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成语> 劳动的成语解析

劳动的成语解析

时间:2024-06-20 14:16:24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劳动的成语解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劳动的成语解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劳动的成语解析1

  一:有劳而获是个成语吗

  “有劳而获”不是成语,含“劳而获”的成语只有一个——不劳而获。

  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

  【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结构】紧缩式。

  【用法】含贬义。有时也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获;不能写作“或”。

  【近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食

  【反义词】自食其力

  【辨析】~和“坐享其成”;都含有“自己不劳动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适用对象不同。~常用于剥削阶级或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②~的语义重;思想和行为是应当批判的;“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以纠正的。

  【例句】农民们辛辛苦苦地干着;地主却~;坐享其成。

  二:收获很多的成语

  满载而归

  【近义】满载而回

  【反义】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释义】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出处】明·李贽《焚书·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

  【用例】将卫国府库,及民间存留金粟之类,劫掠一空,堕其城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三:形容获得的成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久旱逢甘霖、博采众长、受益匪浅、如获至宝、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茅塞顿开、拨云见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名利双收、一石二鸟、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封妻荫子、醍醐灌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柳暗花明、 事半功倍、天降横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恍然大悟、置之死地而后生、如鱼得水、如释重负、开卷有益、望梅止渴…… 这都是受到什么启发,学到了什么,实际收到了什么,好上加好等等反正一句话 就是得到好处 还要吗 多着呢 纯手工打字哦 希望能帮到你

  四:不劳而获的成语有那些

  坐享其成、不劳而食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罚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五:有个成语叫什么获奖?

  成语没有。四字词的如:

  侥幸获奖 连连获奖 幸运获奖 无意获奖

  六:有关收获的成语

  形容收获的成语 关于收获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收获的成语68条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宝山空回 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出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虚此行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么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大喜过望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史记·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高兴得几乎发狂。

  得失在人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滴水穿石 水不断下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服田力穑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俯拾仰取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欢喜若狂 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出处: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稼穑艰难 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出处:《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将勤补拙 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惊喜交集 交集: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四:“生闻之,惊喜交集。”

  惊喜交加 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四:“生闻之,惊喜交集。”

  惊喜若狂 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九转功成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出处:《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开花结果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开花结果自馨香。”

  颗粒无收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劳而无功 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

  七:成语不劳而获的故事

  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 )

  解 释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 处 《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

  示 例 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鲁迅《两地书》三十)

  近义词 坐享其成、不劳而食

  反义词 自食其力

  歇后语 鲤鱼跳船上

  八:不劳而获的成语典故

  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 )

  解 释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 处 《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

  示 例 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鲁迅《两地书》三十)

  近义词 坐享其成、不劳而食

  反义词 自食其力

  歇后语 鲤鱼跳船上

  九:获能组,什么成语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大获全胜 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如获至宝 至:极,最。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实获我心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先难后获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一树百获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左右采获 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百不获一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不勤而获 指不劳而获。

  朝种暮获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辞不获命 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摧坚获丑 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获隽公车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获陇望蜀 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获兔烹狗 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计获事足 犹言如愿以偿。指愿望实现。

  如获至珍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同“如获至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一无所获 一无:全无。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十: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找一个成语

  成语:

  首屈一指抚独占鳌头

  无出其右

  词语:

  勇拔头筹

  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关于劳动的成语解析2

  1、不违农时——意思是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2、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3、劳形苦心——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4、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5、人强胜天——人的力量强盛,可以战胜自然。

  6、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7、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8、劳身焦思——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9、大刀阔斧人潮如海极端负责极端热忱忘我工作

  10、以勤补拙——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11、劳筋苦骨——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12、劳师糜饷——指徒劳兵力,空费军饷。

  13、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4、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5、劳师动众——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或小题大做。

  16、奋勇争先——奋——振起,发扬。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17、欢声笑语——又说又笑,表示气氛欢快热烈(形容十分欢快)。

  18、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19、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20、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21、苦心孤诣——《易经》中讲述周武王执政时,曾苦心孤诣,经过努力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表达了劳动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22、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23、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24、力小任重——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25、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记了那个。

  26、一技之长——技——技能;长——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27、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28、任劳任怨——意思是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29、丰衣足食——意思是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30、卧薪尝胆——从义渠之战中失败的故事中,表达了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必须吃尽苦头,熬过艰难险阻,才能成功。

  31、劳心焦思——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32、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33、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34、去粗取精——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35、不务正业——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36、日理万机——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37、起早贪黑——意思是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38、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39、热火朝天——意思是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40、去本就末——指弃农经商。

  41、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42、无偿献血——五一献血日

  43、劳民费财——即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亦作“劳民伤财”。

  44、大汗淋漓——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出了很多汗。

  45、不勤而获——指不劳而获。

  46、劳而无功——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47、汗流浃背——意思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48、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49、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劳动的成语解析】相关文章:

成语05-23

担心的成语11-23

苦肉计成语08-10

成语典故07-28

恐惧的成语03-28

报复的成语02-04

春天的成语10-25

声东击西成语08-11

风声的成语01-14

随便的成语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