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作文合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情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亲情的作文 篇1
严冬已经过去,太阳公公好不容易才露了一回脸,阵阵微风吹来,沐浴在阳光下的人们感到十分的惬意。而我,总困于一种莫名的压抑,闷得我快喘不过起来了。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到底怎么了?是进入初三的原因吗?是由于学习的压力吗?总之,我越要去想,就越是气闷。我一个人做着作业,努力压住心里的那团火,然而,我不希望发生的事发生了……
“不要做作业了,出去和我散散步吧!”突然传来的妈妈的声音。我的妈妈实在是一位非常好的母亲,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和妈妈的关系会突然变质,以前,我总喜欢跟着妈妈,也喜欢和她说话,她也不厌其烦的和我说,这些话,成为了我的第一位导师对我的第一次漫长的'教育,而她的和蔼以及对我的理解也一直持续到现在,就似她不会打我一样,每当我做错了事,她只会用她那普通而又深刻的话语给我最震撼的教育。现在,我知道,她是为了不让我过于劳累,希望我可以去走一走,放松一下,但是,我非常恨自己,因为我让自己的恼火战胜了对妈妈的理解,进而让愤怒的魔爪伸向母亲。不是我的我叫道:“没看到我在做作业啊!整天烦我,你要走就自己去走,烦死了。”妈妈的耐心非常好,她没有生气,又说道:“不要整天做作业,要以平常心对待,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似非常多好学生都是由于考试紧张而发挥失常的,其实你……”“好了吧!还说,”我不耐烦道。于是,我看见妈妈矮小的身子越来越远,还有一颗失望的心。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这样,曾经的我,总是非常快乐的学习,不会自己找上担忧的门。
阳光持续的并不长久,这几天,人们的出行又伴随着风和雨,风雨中的人们总显得匆匆的样子。而我,依旧是闷闷不乐,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对什么不满。一天中午,我回到家,而妈妈不久也下班回家了,我发现,她的衣服湿透了,头发也非常凌乱,可能是由于最近第一次如此仔细的观察妈妈,我竟然非常吃惊的发现妈妈变得如此憔悴,确实,她太劳累了,为的只是我这个不争气的女儿。下午放学时,老师为了让我们完成课堂作业而推迟了十分钟放学,而我今晚又要扫地,所以比平时要晚二十多分钟到家,在我回家的路上,我远远的就看见了妈妈奔跑的身影,还有她脚上溅起的水花,我的心可以听到那脚步声,她奔跑的身子使她手中的伞左右摆动,然后,她的衣服沾上了雨水,接着,由于视线模糊我什么也没看到。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这些并不是妈妈第一次为我做的,可能是由于我内疚的心最终战胜了冷漠。我非常后悔,我怎么可以对妈妈大呼小叫;我非常后悔,我怎么可以丢掉曾经的自信;我非常后悔,我怎么可以忘记妈妈对我的爱。
我发现,我该从那片黑暗的房间中走出来了。
亲情的作文 篇2
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如果我是绿叶,亲情就是供我源源不断养分的枝干;如果我是帆船,亲情就是那推我不断前进直到胜利彼岸的劲风;如果我是夜行者,亲情就是那照我寻找方向的北斗。
亮白的灯光照在课本上。十点了,我仍然埋头在题海,心情愈加烦燥,突然把笔往桌上一扔。妈妈听见动静,走了进来问:“怎么了?”“烦!”我用手捂住了脸,深深地叹了口气。妈妈静静地看着我说:“烦了就不写了,洗洗睡吧!”“不行!”我跺了一下脚,“如果不好好复习,考试别人超过我了!”妈妈摸了一下我的头,说“你是个好强的孩子,但要劳逸结合。”说完拉起我的手,说:“来,妈妈陪你去阳台转转。”打开窗,深吸一口沁凉的空气,麻木的头脑轻松了不少。妈妈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暖暖的感觉从手心传到我的内心,烦躁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
焦烦苦恼时,有妈妈的陪伴,神清气爽。
“妈,以后我不想参加长跑比赛了。”一进门,我气呼呼地和妈妈说,“妈妈你看!”我挽起裤腿,露出磕得红彤彤的膝盖。妈妈蹲下身子,用心疼的眼神打量了半天,跑到屋里拿来芦荟膏,小心翼翼地涂抹在膝盖上,温柔地说:“这次摔伤是不是长时间没锻炼,跑起来腿发软,以后还要坚持锻炼啊!”听着妈妈的叮嘱,享受着妈妈手指留在皮肤上的温暖,心中涌起热流。
受伤疼痛时,有妈妈的抚慰,温暖心房。
妈妈,我迷茫无措时,是你那严厉的声音,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狂傲自负时,是你那响亮的呵斥,修正了我人生的'道路;心浮虚荣时,你那犀利警醒的眼神,安抚了我狂乱的心灵。在成长的道路上,妈妈,是您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亲情,在无声中传递温暖,滋润心田。
亲情的作文 篇3
亲情,是没有理由的!是不假思索的!——题记当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时,有份爱让我们学会了呼吸;当我们第一次睁开眼睛观察世界时,有份爱让我们学会了生存;当我们第一次站起来时,有份爱让我们学会了独立。这份爱就是——亲情。记得小时候,困了时,母亲会轻轻把我依偎在她的怀里;玩耍时,哥哥会拿着玩具逗着我玩;寂寞时,爸爸会献上最甜的巧克力。这些便是亲情,是分不开的藕断丝连。记得有一次,数学作业上遇到了麻烦,就像妈妈“求救”。一开始,妈妈怎么也没有想出,我就想算了。可第二天早上,一本满是运算的本子就摊开放在我的桌子 上,是妈妈一一为我解答了,还在旁边坐做上了注解。这天,作业发了下来,那道题上打上了红色鲜艳的勾。我想到了妈妈早上那张笑脸,我能看到她眼角上有了淡淡的鱼尾纹,竟是一夜之间长了出来。我仿佛能看到母亲一夜的'辗转难安,终于为我解答后的疲惫。我不禁心酸。小猫小鸟刚出生时,便懂得母亲的爱。我又何尝不是?亲情是真理,是在这一生中温暖的依靠,她不奢求回报些什么,只求我们在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能真诚记得那份心中最温柔的回忆。到底为什么亲情可以让人奉献那么多?这或许,亲情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吧!
亲情的作文 篇4
世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在浓浓的真情中最冷人刻骨的还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血浓于水的真爱伴着孩子们的幸福成长,是血浓于水的反哺,让花四甲老人安度晚年。人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温柔似水的柔情,父爱深沉似山的沉稳,山水相间,山水相间,山水相映,奏响了一首幸福的爱之歌。7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父母背着我东奔西跑,到处求医,从他们焦急的神态中,从他们悉心的呵护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发自内心的爱。一天,妈妈用电瓶车驮我去医院,我坐车后发现妈妈骑得很慢.几个月了,妈妈是太累了,我的病让她身心疲惫。我无意中发现了妈妈头上的一些白发。啊,妈妈变了,变老了。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更看到了妈妈为我操劳的痕迹。啊,不过没变的,是妈妈柔水般的母爱。我依然感受着她的温暖,她的爱。
那是我住院期间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妈妈下班后赶来给我送饭,可是我想吃饺子。她二话不说,放下手里提来的家里做好的饭菜,迎着凛冽的大风,冒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又出去为我买饺子。天黑了,风更猛了,雪更大了.这时,雪人似的妈妈一边走还一边说:“饿坏了吧!”看着妈妈慈祥的面容,摸着妈妈冻得通红的双手,我感动得流泪了。“妈妈,妈妈……”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妈妈!”。冬天是寒冷的,而妈妈所做的一切,却仿佛阳光,温暖我病痛的躯体;又似暖流,融进我愁苦的心坎里;妈妈的关爱,撑起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念,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我康复出院.
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爱,对我的呵护和关怀。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哪怕是为他们垂垂肩,洗洗碗,给他们唱段曲儿,陪他们逛逛街,散散步,我也会感到心里的安慰。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我用心学习,不让他们为我的操心;我抢着洗碗拣菜,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我经常哼哼小曲,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我尽我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骄傲,
世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在浓浓的真情中最冷人刻骨的还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血浓于水的真爱伴着孩子们的幸福成长,是血浓于水的反哺,让花四甲老人安度晚年。人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温柔似水的柔情,父爱深沉似山的沉稳,山水相间,山水相间,山水相映,奏响了一首幸福的爱之歌。
亲情的作文 篇5
父亲老了。八十年的风雨,已经抹去了他年轻时所有的俊朗,稀疏而花白的头发凌乱而暗淡,饱历风霜的脸庞留下一道道沟壑般的皱纹,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往事。早些年因为中风留下了后遗症,一拐一拐的走路姿态,显得更加老态龙钟。
父亲,出生贫寒,一生辛劳,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有愤懑过,只安分地耕耘着自己劳碌的人生,默默地让岁月在脸庞上刻划着一生的艰辛历程。
听母亲说,解放前,祖父和祖母带着二叔过南洋谋生,抛下父亲和他眼瞎的祖母在乡下,举目无亲,十岁八岁就要帮人家打散工,照顾着不能自理的老祖母,住无片瓦,立无寸地,那种凄凉和苦难是我们后辈所无法想象。
后来,土改时祖母带着二叔和在南洋才出生的三叔、四叔回到老家,不过父亲似乎从来得不到过祖母的宠爱。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父辈那代人都生育好几个儿女,二叔的子女和我们兄弟姐妹的年纪相当,但祖母只为二叔照顾小孩却从不乐意带我们兄弟姐妹。母亲生性善良而宽厚,对祖母敬重有加,却也为此颇有怨气。那些年,南洋的亲戚偶尔会带些物品回来探望祖母,在那物资奇缺的年代,那些“南洋货”可谓稀罕之物,令很多人羡慕和垂涎。不过,每一次,祖母都神秘兮兮地关起门来,将物品分给三个叔叔,顶多留丁点不值钱的给父亲。然而,在记忆中,父亲从来不在我们面前提及这些事情,也从来没有听过父亲说祖母半句的不是,母亲有时唠叨几句也通常遭到父亲的责骂,直到今天我们做子女的仍不知道祖母在父亲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
父亲基本上是个文盲,只在土改时读过两个月识字班,认得几个字,但也仅几个字而已,连阅读报纸也非常吃力。以前在记工分的年代,他也会用一本本子记账,但上面记录的内容大概就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听父亲说过,在土改的时候,如果他有点儿文化的话,可能就有机会做领导了。事实上,父亲的悟性很高,除了农活干得出色外,土木建筑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以前村里人建房子,从挖土奠基、砌墙批荡到上梁盖瓦,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烹饪厨艺也有一手,在那些年代,隔里邻舍有什么喜庆,就是父亲大显身手的`机会,在那些物资贫乏家里平日难见点荤的年代,父亲竟有一手好厨艺令我们有点莫名其妙。在我们读书的日子,父亲或许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再穷再苦都默默地供我们五兄弟姐妹读书,一直读到我们没有升学的机会为止。惭愧的是我们都不长进,几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出色的,令他老人家心存遗憾。
或许因为不识字,父亲一辈子都只是围着乡下转,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没有出过远门,连广州市区也出入不多,虽然乡下离广州市区只有十来二十公里路程,但也很少到省城。听他说只是在年轻时候,经常用自行车拉蔬菜交到省城的菜栏,后来虽然也因病到过城里住院,出院后也在我家住过数日,但他对广州城的概念依旧停留在那些交菜的岁月里,说来说去都是什么一德路菜栏、东川路菜栏的,让我们一头雾水。
我自读高中开始就离家在外,读完书后留在城里工作,自始就没有与父亲同住了。早期从事四海漂泊的职业,难有机会回家,后来转行不再漂泊后接着成家立室,又为自己的小家庭而奔波,回老家探望父母也不多。直到儿子出世,母亲出来城里帮我带孩子时曾要求父亲出来同住,但父亲住不了两天就嚷着回去,说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老家里只剩下二弟一家,弟妹是一个计较的人,父亲与他们相处并不融洽,父亲却也宁肯呆在老家,其实很主要的原因是他放不下他那些田里的活儿,和对乡土那种与生俱来的眷恋。
一晃几年过去,在儿子读幼儿园还有一年才毕业的那年冬天,父亲中风了。在城里医治了一段时间后,总算没有大碍,但行动远不如从前了,为此,母亲不得不撇下我儿子返乡照顾父亲。那些年,内子要经常上夜班,而我远在番禺工作,早出晚归,有时甚至三更半夜才能回家,所以,只好让儿子独自上学放学。其实,幼儿园离家不远,儿子也是个比较胆大调皮的家伙,我和内子虽然都有点担心,但也不觉得有什么大的不妥,只是父亲因此而时常自责,说自己连累了儿女。
母亲回老家照顾父亲后放心不下我的儿子,时常在儿子应该放学到家的时间打电话来。有一天晚上,母亲打电话来,但一直打到晚上的七、八点也没人接听。原来那天内子去了上夜班,我也因工作上的事情很晚才回家,而儿子那天也正好丢了钥匙进不了家门一直在小区里玩耍。母亲紧张得不断打电话来说儿子还没有回家,把我们都吓个半死。后来打电话到邻居请他们帮忙看看,知道了儿子只是在小区里玩,虚惊了一场,过后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了几天,带着儿子回乡下探望父母,父亲郁郁寡欢地提起这件事,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我几十年来头一次见到父亲落泪!“爸,这没啥呀,您的孙子长大了。”我拍拍父亲的肩膀说。“唉,都是我没用,都是我没用,连累你们不能安心工作。”父亲偷偷地擦了擦眼眶,幽幽地说道。儿子倒乖巧,比划着胳膊说:“爷爷,不用担心啦,您看,我长大了。”父亲宽慰地笑了笑,然而笑容却难掩内心那种担忧和自责。父亲已经风烛残年,牵挂着、担心着的依旧是自己的子孙,可怜天下父母心。
或者应验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话,父亲从小自食其力,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性。在记忆中,除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修筑水库受伤而不得不在家休息外,好像从没有清闲的日子。一直到晚年,在广州几次住院的日子里,口里时常唠叨的还是田里的活儿。其实,这些年乡下早就没田了。以前那一片片开阔的田野在十多年前就被现代化的工业园所取代,他那些“田”只是在一些水沟堤坝上开挖的一小片旱地,种两沥菜,栽几株香蕉,然后拿到村前村后去出售,并乐此不疲。
有一天,带着儿子回乡下,走到村口的小菜市场时,就远远看见父亲扛着一把锄头单挑着一只空箩筐,一拐一拐地往家里走。佝偻的背影踏着路边的阳光一晃一晃的,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愧疚,于是每一次回家都叮嘱他不要再去劳作。然而,他每次都总是憨憨地说:“我能走能做,不干田里活,还能干啥?”后来,见他每次卖完了菜,神态里都显露出一种愉悦和满足,或许他一生追求的就是这种靠自己劳动而收获的成功感吧。从此,我亦不好再强求,只叮嘱他力所能及,他亦依然故我地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去年末,父亲的中风再度加重,走路也不得不带上拐杖。住了半个月医院回到老家之后,就不再用儿女规劝也不再到地里种菜了。事实上,他已经走不了那么远的路了。
父亲终于认老了,用他的行动承认自己真的老了。
亲情的作文 篇6
曾在暑假时跟随队伍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并在当地进行了学生家访活动。据了解,当地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生长期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一学生的奶奶表示“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是她一手抚养长大。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基本不让孩子外出,而且家里什么玩具都有,不需要出去,即使出去也是他们陪着出去在村子那里走一圈又回来了。”另一学生的家长表示,“学生家长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回来,孩子在家基本是放养状态,我们经常会在村子附近打打杂工或干农活,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他们,有时候太忙了没空煮饭就给钱他们到外面去吃……”
听完这些家长的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在老年人的意识里,孩子在家能时刻注意到他们的动向,这也意味着安全,意味着他们能健康地长大成人。长期将孩子关在家里确实少了危险,可是他们不曾想到切断危险源的同时也把孩子与外界隔绝,把孩子看外面世界、享受独立的权利全部予以剥夺。孩子就是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习惯了温室内的安适,娇弱得丝毫经不起外界风雨地吹打。纵使走进社会,他们的路会更加曲折,会比其他孩子走得更加艰难。因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如何去为人处世,如何在困难面前镇定自若地寻找解决方法。而另一家长的做法也存在很大的盲区,一味地放任孩子,不管不问,容易滋生打架闹事、野蛮无理的性格。如此一来,留守儿童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问题,大多数孩子要么自卑封闭,要么无所事事、吊儿郎当,孩子未来的道路该何去何从也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
留守儿童,这是当今社会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父母大多离家打工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借着这个口号,他们走得心安理得,同时很多父母天真地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就可以了。殊不知,本应该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的的年纪,却因为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的承受着生活的辛酸,本应该还是在父母的翅膀下受到保护的年龄,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却要过早的一人去面对一切困难。本应该和父母一起玩耍嬉戏的年龄,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承受着那份孤独。其实孩子需要的`不多,有时候仅仅是放学回到家时父母接过手中的书包说:“赶紧洗手吃饭,做了爱吃的西红柿炒蛋”,而不是打开房门面对冷冰冰的房子;生病躺着床上时,妈妈焦急地为自己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心疼地说道:“来,孩子,趁热喝,喝完就会好了”,而不是通过一条细细的电话线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句“孩子,钱我打到卡上给你了,赶紧去医院看看”,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家长会上,看着其他同学与父母一起有说有笑,他们带着满眼羡慕却还要假装不在乎。伤心落泪时来自父母的一句安抚,失败受挫是父母的一句鼓励,开心快乐时与父母一同分享……然而这些对留守儿童而言,是多么的可望不可及。也许不知在多少无眠的夜里,他们偷偷哭泣,泪水湿透了枕头,煎熬地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在白天人群的喧哗中才能不去想父母,才能暂时忘记心中的伤痛。随着年龄地增长,他们渐渐习惯一个人,习惯了伪装的坚强,即使父母回到身边了,也会少了一份亲切感,更多的是彼此间的陌生感。所以,希望所有的父母,既然你们生下了孩子,就不要抛弃他们,即使你们有自己的苦衷,有自己的无奈。也呼吁社会各界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注,少一点歧视,多一点温暖,少一点淡漠。
关注残缺的亲情,不要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亲情的作文 篇7
记忆中,外公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的手是温暖的,说出来的话也透着暖意,他的温暖能使我内心的坚冰融化。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原本平常的一天却因为一场考试而改变——那次考试我发挥失常。放学路上,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心里好像塞进了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太阳带着笑意看着大地,我却觉得它在嘲笑我;周围的同学好像在说着什么,一定是在笑话我吧……
“小妮站在这里干什么呢?”外公说着塞给我一盒热牛奶。看着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听着周围同学讨论的考试选择题答案,外公又开始了唠叨:“是不是没考好?没考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再认真些,什么事都可以做好,更别提这小小的考试了……”
“你不要吵了!”本来就脾气暴躁的`我终于“爆发”了,生气地将手中的热牛奶摔在地上,径直向家里奔去。
回到家我就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伤心地想:本来我就够难过了,你还在这雪上加霜。“咚咚咚!”正在这时,几声轻轻的敲门声响了起来,我以为是妈妈回来了,极不情愿地打开了门。
没想到站在门外的是外公,他将一包热牛奶塞进我手里,温柔地说:“这次是外公不好,没有考虑你的心情……”那一刻,我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
外公的爱犹如那盒热牛奶,使我内心的坚冰融化。
【亲情的作文】相关文章:
亲情作文——感恩亲情04-27
关于亲情的作文:美好的亲情九-亲情作文06-27
拥抱亲情作文-亲情作文06-09
感恩亲情-关于亲情作文06-30
[经典]亲情的作文11-06
亲情作文【经典】01-05
(精选)亲情作文02-09
亲情的作文【经典】11-29
亲情的作文(精选)12-19
亲情的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