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

时间:2023-11-22 10:16: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进行。接下来我一一进行阐述。

  一、课程标准

  掌握锋面天气系统的原理及锋面控制形成的天气特征。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不同于上一节的是他描述的是小尺度大气状况。

  学生熟悉天气但不知天气的成因,因此将天气现象形成确定为本节课重点。天气现象是动态变化的学生难以理解,将天气变化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锋与天气的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各自的成因特点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法解决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运用对比法、讨论法探讨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利用读图分析法解决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四、学法指导:

  地理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地图,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图文转化。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采用情景导入(让学生看一段简短的天气预报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的观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迅速吸引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基础知识巩固

  结合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利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题,同时我将进行板书。我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这部分我着重讲解冷气团,暖气团的`性质,为后面冷锋、暖锋的讲解做铺垫。

  (2)重点知识讲解

  接下来从冷暖气团相遇的地方引出锋,强调锋面附近气压、气温、湿度变化大,并说明日常降水形成的条件:①有一定的水汽含量;②有凝结条件(降温、凝结核)。结合课件冷锋的静态图对冷锋天气特征进行讲解。

  (3)难点突破

  让同学们阅读P41第五自然段,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地方。预设学生对“被迫抬升”不能理解。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生活中推土机推土,土被迫沿着铲向上走。结合课件的冷锋动态图对冷锋过境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并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夏季暴雨来临时得天气进行突破。

  (4)拓展延伸

  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运用冷锋的分析方法自主学习暖锋,并完成下表。

  (5)典题检测

  通过完成导学案上的典题检测,达到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的目的。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布置作业。

  (7)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使得同学们能够看懂天气预报,对天气的变化能够做出分析。让同学们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在我说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一、锋面系统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

  3、冷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4、暖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锋与天气。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锋与天气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并可以联系具体的天气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

  冷暖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地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与什么天气现象有关,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锋面的定义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锋面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

  (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把握与锋相关的基础概念,我会进一步提问: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相关文章: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09-27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范文02-27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4-26

高中地理教学心得02-21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1-06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0-01

天气的谚语08-29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08-01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06-05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15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