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写作素材>成语故事>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

时间:2021-07-12 13:05:34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1

  老罴当道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王罴任华州刺史,修筑城墙加强防御。神武派韩轨、司马子如率军前去偷袭华州,王罴丝毫也没有发觉,敌人爬上城墙时他还在睡觉。见有动静,王罴赤身裸体拿起大棒迎敌,大声喝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出处】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北史·王罴传》

  【解释】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用法】作宾语;指猛将镇守要塞

  【近义词】老熊当道

  【成语举例】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2

  一团和气

  【注音】yī tuán hé qì

  【成语故事】宋代洛阳理学家程颢倡导“主敬存诚”的观念,表面上宣扬孔孟之道,实际上兼采佛老之学,他死后,文彦博给他题墓碑“明道先生之墓”,他的信徒谢显通描写程颢的形象是:“明道终日坐着,好像泥塑的人,但他接待客人时却是一团和气。”

  【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卷三引《上蔡语录》

  【解释】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不讲原则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平易近人

  【相反词】凶神恶煞、凶相毕露

  【其它使用】

  ◎我不想再为这些书卷之争同他吵架,损失眼前的一团和气,傲慢而又慢地嚼着一枚随身自带的陈皮梅,放弃了回嘴的时机……然后,舒适地用热茶一冲了事。

  ◎他是笑嘻嘻"一团和气"踏进了农村。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3

  家鸡野鹜

  【注音】jiā jī yě wù

  【成语故事】东晋武将庾翼与王羲之一样都能写一手好书法,他看到自己的儿子与侄子不学他的书法改学王羲之的书法,心中十分不满,说儿子与侄儿不爱家鸡爱野鸡,要与王羲之比高低。后来他见了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后就心服口服了。

  【典故】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诮,后乃以为伯英再生。宋·苏轼《跋庾征西站》

  【释义】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风格各异

  【近义词】家鸡野雉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4

  千金买笑

  【注音】qiān jīn mǎi xiào

  【成语故事】周幽王的'妃子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便命令点燃了告警的烽火,于是各诸侯王带领人马匆匆来救,结果并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这种情况,开心大笑。周幽王说:“爱妃一笑,百媚俱生,这是虢石父的功劳。”于是赏给虢石父千两黄金。

  【出处】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

  【解释】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纵情声色

  【近义词】千金一笑

  【成语举例】苏小小,张好好,千金买笑,今何在玉容花貌?元·张可久《春思》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5

  监主自盗

  【注音】jiān zhǔ zì dào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杨炎因家族以孝出名而被唐德宗选拔为宰相,他上任把个人恩怨看得很重,引起朝中ん臣的不满,宰相卢杞寻机报复,把他的私宅购作官署,弹劾他“强迫官吏代卖私第,高估房价,同时还监守自盗。”唐德宗下令处死杨炎。

  【出处】杞怒,谪晋衡州司马,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旧唐书·杨炎传》

  【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相近词】监守自盗

  【相反词】以身作则

  【成语举例】我们要坚决打击监主自盗的现象。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6

  换骨夺胎

  【注音】huàn gǔ duó tāi

  【成语故事】换骨夺胎原是道家传说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出处】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换骨夺胎法》

  【解释】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诗文等

  【相近词】脱胎换骨、夺胎换骨

  【成语举例】他临摹古画有换骨夺胎之妙,当然能够乱真。

  提名道姓

  【拼音】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语故事】王夫人、薛宝钗、林黛玉等在贾母房内聊天,有人报告史湘云来了,众人迎接,大观园内又多了一位金钗。贾宝玉跑来看史湘云,一见十分高兴,亲热的叫她的名字。王夫人要他不要提名道姓,她们在一起又玩个天昏地暗。

  【出处】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

  【释义】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直呼他人姓名

  【相近词】指名道姓、题名道姓

  【反义词】含沙射影

  【成语例句】

  ◎ 你得喝醉哟,不然哪里敢!既醉,则挑鼻子弄眼,不必提名道姓,而以散文诗冷嘲,继以热骂:头发烫得像鸡窝,能孵小鸡么?曲线美,直线美又几个钱一斤?老子的钱是容易挣得?哼!诸如此类,无须管层次清楚与否,但求气势畅利。

  ◎ 设若要摆,也不应该提名道姓。

  随遇而安

  【注 音】:suí yù ér ān

  【释 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 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吾生有涯,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指能顺应环境

  【示 例】:不过能够~——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

  【近义词】: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反义词】:愤世嫉俗、愤愤不平

  【灯 谜】:旅行家

  【英 文】: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成语故事】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www.gushi51.com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情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最好的办法。

  饮泉清节

  【拼音】yǐn quán qīng jié

  【成语故事】晋隆安年间,吴隐之担任广州刺史,经过石门贪泉时,当地人告诉他喝了这水就会变得贪婪。吴隐之不信,喝下贪泉水后作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到任后始终保持清廉的节操。

  【典故】《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

  【释义】指廉正清白的节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列】突兀高台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赢。饮泉清节今寥落,可但梁山独擅名! 明·刘基《分赃台》诗

  鼻头出火

  【注音】bí tóu chū huǒ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曹景宗曾经对手下说他年少时在乡村里时与几十个年轻的朋友骑着矫健的快马猎獐的故事,当时年轻气盛,把弓拉得发响,跑到平原上去竞射獐,渴了就喝獐子的血,十分甘甜,喝后觉得耳后生风,鼻头出火,十分快活。

  【出处】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 《南史·曹景宗》

  【解释】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

  【相近词】鼻端出火

  【示例】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 《南史·曹景宗传》

  反水不收

  【注音】fǎn shuǐ bù shōu

  【成语故事】商朝时期,姜尚(姜太公)才学过人,精通兵法,但因家贫,他的妻子马氏见他年老没出息就离开他,他只好到渭水边搭茅屋钓鱼为生,周文王拜他为国师,姜太公助周文王灭了商朝,他的妻子要求复合,他取一盆水泼地如能收回就复合。

  【出处】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为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解释】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用法】作宾语、补语;比喻不可挽回

  【近义词】覆水难收

  【示例】谁都知道反水不收的道理。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7

  马革裹尸

  【注音】mǎ gé guǒ shī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病死在军中。

  【典故】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英勇

  【相近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相反词】临阵脱逃

  【英文】bewrappedinahorse'shide

  【成语造句】

  ◎支队长这样阐释任务,定是把张敏带到了古代边塞诗的意境中,那沙碛、冷月、相搏的戟戈、喊风中噼啪作响的战旗……古代军人那种马革裹尸的豪迈的悲怆,

  ◎这让我很为难,也很困惑,我知道祖父这个举动暗示着什么,尽管那时我不过是个孩子,但我实在对驰骋沙场马革裹尸兴趣不大。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相关文章:

1.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2.成语故事作文

3.划粥割齑成语故事

4.兔死狗烹成语故事

5.卖剑买牛的成语故事

6.锲而不舍成语故事

7.卧薪尝胆成语故事

8.舍我其谁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