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作文15篇(精品)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风俗作文1
过年啦!过年啦!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欢过年吧?没错我也一样喜欢过年呢!因为过年可以收压岁钱、吃分岁酒等。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年夜饭,来历是,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聚,由此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人民多么重要。因此这个传统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吃完了年夜饭之后,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春晚里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节目如:小品、唱歌、跳舞、杂技等。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第二天—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我和哥哥吃完早饭就兴冲冲的上了车。汽车在马路上飞奔。到了目的`地,爸爸从后备箱里拿出一瓶法国红酒,和一大条香烟走到了15楼。一进叔叔家,我就对叔叔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叔叔笑呵呵的说:呵呵,行,红包拿来。说完叔叔就拿出红包来招待我们,我一拿到红包就把哥哥拉到房间乐滋滋得数钱。
啊!一天终于过去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拜年怎么辛苦,但是又能得到压岁钱。拜年你到底让我喜欢你还是讨厌你呢?
春节风俗作文2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风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神话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画像贴门上,从此贴门神风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我国北方有一种风俗,就是吃饺子,饺子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一年吉祥富裕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大年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新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新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气氛了。放鞭炮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远古时侯,有一只叫“年”怪兽,每到春节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风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知识,拉近了人们距离。它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风俗作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贴春联的风俗。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抢购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春节的风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
在春节里贴春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赶走邪灵,把我们带向美好的明天。
春节风俗作文4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帖对联、帖窗花、倒帖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有这样一首广为流传的春节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从民谣中可以知道辛勤劳作了一年的百姓对过年的期待和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展望。
在春节习俗中帖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也叫对联、胡桃,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春节帖对联这种习俗起源于宋代,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而我家今年春节帖的.对联是,上联:“喜得马年成骏业”,下联:“笑看羊岁展鸿图”,横批:“吉星高照”。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在帖对联的时候,“福”字要倒着帖,意思是:福倒。
春节习俗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大家慢慢去寻找,去传承。
春节风俗作文5
外婆家的20xx年春节大年初一,妈妈对我说:“明天我们要去看望外婆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驾着心爱的小汽车,踏上了前往外婆家的旅程。汽车开出了市区,跨过了长江大桥,又在高速公路上欢快地飞驰。我在车上不停地问爸爸妈妈:“还有多远啊?还有多远啊?……”妈妈说:“还远着呢,别打扰爸爸开车。”
过了好半天,汽车终于离开了高速公路,驶进了乡村,节日的乡村真是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人来人往,喜气洋洋。我打开车窗,不停地跟乡亲们打招呼。我们穿过了一堆又一堆的草堆,终于到了外婆家。
我刚进门,就发现外婆的房间装了一个空调;房顶上又架起了太阳能热水器。这时,外婆也从厨房里出来了,我连忙冲过去,抱住了外婆,祝外婆新年快乐。外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下午,亲戚们有的骑着摩托,有的.乘着拖拉机,满载着丰富的年货,纷纷来到了外婆家。一时间,院子里人山人海。
这时,“噼哩啪啦”响起了鞭炮。人们都在鞭炮声中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晚上,别的村子都放起了礼花。我实在坐不住了,也放起了礼花。
顿时,天空上百花齐放,真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屋内,人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酒杯,祝福对方新年快乐,工作顺利。欢笑声弥漫在外婆家的上空。外婆家的春节非常快乐!
春节风俗作文6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之后,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因此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桂林过春节有几“怪”,假如你想听听,我就给你讲讲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做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许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饭、有粽子、还有年糕等许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饭菜都摆上桌了可是大人们就是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鱼还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们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各家各户都会同时点燃鞭炮,大家都互相问候“新年好”,睡觉前我们都要吃一碗汤圆,它代表着各家各户美满幸福。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桂林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桂林,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春节风俗作文7
深圳市是一座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有,所以,深圳的春节习俗也有可能会和一些其他城市的不同,可能会更加现代化,我从网上查阅了资料,和一些网友的回答,深圳有些人过春节的习俗有一些自驾游、换城市过春节等。
我是一个深圳人,应该我们家的.过年习俗也是一样的吧,我们家一般在过年之前,一定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逛年货展览会。因为那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例如鱿鱼、羊肉串等等,那里面年都会有一些东西特别受欢迎,去年是蛤仔煎,今年就是肉夹馍,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所以每年的的年货展览会我都会去。
大年三十晚,我们家在刚刚过正点的时候我们会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正月初一,今年我们会出去玩玩,而是到了初二以后才会去给朋友亲戚去拜年。我们大家都穿上了新衣,去给朋友亲戚家拜年。当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家又会再吃一次汤圆,还是象征着团团圆圆,也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就是我们家部分过年的习俗,我们家每次过春节都过得很美满。每家都会有不同的习俗,所以过的方法以不一样。
春节风俗作文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礼貌的结晶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终一个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每到春节,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一家人一齐吃饺子。我们小朋友还能够收到许多压岁钱呢。明白为什么叫“压岁钱”吗那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从前,有个叫“祟”的怪兽,每到小孩睡觉的时候,它就会在孩子的头上一点,那小孩第二天就会变傻。有一次,有个孩子把包着红纸的钱,放在枕头边,把“祟”给吓跑了。因“祟”与“岁”是同音字,所以就有了“压岁钱”的说法。这就是“压岁钱”的来历。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挂起了彩灯,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爸爸还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吃了年夜饭,我就会和爸爸一齐去玩。开始点烟花了,只见爸爸把它细心翼翼地点燃,“扑”的一声,烟花飞上了天空。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颗颗流星雨从天而降,有的好像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真是姹紫嫣红,绚烂极了!
春节风俗作文9
过年嘛,有年味,便会放礼炮,鞭炮等等各式各样的炮,硝烟四起。瞧,那边便是我们家放的鞭炮!放完后的鞭炮碎,犹如红地毯般铺满街道。
听爷爷说,他小时候没有钟表,所以烧香时只烧三次。第一次在日出,第二次在正午,第三次则在日落。因为他小时候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鞭炮和烧香一起,烧一次香,放一次鞭炮。而这第一次鞭炮自然就在日出。太阳刚刚冒头,家里的人便起床烧香,当香冉冉升起时,鞭炮声也进入耳中。
第二次就是在正午做好饭菜时,饭菜的热气和饭菜的香一起飞上天空,像是两个活泼的小精灵,自然,鞭炮也再次点燃,在上午的硝烟中飞往他的'归处。
第三次香就在太阳刚刚落下时伴随鞭炮,像是给离去的太阳做最后的告别。
爷爷还说三次烧香要摆上供品。第一种供品是把白菜心切开,摆成花状,在中间加上粉丝,而这粉丝则还需要染成红的。第二种是白馒头,一盘十个,要摆两盘。
你问我为什么要摆供品,其实是因为要加堂,加堂的意思其实就是接老祖宗。接来后,摆着供品,到初六才会送回去,这期间还要点蜡烛。
好啦,这就是我们在过年时关于鞭炮的习俗。至于烧香还有很多,就不慢慢细讲了,所以你们家又有哪些有趣、独特的习俗呢?
春节风俗作文10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说到过年,大家首先会想到吃的。既然过了腊八就是年,那就从腊八粥开始说起吧!
以前,普通人家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到了粮食收获的季节,人们会把大量的粮食都存起来,吃的也很节省。只有到了腊八这一天,人们才会把过去一年存的粮食都拿出来,煮成一锅粥。这也有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的美好寓意。现在,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吃腊八粥已经成了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
贴春联,也是过年的'习俗之一。春联,是最常见的一种对联,由上联、下联、横批组成。一般来说,普通人家希望吉祥如意、万事平安;生意人希望财源广进;读书人希望芝麻开花节节高;老年人希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祝愿写进了一副副春联里,贴在门上,希望愿望得以实现。人们也会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有“福到家门”的美好寓意。
除了这些,吃饺子、守岁、放炮等,也是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传统风俗。让我们在这些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传统习俗中,过一个愉快、美好的新年吧!
春节风俗作文11
春节蹦蹦跳跳地走来了,大街上张灯结彩。
正月初一,我刚睡醒,一股浓浓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原来是奶奶在做年菜,以前都是四菜一汤,而今天菜却摆好了满满一桌。奶奶见我来了,笑了笑:“除了桌上的这些,还想吃什么?”
下午,妈妈带着我去拜年。大街上,十分热闹,就像沸腾的开水一般。每家门口都挂上了两个大大的灯笼,灯笼如门神一般挺立在门口。到了亲戚家,大家的`脸上都堆满笑容,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妈妈见着了阿姨,便握着阿姨的手迟迟不肯松开,嘴里还不停地念“新年好!”妈妈拿出一大袋水果、啤酒等送给阿姨。阿姨见了我笑到:“呀,好久没见,长高了。”说完,便从口袋里拿出一大叠厚厚的红包,递给我:“新年快乐!”
我拿着新年第一个红包,心里开心得“砰砰”响。一路上,我紧紧地抱着红包,生怕弄掉这一百元。妈妈担心我会弄丢“阿姨的心意”,拍了拍我的肩膀,想替我保管红包。我使劲摇头地拒绝,我想,我的压岁钱,我自己当然能保管好。
春节,每户人家都喜气洋洋,脸上都绽开笑脸。春节的气息荡漾在每个地方,每个角落……
春节风俗作文12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非常多非常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春节风俗作文13
早上起床后,我匆匆的吃完早饭,就和妈妈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帖对联。家中有两幅对联,一幅帖楼上、一幅帖在地下室,我绞尽脑汁想楼上该贴哪幅,最后把横批是“万事如意”的那一幅对联帖楼上;把“春暖人间”的那一幅帖在地下室。因为家中要多福,地下室潮湿需要春天的温暖。
咱们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拿着椅子和胶带,放好位置用胶带固定好对联,将对联贴好以后,我和妈妈负责打扫楼道,我擦扶手和楼道大门、妈妈负责拖楼道。为什么没有爸爸呢,因为爸爸上周陪我滑雪将膝盖摔伤后在家中养伤呢。
我认真地将扶手和扶手下面的栏杆都擦的干干净净,妈妈则弯着腰仔细拖着每一个角落,生怕漏掉了一点脏东西。我擦完扶手后开始擦楼下的.大门,有擦不到的地方就使劲往上跳,知道把门擦得干净为止。擦完门,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可是我没有休息,跑到公厕边的水池去洗抹布,水管里的水可真凉呀,冻得我的手直发抖,可是我没有退缩,继续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点半,咱们才打扫完。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整个小区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之中。我下楼一看,楼前的空地上真是满是“红花”红满地呀!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风俗作文14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春节风俗作文15
“啪!〞春节便在这一声声的鞭炮中到来了。以前在老家时,每到春节,小孩子们盼望的不是别的,而是那一盒盒的鞭炮,它们代表着孩子们的欢乐。
鞭炮种类形形色色,有:黑旋风、蹿天鼠、小西炮等等,要是按炮响的次数算,还有响炮、双响炮、四响炮,而且玩法也是各式各样。
过年的这几天,每天都是在小孩儿的鞭炮声中度过的。最普通的玩法是把鞭炮点燃就扔出去,复杂一点的就要看小朋友的想象力了。几个小孩儿围在一起,先是一起叽叽喳喳,突然安静下来,然后喊叫着四面逃窜,连在门口围观的妹妹也叫着,突然蹲下来捂上耳朵,接着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响彻云霄的欢笑声。
我的`表哥也在放鞭炮的队伍中,一会儿把炮扔进瓶里,一会儿扔进缸里,一会儿塞进土里,插在树叶上。一群小孩儿抓着一把蹿天鼠一次性点燃,几十个火光乱蹿,还不时有火花跃上墙,那一群小孩儿跳跃着拍手,欢呼着剁脚。
经过一天的折腾,小孩儿们元气散尽,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等年夜饭,还不时能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当一盘盘菜被端上桌时,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丰富的年夜饭,看着热闹的春晚。
春节热闹,喜气洋洋,如火如荼,我喜爱春节!
【春节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风俗作文05-21
春节风俗作文01-06
春节风俗的作文12-16
春节风俗作文【经典】03-26
春节风俗作文11-03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01-05
春节风俗的优秀作文01-13
(推荐)春节风俗作文02-26
德州春节风俗作文11-12
有关春节的风俗作文12-28