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分家协议书4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各种协议书频频出现,协议书能够成为双方当事人的合法依据。我们该怎么拟定协议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家协议书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家协议书 篇1
南靖县国土资源局:
镇在 (座)年办理房屋土地使用权登记,《集体土地使用证》证号:靖集用 第 号,用地面积 平方米,用途为农村宅基地。该套(座)房屋所有权的合法继承人长子 ,次子 ,等 人。因子女已成家立户,各自发展家庭经济。在村委主持协商下,全家人同意该座房屋由次子 继承使用。
以上协议不反悔,恐口说无凭,特立字为据。本协议一式 份,村委会及家庭成员各一份。
立据人签名:
主持协议单位:
镇
年 月 日
分家协议书 篇2
甲方:
乙方:
兄弟二人均已经成婚,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经父亲、母亲,妹妹余逸敏见证特立此分家协议书,以及父母今后赡养义务。
协议书条款如下:
一、房产分割:原有宅基地一处,建房两间三层半。 兄弟二人各一层,另外两层归父母所有,用于父母的养老。
二、三楼归余达所有;二楼归余朋所有。
三、父母所有的两层房百年后由父母支配。
四、父母的赡养协议:
1、口粮由甲、乙共同承担。
2、父母的.医药费以及其他费用由兄弟2人共同承担(在父母用去其本人所拥有的部分钱物之后不够部分),
3、当父母卧床不能自理时,兄弟2人轮流照顾,轮到一方照顾时,如果需顾保姆的,费用由顾保姆方自理。
五 、本协议共1页一式三份,父和母、甲、乙各执一份,一经签字按手印,兄弟双方对以上协议均不得反悔。未尽事宜兄弟二 人协商解决。
立协议人:
父 亲:
母 亲:
大儿子:
二儿子:
女 儿:
见证人:
年月日
分家协议书 篇3
今有家庭成员中有二子均已经成年,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父母为子女生计考虑,愿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分与二子为业,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特立此分家协议书为凭。
一、帅府小区***住宅一处及附属储藏室,分予 所有;
二、老家三间瓦正房一处,分予 所有;
三、因两处房产价值不同,差价¥10万元(人民币:贰拾万元整),分得老家房产者另得10万元差价款;
四、其他财产由父母所有,由家庭成员就近使用,将来归属另议。
六、现在已经分家的.财产以及将来分家的财产,父母全部保留至少一间正房(卧室)的居住权,各方如欲出售转让必须经父母同意,如有违反父母有权收回分予的财产。
七、本分家协议一次分清,差价做明,今后价格涨落、付款早晚均不再调整,一次性找平。
八、本协议一式三份,父母与两兄弟各执一份,如经律师见证报律师事务所备案一份;
签字:
日期:
分家协议书 篇4
协议人:
(一)________(姓名),男,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
(二)________(姓名),女,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是原配夫妻,共生有____个子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别无其他子女。________与________夫妇共同建造(购买)了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房屋,房产证号为____________ 。现结合家庭实际情况,经家庭成员协商一致,就上述房产归属事宜自愿达成协议如下:
一、上述位于____________的房产分归________所有。
二、其他子女对上述房产的分归均无异议
三、________、________······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四、本协议生效后,________及时持相关手续去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五、本协议经当事人签字生效。
六、本协议一式____份,当事人各执一份,公证处留存一份。
协议人:
年 月 日
分家协议、要有家庭所有成员签字的,因为涉嫌处分个人的财产啊。没有家庭主要成员的签字,应该是无效的。
分家协议内容,如果你只是一个形式的`话,你就写的笼统一些,这样真的有麻烦也方便。写一写关于房产,如果是农村的土地问题等主要财产的权属。但毕竟是分家协议,为以防万一,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这样可以避免将来的麻烦和争议。像房子的话,你要考虑面积,那一部分划给你,那一部分在考虑了阳面、阴面,通风情况,厕所,面积,构造等综合情况下,是否公平吧。其他的事宜以此类推。而且分家协议,要有你和对方的签名和指纹,以及日期。
【分家协议书】相关文章:
分家协议书08-18
兄弟分家协议书10-08
关于分家协议书12-08
分房分家协议书范本10-25
农村已婚分家协议书08-02
有关分家协议书3篇11-28
分家协议书模板汇总7篇11-02
农村分家协议书集合5篇08-18
兄弟分家协议07-25
兄弟分家协议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