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情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亲情的作文 篇1
亲情,是什么?是雨中妈妈让给你的伞;是吃饭时爸爸夹给你的红烧肉;是过年时长辈塞在你手里的压岁钱;是……他无处不在,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深深感悟到了亲情的含义。
那天语文课,邹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说:“请每位同学在纸上写出十个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我们不知邹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照做了。我写的分别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堂姐、表弟。
随后,邹老师不露声色地说:“请大家划去一个人,不过,每划去一个,就代表他已经去世了。请大家慎重考虑。”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有的说:明明还活着嘛,怎么能当他去世了呢?”有的说:“这太残忍了吧!”还有的说:“早知道,我多写几个已经去世了的亲人。”我庆幸地想:“外婆已经去世了,那就先划她吧。”可当我提起笔时,外婆的影像却模模糊糊出现在我脑海……外婆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去世的,听妈妈说,外婆对我很好,只要知道我们要去她家,她就会准备好一桌丰盛的菜,一定会在我们必经之路上等我们。想到这,我的心里酸酸的,提起笔,缓缓地划掉了外婆。过了会,表弟、舅妈、舅舅也在这支灌了铅似的笔下“消失”了,我从没觉得手中的这支笔如今天这般沉重,我从没觉得纸上的题如今天这般难解!每做一次抉择,我的心就如刀绞一般,我的泪水一次次夺眶而出……划掉堂姐后,我忍不住趴在桌上痛哭起来!
邹老师还在让我们继续划!我实在下不了手了,剩下的五个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在我的生活中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爸爸和奶奶很关心我的学习,每回我要买书,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健康,特别是视力,每回做作业,她都时时提醒我“头抬高”;周末,爷爷经常教我做盆景;外公经常和我谈古论今……五个人中,无论少了谁,我的生活都将失去色彩;无论少了谁,我的生命都是不完整的。我从没觉得邹老师是如此可恶!一怒之下,我把这张被泪水打湿的纸揉成一团,红着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她。只见邹老师也正红着眼圈看着我……
突然间,我明白了邹老师的用意——她是为了让我们感悟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亲情啊!是啊,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便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亲情,她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当我忧郁时,亲情给我安慰;当我迟疑时,亲情给了我鼓励;当我快乐时,亲情给了我祝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随意的动作,一句最平常不过的'叮咛,一件日常的琐事,那都是爱的表现,都是悠悠亲情啊! 有时,我会暗自埋怨长辈总把好吃的好玩的给弟弟妹妹们,总觉得自己被忽略了,今天的我,终于明白了,不要认为他们不再爱你了,因为亲情永远是不会褪色的。
邹老师拍拍我的肩,柔声说:“所幸,你最爱的人都还陪伴着你。”看着她那意味深长的眼睛,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亲情的作文 篇2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亲情。
二、教学重点:亲情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前准备:读几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亲情。亲情文章“链接”:
1. 散文《背影》(朱自清);
2. 散文《荷叶母亲》(冰心);
3. 散文《我与地坛》(史铁生);
4. 小说《一碗阳春面》(日本·栗良平);
5. 散文《孝心无价》(毕淑敏);
6. 散文《一壶“救命水”》(杨格,《读者》,20xx.9);
7. 散文《血色母爱》(佚名,《时文选粹》第四辑)
8. 散文《一袋父母心》(马相才,《时文选粹》第五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国际家庭日的徽号引入,屋檐下心连心,屋檐下演绎着一份份关爱,亲情在这里衍生。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深深地在意,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亲情,体会真爱。
(二)听一听: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同时屏幕显示歌词: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这是一个夜晚,天上宿星点点,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在音乐声中介绍故事背景:看过去年3·15晚会的人们可能都还记得,晚会最开始的那首歌——《天亮了》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同学们,还记得唐山大地震中那个咬破食指、以血代奶、延续儿子生命的母亲吗?还记得海峡对岸那个投身火海、勇救女儿、烧毁容颜的母亲吗?还记得媒体报道的那个千里寻凶、风餐露宿、为儿雪恨的母亲吗?谁说母爱没有深度?爱到极致,母爱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或许同学们会说我们的生活平淡枯燥,我们的父母亲也没有这些壮举,那么润物无声的难道不是母爱吗?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三)读一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去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楞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四)说一说:(此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短文中的人和事使你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吧:快乐的、伤心的、愧疚的、感激的……或许这个人使你念念不忘,或许这件事使你刻骨铭心,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教师小结:当你想起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默契,在这最近的空间中,心与心最容易产生撞击。刚才从同学的叙事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感动。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感动,曾经使我们感动的那一刻,可能来自于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外婆……这份感情往往凝系在一个情感的核上,我们把这情感的核叫“动情点”。同学们写时,也一定要选取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画面。
(五)议一议:
如何让作文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学生讨论总结。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多媒体显示相关名言:
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③情真,语不雕琢而自工。 ——沈德潜
④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2、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散文《背影》为我们讲了一个动情的故事,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与他父亲的故事。在这故事中,作者流了4次泪,为什么?
(1)略读文章。
(2)简单点评。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爱还寄托一种形式,因为爱是抽象的东西,往往通过一种形式反映它。这篇文章父对子的爱的形式是“一袋橘子”、“一封来信”;子对父的爱是抒写“一个背影”。所以往往一件细小的东西,如“一杯水”、“一个铅笔盒”、“一次微笑”、“一个眼神”、“一根头发”……都能寄托一种感情。想一想,告诉我,在这些东西中能寄托一种怎样的感情?或者你能举一样东西,他也曾经抨动着你的心弦?
(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小结:这些情感往往凝聚着在一件细小的东西中,只要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在生活中都能找一个细小是能抨动你心弦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不是平淡枯燥,,而是我们缺少积极观察生活的态度。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蕴含的感人之处,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的每一次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还要经常咀嚼这些情绪和波动,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上帝是公平的,只有那些对生活有心的人,才能让他的文章流淌真情的泪和血,让他成为生活和时代的骄子。
3、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教师进行一些个性化、特征化的技巧指导: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特征化的细节
(2)特征化的细节可反复呈现,在不同情境下展现,以突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精彩细节示例之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用这样的动作细致地表达出来了,这个细节描写胜似千言万语。
精彩细节示例之二
学生习作《感受亲情》:“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的温暖。
(六)练一练:
写一篇真情作文。通过阅读感人文章和同学们的总结,想必同学们心中早已是千言万语涌上来,急待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了,那么,这是一次机会,相信这篇作文定是一篇成功之作。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真诚的回忆自己的人生路,谁陪伴你一路走来,感悟人生。
2、提倡写散文,能有亮点。真实,写出真情,多一些美的语言,多一些思考的哲语。
3、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同时,也请同学们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为亲人做一件事,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请记住:爱心,是照耀世界的温暖的阳光;是维系心灵和心灵之间的坚韧纽带……如果人的一生中,能够充分地享受到美好而完美的亲情,那么,他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否则,就是有缺陷的人生。希望大家广泛收集、广泛练习,写出更多、更好的亲情类文章来,用心去感悟亲情、体会真爱。
板书设计
写什么 最熟悉、最动情
感悟
家——亲人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亲情
怎么写 讲真话、诉真情 2、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3、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亲情的作文 篇3
儿女对父母的亲情,往往是一些留在脑海深处的极感性的记忆,这记忆不需要别人提醒,它深深刻在脑海,哪怕是支离破碎。
我的脑海里有这样几幅。
画面一:一个冬天的下午,父亲上班走了,我偷偷地跟在后面,可忽然父亲不见了,面前出现了一个老大的池塘。爸爸下池塘了?我赶忙追了下去,只听得池塘外有惊呼声……醒来的时候,我感到暖洋洋的,睁开眼,发现我被一个小被子包裹着搂在父亲臂弯里,父亲低头看了看睁开眼睛的我,一脸严肃,我不喜欢的表情。
画面二:我去了父亲的办公室,周围叔叔们都逗着我问我来干啥,我攀着父亲的座椅爬上去给父亲耳语,父亲侧着头听完就仰头哈哈大笑。那笑声,总让我想起一群受惊的白鸽扑愣愣地起飞。
(长大后问母亲这画面的因果,母亲说,那是在城里住的时候,她让我去父亲单位叫父亲回家吃饭,我第一天去说:“爸,你妈叫你回去吃饭。”一群人大笑,第二天,我改成了“咱妈叫你回去吃饭”,又被笑,那是第三天的画面,我耳语的是:“就,就是叫吃饭哩。”)
画面三:我一个人孤寂地在父亲单位的深宅大院里玩,母亲来了,我高兴地张开双臂去迎接,母亲笑着从兜里掏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小勺子,我抢过来拿在手中,把玩不已。吃饭时,早已能自己吃饭的我,让母亲用这把金闪闪的勺子喂我,我吃得肚子鼓鼓的。
画面四:春暖花开的季节,天是那样的蓝,太阳是那样的暖,山是那样的绿。头上不时有银亮的飞机轰隆隆地飞过,脚下弯曲的小河叮咚有韵。路边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母亲红红的笑脸犹如春风里的一朵桃花。她领着我从父亲的单位往乡下的家走,这二十几里的山路我不知“走”过多少回了,父母常常把我像一件行李般地让赶集的村民们捎来捎去,可那肩头臂弯里的记忆如今都模糊不清了,唯有这次我自己走路的'记忆却依然清晰。母亲折下一根柳枝,用手一捋,洁白纤细的柳枝头上就有了一团摇曳的碧绿。
“来,拿着,妈教你唱小燕子。”
我高兴地接过这只“小燕子”,跟妈妈一句一句地唱着: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那时,燕子在我心中没有概念,我自然把它想象成我见过的山里最多姿多彩的鸟,有着长长的尾巴,翠绿的羽翼,黑黑圆圆的脑袋,红红的尖嘴和脚趾。可长大了才知道燕子原来是那样很不溜秋的丑样,便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看着母亲那难得的笑脸,听着母亲的甜美的歌声,我觉得自己没看够也没唱够,可那二十几里路竟那样不经走,太阳还在天上,而我们却到家了。
画面五:父亲抱着我在粮站的院子里教我唱歌:
张大春你白眼狼,
娘把你养大你忘了娘。
人家养儿孝顺娘,
我把你养大你成了精。
父亲的歌声不像母亲的歌声那样好听,我听过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不知是因为绝无仅有我才印象如此深刻,还是因为唱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始终有一条巨蟒在翻腾,成了精么,好像“精”就应该是那样。
知命之年早已过了,陪耄耋父母聊天的时候,母亲总能记得一些你过去怎么淘气、她怎么“教训”的一桩桩“公案”,你听来总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甚至你会不自觉地否认:那是我么?
可这些难得的历历在目的画面,却并没有被父母看重,即使我提起来,父母也不以为意。其实,这些细节,才是最能滋养亲情、最可熏陶性情的材料。
【亲情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亲情的作文:美好的亲情九-亲情作文01-25
亲情作文——感恩亲情04-27
拥抱亲情作文-亲情作文01-25
感恩亲情-关于亲情作文02-15
亲情的作文04-01
亲情的作文04-01
亲情的作文04-03
亲情的作文04-03
亲情的作文05-09
亲情的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