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5-12 13:55: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带有神话色彩,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情节明朗,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是学习记叙文的好例子。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积累词语;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解决生字词;感受人物形象;情境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

  教学难点: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教材处理

  1、介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思考深度不够,因此本文以明晰情节为引导,以谈感受为切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其想象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进行联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说教法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让学生谈对人物喜欢与否,角度开放,学生也敢于发言,同时进行将想法转换成文字的训练;设置问题讨论人物形象代表的意义;用情境表达延伸想象空间。

  五、说学法

  在自主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达到生字词最大限度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畅谈感受和情境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记录的书写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就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同学们,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学生发言)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背后的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以传统节日导入,学生既不陌生又颇感兴趣,容易激发好奇心,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故事历史背景及民间故事特点

  (由于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情节不易为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所理解。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产生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民间故事的特点。)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自主意识和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求助。)

  (2)按照情节的发展,将故事形成四个相对清晰的部分,并概括内容。(故事情节脉络清晰,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归纳能力)

  2、检查自读情况。

  (1)小组代表上台写未解决的生字新词,师生共同解决。

  (2)四个情节:牛郎受兄嫂欺负直至被赶走;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同织女结为夫妻;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牛郎织女一家被专制的王母娘娘拆散。

  四、感同身受

  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书写理由,自由发言)

  2、你不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书写理由,自由发言)(强调谈学生本人的感受,将文章情节和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生活体验;要求书写理由,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从而培养写作习惯)

  五、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而天堂也总被认为是最美好的归宿,可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离开了这个“好地方”,为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有什么特点?(通过反差式的提问引起学生对故事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并理解他们的做法,使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幸福的真谛和追求幸福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对人物所代表的形象及特点)牛郎受到哥嫂的欺负,织女一直工作没有自由;普通劳动人民;善良、勤劳、勇敢。

  2、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遭到了破坏,那么是谁让他们有了如此的遭遇?(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有什么特点?(由故事的矛盾冲突引出反面人物,激发学生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封建统治阶级恶势力的代表;凶狠、残暴。

  六、创设情境20xx年,神舟七号载着航天员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了遥远的太空,航天员们遇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如果你是航天员,请你发挥想像,想想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延续故事奇特想像的特点,将现实生活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作业:课下阅读《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评述,200字以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故事背景下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写作能力)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9页至13页《圆的周长》,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首先我对教材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线图形,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但是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但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还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那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三、说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⒉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学生能理解“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归纳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取直观演示法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利用动手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接着运用自学辅导法,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培养“说”的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启发诱导法”层层设疑,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从而“逼着”学生去思考、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

  六、说教具和学具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所准备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的学具是:每个小组都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直尺、软尺、绳子、合作记录单等。

  七、说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5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时,我先利用学生了解的圆形的特点,让他们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在找的过程中,引入“圆形的车轮”,学生非常熟悉,趁机我让学生大胆提问:看到圆形的车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兴趣高涨,赶紧问出他生活中都有得疑惑:车轮向前转动一周能走多远?一语激起我们这节课探索的焦点问题:车轮的周长,也就是圆的周长。我利用这个问题设下了认知障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⒈自主学习,认识圆周长。

  我让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来,摸一摸,指一指圆的周长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到底什么叫圆的周长。然后通过电脑屏幕上的动画演示让学生再次感知了“圆的周长”后,揭示圆的周长概念(并完善板书)。培养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了学生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2.结对学习,探究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揭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后,我以一个实物圆为例,问学生可以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将你的方法与同桌交流。孩子们想到了用毛线绕一周来测量,想到了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周测量,还想到了用皮尺测量等。我在学生汇报的时候,特意让他们尝试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像“绕绳法”、“滚圆法”、“软尺法”等方法,目的是让他们便于记忆和理解。最后启发学生们总结这几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化曲为直”,并渗透了这样的一种思想。

  学生们会测量圆了,这时,我让同桌合作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并记录下来。3、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欲望。

  我快速抡起的小球,让学生说说用以上的方法如何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显然,用刚才的“线绕法”、“滚动法”都无法测量,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去探讨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4、合作交流,猜测验证发现圆周率。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分成3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观察猜想。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

  第二层次:验证猜想。

  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围绕导学记录单,共同学习:

  通过汇报测量圆的周长,指名学生汇报,并板书一组由学生测量、计算出的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并逐一把这些商写在黑板上。3、18、3、17、3、15、3、14、3、19,(板书)让学生观察数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三层次:演示课件

  对于学生的发现,我并不急于表态,而是演示用“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的动画过程。进一步突出“3倍多一点。”

  得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通过以上这3个层次的教学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⒋介绍圆周率

  ①首先介绍“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介绍π的读写法。

  ②其次介绍“周髀算经”这本书和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③最后指导看书,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根据圆周长与它的直径关系,通过思考学生独立地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或C=2πr(板书)。这样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6、实践运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如何运用我们本课所学的知识呢?我安排学生解决以下3个问题。

  ①第1个问题:你现在能求“车轮”的周长了吗?

  ②第2个问题:你能解决快速抡起的小球旋转一周的周长吗?

  学生利用周长公式很快就解决了课前所无法解决的2个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㈢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学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乐时,我又安排了3道习题:进一步巩固新知,形成熟练技能。这一程序我主要从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开放练习及解决课始问题等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促进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基础练习。基础练习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综合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本领。通过圆周长公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内化了公式,掌握了新知,并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思想。

  3、开放练习。通过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的亲身体验思维的乐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

  1、判断题。

  (通过判断,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

  2、看图题。

  3、求半圆的周长

  由于本课是“圆的周长”的第一课时,所以这3道题的安排以基础练习为主,适当补充了提高练习。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圆的周长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知识,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重点。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的教学情况,现在我以《信息技术,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活”起来》为题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解读教材、分析学情——为学生架设通向文本深处的快速通道。

  《木兰从军》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改写而成的。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储备尚不完善,对历史故事发生背景了解甚少,缺少对文本进行想象的素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以扎实语文基本功为前提,找准信息技术与文本教学的最佳整合点,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料,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略)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略)。

  二、准确诊断、有效实施——以信息技术作为深入文本的有力支点。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①字词复习;②抓住关键词语“理应”,理解词义,设置核心问题:“木兰应不应该去从军?”激发阅读兴趣;③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悟木兰是一位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英勇善战的女英雄;④拓展延伸。

  下面,我重点说说几个整合点。

  1、创设情境——“活”化经验表象,走进文本世界。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被迫”还是“自愿”?木兰是一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身陷“国之忧”、“家之忧”的双重矛盾之中。父病弟小,“家之忧”自然不难体会;但要理解万分紧急的“国之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如若单纯地由老师说教讲解,形式枯燥,也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整合策略):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提供了丰富可感的视频资料,配以生动的解说,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结合课文朗读,木兰甘愿女扮男装、为国为民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了一道有形的印痕。

  类似的环节还有:借助古文,播放可视、可听的资料,帮助学生体会木兰在军旅途中经历的千难万险。

  (实施要点):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我适时示范、讲解与补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语言的精妙,吮吸文本中的人文素养。

  (效果检视):事实证明,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有所观、有所思、有所感,不知不觉走入文本深处,感受到主人公的可敬可爱,自然也读得好、悟得准、说得棒。

  2、增强交互——“活”化主体意识,提高语言素养。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前说服家人”这一环节既是深度感知人物形象的过程,又是进行言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灵感迸发呢?

  (整合策略):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选择功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话对象,进行角色扮演。父亲、母亲、弟弟的语言是课件中预设的,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范例,又避免了对话时的重复和雷同。交流对象明确,言语内容要求明晰,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操作要点):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创设了多种言语对话的情境。我及时对学生的表达情况作出了恰当的评价与完善,这样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意义建构——“活”化记忆储存,建构英雄形象。

  (整合点诊断):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豫剧名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如何解决拓展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这对突出的矛盾呢?

  (整合策略):我再次寻求信息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它快速便捷、选择自主、信息丰富的功用。此时学生头脑里已深深印记下 “女英雄”花木兰的伟大形象,这时启迪他们说说头脑中已知的女英雄,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点击最想了解的女英雄,丰富对英雄人物的记忆储备,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效果检视):这一环节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价值意义的构建,学生兴味盎然,学习英雄精神的决心油然而生,目标达成水到渠成,了无痕迹。

  三、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合在文本解读、言语训练与意义建构之中之中,“活”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达成了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的统一。

  四、实施剪影。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4

  刚上一课《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短小,形象对比很鲜明。为此,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反而令我犯难,举棋不定。思忖再三,为课堂教学设置以下三步:

  一、定主线。

  该课的主线我就定在能有感情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文上,沿着这根主线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这是基础。第二步是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着读好课文,这是理解的深入,感情的深化。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根据板书板画复述课文,考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得以提高。第四步基本上就是让学生尽量做到边背课文边表演,真正地让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统一。这根主线是整堂课的主脉,把握这根脉去组织教学、组织课堂。所以很想说老师是导演,强调的就是导的作用。

  二、引副线。

  有主线就有副线,有主干就有支干,整个过程才显得完整、充实,而富有生气,副线的引导是随机而出现出示的。我把副线的重点放在词句训练上。

  1、需要重点提显的词是两个,即“满头大汗”和“自由自在”,而领会这两个词时,我所做的工作也并不多,基本是三步曲:第一步读好带有该词的句子,读出前者的累、后者的舒服;第二步就是给句子配以动作表演,让学生体会深刻些;第三步是联系生活中所见所感来为这两个词儿说句话,应该是水到渠成,学生不难表达。

  2、在教学的无意识中,我偏隐性设置的词语有“神气”、“躺”等等。教学中涉及到前者时,我就让学生来表演神气和不神气的情态,以此来确定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也从中加以理解、领会。后者“躺”的原句是“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一读就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躺”字上尤显浓烈。那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字眼的了得呢?于是,我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感悟——“如果把‘躺’换成‘躲’好不好呢?”这样一问一引,学生很自然也很愿意进行积极的思维,也就不难找到那种舒服之感的共鸣了。

  3、还有蜻蜓点水的句式训练,这主要显示在“有的……有的……”这一句式。教学时没有刻意地让学生对它进行说话,几乎是蜻蜓点水了一下,而这水就点在自己做老虎大王复述课文时故意出错这一步:蚂蚁搬粮食的方法很多,但不需要全写;蝈蝈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很多,想补充也行。“有的……有的……”是个有弹性、很自由的句式,学生表达的空间是游刃有余的,对它有个模糊的认识就可以了,不必给它设置框架而约束词的范围延伸。

  我想语文课始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去积累去运用,这也正是设计这些个训练的出发点吧。当然,如果让训练不显山露水地进行,则就是最佳境界了。

  三、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薄弱,持续注意的有效时间较短,这都很正常,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的每个问话方式、每个体态言语都带上磁性,这样才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学生的思维。我在课堂中的简笔板画:

  还有戴老虎大王头饰的童话情境,以及一些过渡的语言链接,无不是为此而设计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忘记疲累,在自发的兴致中上好一堂课。所以,现在我还想说自己是个演员,进入状态就是个好演员。当然,这个舞台的主角永远是面前的学生。

  整个课堂的状态和预想没有细节设置,只是体现我的思路,学生怎样,得看临场发挥、表现了。当然,不管学生的思维要走哪条道,我不会强迫他们一定要跟我走,我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跋涉的路途上留下矿泉水或面包或其它实用的东西,因为终点只有一个。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号,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总结。

  一、教材分析:

  指导思想:

  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既是对第一单元学习感悟的'深化,又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了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理论依据: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文化竞争力的含义和表现

  能力目标:明确文化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感受各国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力;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意识、责任意识、科技意识和成才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难点:感受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对比法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参与了不少的文化生活。感悟到了文化的力量。90后学生整体上信息技术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习惯于被动接受,探究精神较差,合作精神不强,注重书本,实践能力较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探究活动课中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来。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

  2、分小组查找相关资料:中国的文化实力 VS 发达国家文化实力

  要求:查找相关资料,并加以对比。

  教师活动:

  选取做得最好的一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设计探究活动的“评价量表”,通过“评价量表”指导学生的探究,并对小组探究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自查阅资料,将资料整理对比,感受中国文化实力和发达国家文化实力的差距,从而认识到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评价量表用于指导及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评价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

  六、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

  课堂情景导入:

  播放《铁达尼号》3D视频的经典片段,显示材料:

  1997年,该片在全球的票房累计收入为18.45亿美元,在中国有3.6亿人民币票房收入。

  20xx年,3D版《泰坦尼克号》自4月1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来,已经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中国成了《泰坦尼克号》全球第一大市场。

  思考:同样的演员、同样的情节,十几年之后还能在中国有如此的票房收入,为什么?凭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数字对比引出学生对文化竞争力的思考)

  环节一:

  课堂探究一:

  请第X小组展示课前探究成果并根据探究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将搜集的材料数据制作成曲线图,横轴是年份,纵轴是文化实力数据,使学生一目了然:既看到我国近年来文化实力的不断提升,又看到我国文化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悟文化竞争力,并对文化竞争力有初步认识,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差距。

  环节二:

  含义

  文化竞争力 文化创新能力

  表现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活动:解释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含义

  学生活动:例举文化产业,归纳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文化竞争力的含义和表现。)

  环节三:

  课堂探究二:

  材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越来越注重对外文化战略……

  韩国: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不遗余力

  新加坡:建设强大的亚洲第一文化都市

  小组讨论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这些国家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做法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掘发达国家提升文化竞争力的经验,以供借鉴。)

  课堂探究三:倾听中国的声音

  材料一:让世界感受文化中国

  材料二:全球"汉语热"扑面来 孔子学院"遍地花"……

  小组讨论二:

  中国文化为何能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和喝彩?找出中国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优势,并思考:我们拥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文化竞争力还是落后于人?

  (设计意图:发掘中国的文化优势,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自豪的同时引发思维碰撞:有那么多优势却落后于人,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创新能力、科技含量、高技术人才等方面寻找原因,落实对文化竞争力的理解。)

  小组讨论三: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做出怎样的贡献?

  (设计意图:前一环节已经找到原因,可以对症下药,从创新能力、科技含量、高技术人才等方面来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只要是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做法都给予肯定。)

  课后探究:

  分小组整理收集并补充相关资料,出一期关于文化竞争力的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一)感受文化竞争力

  中国的文化实力 VS 发达国家文化实力

  (二)认识文化竞争力

  含义

  文化竞争力 文化创新能力

  表现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高素质的人才

  (三)提升文化竞争力

  创新能力

  科技水平

  高技术人才……

  八、总结:

  总结这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设计课前学生分小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和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搜集信息,又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培养了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总结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达到在探究中提高能力的目的。

  2、探究活动中提供了评价量表,既指导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了评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使评价更合理、客观、全面。

  3、从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看:遵循了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无论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文化实力差距,还是要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始终都围绕一个中心:文化竞争力的三个表现——创新能力、科技水平、 高技术人才来展开,使学生落实了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

  4、探究问题的设计针对性强,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好:

  很荣幸能参加教师资格证说课,在说课前我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是0号考生,平时喜欢上网和画画,性格活泼开朗,几年的大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和目标,教师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承担着教书与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下面我将从六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二 说教学目标,三 说重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五 说教学过程,六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大家动手做条龙》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3课,在这之前已经学过线条画,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对内容的分析,新课程的标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制作一条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概括,归纳,总结,自主构建龙的概念,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龙。

  3. 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及以上的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现状,对美术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我确定的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现有的材料制作一条龙,并了解中华民族的龙文化。

  教学难点:怎样抓住龙的形态和特点,表现出龙的威武形象,以及材料的链接合理。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所制定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都知道美术是培养人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思考,还要让学生动手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学习法和集体讨论法。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法。

  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以上确定的内容,我再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制作好的纸杯龙,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讲授新课

  ①播放各种形式龙的图片(雕塑,剪纸,配饰,龙船,舞龙,纹样,建筑等等)谈话引入,问: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你知道民间传说的龙是有哪些动物组成的吗?看到腾飞的龙大家想到什么?

  通过观察是学生知道龙的构成和所代表的精神。

  ②师范纸杯龙的做法,明确龙的结构,纸杯的链接技巧,头部的造型设计,以及龙尾、角、爪、等的装饰。

  ③对学生进行分组制作,教师进行监督、指导。

  ④把每组的作品展示到讲台上,并有大家集体进行评论。最后对做的好的进行表扬。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龙的制作,了解龙的结构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爱国情操。

  (4)布置作业

  课外让学生想想家乡还有那些材料适合制作龙,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体现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本节课我采用:纲要式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下面请评委老师提问问题。

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我没有级别的课;其次,我要衷心感谢在先后三次磨课过程中给予我帮助、为我出谋划策的领导和老师们,真的感谢你们。第三,我要感谢全塘中心小学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展示自己才华和暴露缺点的机会。展示才华,令我信心倍增;暴露缺点让我找准方向,知难而进。今天,我执教的是新课标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 通读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后,那一幕幕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统领单元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悟、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3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

  本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课文语言朴实、结构清楚,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这篇课文安排两课时,今天,我执教了《老人与海鸥》的第一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学习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褪色、撮起嘴、扇动、漩涡”等词语。2.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意图是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感受”;读中品悟,悟后赏读,在感悟文本之后再进行赏读,读为了促进悟,悟是为了更好地读。尝试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由衷地感受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老人与海鸥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具体的操作策略如下:

  1、课前通过吟唱歌曲,既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消除了同学们紧张、恐惧的心理,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又调动了学生的口、眼、脑等多种感官,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堂。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应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2、教学思路力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初读课文,把握课文所描写的两幅画面——精读第3自然段,品悟老人喂海鸥时的默契、和谐—— 联系上下文,从“每天”、“十多年”来丰厚这幅默契、和谐的画面,从而探究默契背后的原因,感受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品读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感受老人的勤俭节约,通过拓展资料,品读老人简朴背后的故事,然后通过小练笔走进老人的内心深处,领悟老人十多年来那份对海鸥永不褪色的爱,那份对海鸥永不褪色的情谊,从而丰满老人喂海鸥这幅温馨感人、默契和谐的画面。

  3、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小学语文浙派名师张化万曾说,“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手段,

  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读”应该贯彻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因此,在本堂课上,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注重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比如,教学“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这个句子时,先请同学说说,你是从这个句子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呢?当学生说到从“步行二十余里”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时,我马上追问: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还从这个句子的什么地方也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呢?力求学生读中感悟,以读促悟,引导学生从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赶、只等多角度、多方位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教学“老人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我出示“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和“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这两个句子对比朗读,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从而习得语言,领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的用意。

  4、读是为了更好地悟,悟是为了更好地读。当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品悟重点词句畅谈自己的体会后,我十分注重学生悟后赏读重点句,读中品悟,悟中蓄情,力争读出味道、读出感情。比如教学“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这个句子时,当学生理解到位后,我说,这位老人为自己想得少、为海鸥想得多,怎么会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呢?让我们一起怀着对老人的深深敬意赏读这个句子。当教学“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个句子时,我问:同学们,这句话中有没有“默契”“和谐”这样的词,但你感受到默契、和谐了吗?这就是作者邓启耀的妙笔生花。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和谐朗读出来呢?于是我创设三种情景来品读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

  5、构建活力课堂。我个人认为:活力课堂首先应该是有效的课堂,有效的课堂,首先应该是扎实的课堂。因为只有扎实,才有效;只有有效,课堂才充满真正的活力。

  老师们,人无完人,课无完课。世上没有十全十美,只有残缺的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师们,《老人与海鸥》这篇文本,在专家、领导、老师的共同帮助下,我是这样解读的,也是这样执教的。我相信,同一篇文本,由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站的角度不同,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因此解读出来的效果也肯定不同。正如有句话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我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给我提出批评意见,敞开你们的胸怀,不吝赐教,为我更快、更好地成长助一臂之力,在此我深表谢意!

【有关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2.有关小班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3.【必备】说课稿集锦七篇

4.有关说课稿集锦9篇

5.【必备】说课稿范文七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七篇

7.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

8.说课稿范文集锦9篇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