有意的停顿了一下。这时 ,班上静极了。这不仅因为是马老师在班上唯一的一次表扬她的孩子,也因为我们这些平时从不看书的农村孩子(家里也根本无书可看,那时村上连电灯都没有更别说看电视了)太想知道那个小姑娘(马老师常提到她爱看书)究竟造出了个什么句子,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马老师就在大家的期待中说:“她造的句子是'我们国家的人口特别多。'”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词。
那年很快就过去了,期末考试时我语文得了100分,这是我做梦也没想过的一个分数,让我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并且这不仅是我在整个小学阶段,也是我后来那么多年的上学经历中唯一的一个满分,怎么不叫人难忘呢?
现在回过头来想,马老师的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她爱学生,有耐心,知道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写字的方法、掌握写字的规律,有效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今天各种各样的花样翻新的教学方法相比,她 的教学方法可能连个名字也没有,可谁又能轻视她及广大民办教师对当地教育的积极贡献呢?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3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21世纪的学生,在经过漫长的求知之路。慢慢的总结出了什么样的老师更值得我们去爱戴,去喜欢,由此本人认为作为老师要具有以下品质:
第一,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教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教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教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
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教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老师必须以教好书为第一重任: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教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第三、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共升华: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例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经过几次观察后,我确定了是该生所为,此时,我把该学生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握住他的小手,亲切地说:“我现在是你的朋友,特意来聆听你的心里话,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说出来,那就敞开你的心扉,尽情地向我倾诉说吧。”孩子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内心的痛苦,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他打我??很痛??”此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终于明白了一切,孩子想得到的东西,家长不给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孩子平静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孩子很喜欢找我聊天,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
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老师所要具备的品质,
【喜欢老师的作文】相关文章:
喜欢老师的作文01-01
喜欢老师的作文12-29
【必备】喜欢老师的作文04-04
我喜欢老师作文06-03
喜欢老师的作文(集合)04-29
喜欢老师的作文[精]08-24
喜欢老师的作文(精品)10-29
最喜欢的老师作文03-30
喜欢老师的作文(热门)09-24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