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萍水相逢的故事
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福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精的结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个成语来源于《王子安集。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字子安,是唐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少年时便很有才学,6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写得又快又好;14岁时,已能即席赋诗。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合称“初唐四杰”。他15岁应举及第,曾经担任参军(将军府的重要幕僚),后因罪免官。
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内)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今江西南昌)时,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那里宴请文人雅士和宾客朋友。他的女婿吴子章很有文才,阎伯屿叫他事先写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时当众炫耀。王勃是当时有名文士,也在被请之列。宴会上,阎伯屿故作姿态,请来宾为滕王阁作序。大家事先都无准备,所以都托辞不作。请到王勃时,他却并不推辞,当场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写就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各宾客看了一致称好。阎伯屿读后也深为钦佩,认为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写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让吴子章出场着文了。
《滕王阁序》构思精绝,文气通顺畅达,而又纵横交错。序文在铺叙盛会胜景的同时,也流露出王勃壮志难酬的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几句的意思是:关山重重,难以攀越,有谁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与会的人像萍浮水面,偶然相遇,都是他乡之客。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慨叹自已命运不佳的心情。不久,王勃离开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时遇难,死时才26岁。
【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萍水相逢的故事】相关文章:
哲理故事07-05
格言故事07-22
经典的哲理故事01-12
经典哲理故事12-04
冬天的故事11-28
成语的故事12-16
冬天的故事12-14
春天的故事09-30
哲理的故事12-24
哲理故事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