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说课的课题是“合并同类项”,下面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在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了代数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一次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授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
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同类项、多项式相等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能力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1、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愉快与收获。
2、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二、设计思路:、
1、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 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推理、论证、交流与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3、 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程序: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CAI辅助教学。设计以下主要教学流程:
1)创设五个步步深入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问题探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3)火眼金睛与看谁做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认识,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在多项式中判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6)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我的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设计效果能不能达到,就只能看我接下来上课的情况了!我的说课就简单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泉城》是新课标江苏国标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文共6个自然段,是一种很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总写了济南的泉水不但多而且美。第二至五小节为全文的重点,分别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和趵突泉的“大、清、美”。作者生动而详细的介绍,令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四个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都是先介绍 泉水的位置,再描绘泉水的特点。另外全文还多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②、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
难点:体会趵突泉冒上的水像三堆白雪。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复习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泉,然后自然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泉水不但多、而且美。最后让学生选学课文中详写的一处泉水,弄清这一处泉水的位置和特点,并练习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
2、学法:启发式自读自悟法。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们都了解了济南泉城的哪些特点?
济南72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探究新知
过度:济南的泉水是这样的美丽和神奇,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下济南的四大名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变想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2)、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3)、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描写珍珠泉特点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文中描写的画面。
(4)、通过读和看你觉的珍珠泉怎么样?
(5)、珍珠泉给大家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涌”是什么意思?
(6)、如果现在你站在珍珠泉的岸边,注视着珍珠泉的美景,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
2、自学第3、4、5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3、4两个自然段。
②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分别在什么地方?
③有什么特点?(用“——”画出主要词语)
(2)学生自学。
(3)检查。 ①看图。 ②填表。
(4)练习朗读。
3、学习第6自然段
三、小导游
四、总结全文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本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从编者的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因此,本文不仅传达了一种科技讯息,而且也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4)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1)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说学情
我们班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但部分学生课上发言踊跃,也能起到带头作用。朗读的水平还可以。但我们农村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可能有些困难,尤其是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还需跟教信息的老师沟通一下。
三、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落实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了解“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感受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同时也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落实教学目标2、3)
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发射的有关视频、我国航天事业重大纪事的演示文稿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敦煌飞天的壁画,引出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引出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神舟五号的资料。简单交流。
(二)学习新课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
3.精读课文。
分四个场景进行学习: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1)送行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学生说说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
②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a.20xx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
b.我国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是谁?
c.找出人们为杨利伟送行时表达心情的句子。
让学生来讨论交流
③指名学生反馈
④教师小结
(希望这时刻快点到来)
(2)发射
①指名朗读
②让学生讨论,找出发射人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倒计时和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地动山摇、腾空而起这些词语,感受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
④教师小结
(3)问候
①让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②找出杨利伟说话的句子
③指名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④提问:从这些语言当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⑤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⑥教师小结(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了杨利伟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和充满自豪,感受地球是那么迷人、可爱。
( 4)梦圆
让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梦圆的意义是什么?
②让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教师总结。
(三)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1.本课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讯报道的特点: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原因、有结果,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让读者读了之后能获得自己想知道的有关信息。同时,本文又洋溢着动人的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2.学习本课,不仅了解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知道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更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四)布置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航天资料(落实教学目标4):了解神七的有关信息,以及神八、神九还有20xx我国的航天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突出本单元练习的重点。
六、说板书设计苏教版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送行:心情激动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充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5-17
《过秦论》说课稿06-20
观潮说课稿07-17
《小池》说课稿06-09
《比的意义》说课稿05-29
网球说课稿10-04
《村居》说课稿09-22
优秀说课稿10-06
草原说课稿12-29
雷雨说课稿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